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已成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然而,随着数据流通的加速,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数据局作为数据流通与安全治理的主管部门,肩负着强化个人信息流通保障的重要使命。国家数据局近期发布的
《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 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
“
强化个人信息流通保障。
个人信息流通应当依法依规取得个人同意或经过匿名化处理,不得通过强迫、欺诈、误导等方式取得个人同意。制定个人信息匿名化相关标准规范,明确匿名化操作规范、技术指标和流通环境要求。完善个人信息权益保障机制,鼓励采用国家网络公共身份认证等多种方式,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加强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规范引导,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渠道。“
个人信息流通的基石在于依法依规。国家数据局明确指出,个人信息流通应当依法依规取得个人同意或经过匿名化处理。这一原则的确立,为个人信息流通划定了明确的法律边界。在实际操作中,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收集、使用、处理个人信息时,都必须事先获得信息主体的明确同意,且该同意必须基于自愿、平等、公平的原则,不得通过强迫、欺诈、误导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这一规定有效保障了信息主体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是个人信息流通合法性的重要基石。
为了进一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数据局正积极推动个人信息匿名化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匿名化处理是个人信息流通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在不改变数据原有价值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为此,国家数据局将明确匿名化操作规范、技术指标和流通环境要求,为各类数据处理活动提供科学、统一的指导。这将有助于提升数据处理活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确保个人信息在流通过程中得到妥善保护。
在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同时,国家数据局还致力于完善个人信息权益保障机制。通过鼓励采用国家网络公共身份认证等多种方式,国家数据局旨在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水平和可信度。网络公共身份认证作为一种有效的身份验证手段,能够确保信息主体在数字空间中的身份真实可信,从而有效防止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和滥用。此外,国家数据局还将积极推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为信息主体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法律保障。
为了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国家数据局还将加强对相关活动的规范引导。通过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监管体系,加强对数据处理活动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同时,国家数据局还将积极推广个人信息保护最佳实践,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个人信息的良好氛围。
在强化个人信息流通保障的过程中,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渠道至关重要。国家数据局将建立高效、便捷的投诉举报机制,确保信息主体在发现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使用或泄露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投诉和举报。同时,国家数据局还将对投诉举报进行及时调查处理,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切实维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国家数据局在强化个人信息流通保障方面正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通过依法依规取得个人同意或匿名化处理、制定个人信息匿名化相关标准规范、完善个人信息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规范引导以及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渠道等举措,国家数据局正努力构建一个安全、可信、高效的个人信息流通环境。这将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数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