专栏名称: 木鱼水心
三分钟不剧透影评;微剧场有剧透解说;轻松脱口秀木鱼说;从导演角度的动画教室/解析。商务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木鱼水心

他凭这部电影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豆瓣9.0分的好片《钢琴家》

木鱼水心  · 公众号  · 电影  · 2018-03-12 23:1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前排提醒

文章末尾有完整视频,内容更精彩哦~



在说电影前,先讲一个发生于 二战时期的真实故事


1939 年 9 月,波兰华沙遭到德国纳粹的无情轰炸,波兰广播电台里没有了播音员的声音,却有一位年轻的犹太裔钢琴家弹奏着肖邦的夜曲,这位钢琴家叫 瓦拉迪斯罗·席皮尔曼。


和他的同胞相比,席皮尔曼是幸运的,他逃离了去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火车,流落华沙街头,挣扎求生。在一位善良的德国军官的帮助下,席皮尔曼撑到了纳粹失败的那一天。


战后,席皮尔曼将自己的故事写成了一本自传体小说:《死亡城市》。

钢琴家 瓦拉迪斯罗·席皮尔曼


而帮助他的德国军官叫 威廉·霍森菲尔德,包括席皮尔曼在内, 他冒险救助的人数达到50人 。可是,1952年,在前苏联的集中营里,苏联人不相信他的善举,反而把他折磨至死。


在席皮尔曼的儿子长期请求下,2009 年 2 月 16 日, 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 追封 霍森菲尔德 为国际义人 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犹太人的非犹太籍人士 )。

德国军官 威廉·霍森菲尔德


我们今天要说的影片《钢琴家》,便是基于这个故事:


电影的主人公就叫 瓦拉迪斯劳·席皮尔曼,一个知名的犹太裔波兰籍钢琴家,任职于波兰华沙电台。1939 年 9 月,德国纳粹发动闪电战,进攻波兰。炮火声中,别人都去避难了,而席皮尔曼却依旧在电台演奏着钢琴。


华沙沦陷,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为了逃避纳粹的魔爪,席皮尔曼四处躲藏,饱受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幸运的是,席皮尔曼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帮助下,席皮尔曼捱到了战争结束,重新赢来自由的曙光。


1945 年,华沙电台恢复,广播里又响起了和 6 年前一样的曲子,而表演者也是同一个人——席皮尔曼。

席皮尔曼在废墟中为德国军官演奏钢琴


特别说明一下,电影由著名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执导,但因为是关于《钢琴家》这部电影的评论, 所以关于 罗曼·波兰斯基,我们不说他的案件和丑闻,仅仅只说电影。


《钢琴家》通过讲述席皮尔曼在纳粹统治下的波兰最终存活的经历, 真实还原了战争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所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席皮尔曼独自走在混乱不堪的街道上


但是,和一般二战题材的影片不同, 影片并没有去渲染痛苦,放大感情,反而是以一种异乎寻常的克制手法,去找到最冷静的,最不带情绪的叙述手法来讲述


换句话说,影片一点也不渲染他们到底有多痛苦,只是把那些痛苦一点不偏移地表现出来。这种“ 异乎寻常的真实感 ”,正是全片看下来最深的印象。


比如,影片前段,犹太人看似和一般人并没什么不同,他们也一样有快乐的时候,一样的上街约会,看到门上挂着“犹太人不得入内”的牌子,也会自嘲,然后开个玩笑。

咖啡店门前挂着犹太人不得入内的牌子


不到万不得已,人们往往不会在生活中展现出自己难堪或者潦倒的样子,导演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然后去挖掘蕴含在这下面更深的痛苦,这无疑是非常高明的。


影片也并没有让所有人都每天抑郁,每日痛哭,但那种看似是快乐的痛苦,比如得到了工作证却救不了家人,比如来到了居所,看到了钢琴却不能弹奏,这种淡然的苦笑,才能直扎观众的内心。 比起把主角拍得苦大仇深真是好太多了。

为了不发出声音, 席皮尔曼手指悬在空中,假装自己在弹钢琴


纵观全片, “生存”是主角行动的主线,而“生活”则是影片的主要内容


一开始的“犹奸”警察,后来同国籍不同民族的好心人,也有疑似用他来筹款然后逃走的,甚至包括最后救他一命的德国军官,每个人“生活”的态度和方式都不同。

冒险救助席皮尔曼的德国军官


而影片则讲述了在一场巨大而沉重的战争来临时的生活群像,不管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让观众无法忘怀。


这是一部足以称得上优秀的电影,影片曾获第 55 届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以及第75界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当时即将30岁的 艾德里安·布洛迪 因为 席皮尔曼 这一角色一跃成为了奥斯卡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史上最年轻奥斯卡影帝 艾德里安·布洛迪


豆瓣评分 9.0 排名第 57,imdb评分 8.5 排名第 39,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影片同时获得了专业评委们的认可与大众的喜爱。


说起 影片的主题,当然就是战争所带给人们的伤害


这不光是肉体上或者精神上的,还有人格上的,这足以让人对自己同胞棍棒相加,足以让一个干活的钢琴家在掉落砖头后跪下乞怜,足以让餐馆老板在纳粹打完一管子弹后心存一丝侥幸,足以让一个偷偷钻洞的孩子为了物资如同面条般死去。

工作能力弱的中老年犹太人趴在地上,被纳粹挨个杀害


主角最后获救时,已经完全不是曾经的自己,他完全成为了另外的一个人 ,会为食物而疯狂,为生存不惜代价。

形如乞丐的男主在房屋里搜寻食物


当然在最后,身为钢琴家的他又回来了,可以平静的弹着钢琴,或许是他战争时未想到过的幸福。


电影最后一幕,见到富丽堂皇的音乐厅。


身为平凡的一人,只愿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惨剧再也不要重演,这样的世界再也不要降临。


节目完整视频



往期 精彩节目 回顾

【木鱼微剧场】降维打击,四维球体转起来有多神奇?

【木鱼微剧场】只有很少的人能理解第四维度,你可以吗?

【木鱼微剧场】杰克船长的“中年危机”:《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

【木鱼微剧场】我们未必经历过霸凌,但一定受过伤害:《声之形》

【木鱼微剧场】《红海行动》之前,林超贤还有一部《湄公河行动》

【木鱼微剧场】《蝴蝶效应》如果你能穿越时空,你会做些什么?

【木鱼微剧场】李安:这是中国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

【木鱼微剧场】我们一起时的回忆,就是最美好的《情书》

【木鱼微剧场】豆瓣9.1分,唯一可以与《教父》相提并论的美国黑帮片,《美国往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