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听玛玛的话
了解最内核的财经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听玛玛的话

网安,即国安——上午又有领导人被袭!

听玛玛的话  · 公众号  ·  · 2024-12-01 19:12

正文

























作者/玛玛

书接上文《 网安,即国安 》,
继续写关于“ 反窃密 ”的故事。

上午

就在我写故事时,突发一个新闻:
12月1日上午,正在访问鸟取县的日本首相石破茂所乘坐的汽车与道路上的另一车辆发生碰撞。 涉事车辆在事故地停留了几分钟 后继续行驶。

当时,我脑海中只有一句话:
超限战,一直在持续,
反渗透,安全意识提升!

在此之前,有多篇文章都写过,关于各国ZZ暗杀类的超限战故事:

近年来全球各国领导人,被暗杀或袭数据统计

写在特朗普获选前夕


分析了以色列BP机引爆黎巴嫩爆炸事件

回顾了以往的故事后,
我们再来看今天的:

故事二
不停丢脸的乌克兰安全部门

第1次公开丢脸
乌克兰调查局,局长办公室!

那还是2019年的某一天,在国外的 TSCM 技术圈,突然爆出了一个消息:

某商业物理安全检测团队,应邀对 乌克兰调查局 局长 办公室,开展专业安全检测时, 竟然真的在墙壁里查出了窃听器材


从上图看,
整个窃密器材,都是直接部署在墙里的。

显然,这并不是某次随机的临时行为,而是 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窃密行动,大概率 在最近一次装修,或者改建初期就直接部署的...

所以,在上一篇《 网安,即国安 》中,我写到了 渗透 ——绝大多数的窃密行为了,除了 硬件的部署 ,最重要的就是 “软件”的“兼容” ,也就是对 内部人员的渗透

下图,就是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的SBI总部大楼。 SBI ,The State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乌克兰国家调查局,是乌克兰的重要执法机构,负责调查涉及执法人员、法官和高级官员的刑事诉讼。作为乌克兰的强势部门之一,曾发布过:对已逃离乌克兰的前司法部长、前外交部长的 红色通缉...


大家想想看,
如此重要的部门,还是堂堂局长的办公室,居然被安放了窃听器材?还这么多年,从未被自己人发现?意外到需要被一个商业团队才能检测出?

我杨叔对这事儿,只发表过一句评价:
这不仅是耻辱,而是羞辱...

第2次公开丢脸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办公室!

2023年12月17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的办公室,又发现了窃听装置!而且,该 窃听设备,是在总司令的新办公室中发现的。为什么强调是“ 新办公室 ”?因为在他搬迁之前,内部人员还对该办公室进行过安全检查...


这件事的主要负责调查部门,是 SSU
The Security Service of Ukraine,即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是该国的主要情报、执法和安全机构。 (下图是SSU的网络安全情报中心的办公实景图)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荒诞浮现了:
后面陆续,还发现了 不止一个“窃听器”...

甚至,其中1个,
就在这位 武装部队 总司令 的办公桌下!

而另1个,
是在 总司令 助手 的办公室里。

还有2个,
则是在 乌克兰武装部队 总参谋部 那里...

还有一些,
甚至是 在支持武装部活动的 机构雇员 的办公室内发现的...

真可谓全方位无死角的窃密,恐怕连这位总司令自己都不知道下属们,背着说自己的坏话,对方都比他清楚吧!

总结:
那么上面那个负责安全的SSU,是吃屎的吗?!无论这背后有什么 对外 勾连的阴谋,至少 对内 有一点很 明显: 总参谋部与安全局不合 ...被赤裸鞭尸了数年...

最近一次公开丢脸
执法部门,恐吓和迫害记者

2024年1月的 乌克兰首都,发生了 多起“ 恐吓、甚至迫害乌克兰调查记者 ”的事件,三起在一周内发生或曝光的案件——


案件一: 1 月 14 日, 蒙面人试图强行闯入 ,某 涉及反腐媒体的调查记者 在基辅的公寓,同时威胁要强征他加入乌克兰军队。


案件二: 涉及驻敖德萨的调查记者,在车里发现了多个监听装置,并 追踪其行踪

案件三: 1 月 16 日, 专门调查腐败的媒体工作人员,在社交媒体的一段视频中发现,他们几个月来一直 遭到秘密拍摄和窃听

案件三 涉及的隐藏摄像头,拍摄了该记者的不雅照片和录音,并被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2 月 5 日调查结果公布,整件事的幕后黑手,竟然就是前文提到的 乌克兰安全局SSU

案件二 ,该记者发布了大量车内的高清图片,出现多个定位监听器材, 如下图所示



最搞笑的是,乌克兰安全局的这帮废物,对外硬不起来无法保护自己人,对内则是手段强硬,但硬件上也硬气不起来,还要用咱中国的 中兴“4G USB 无线上网卡”? 如上图箭头所指...

有一位被迫害的 调查记者愤怒道:
在一个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执法部门却在恐吓和迫害记者,这真是一种耻辱

看,又用到了这一个词,耻辱!
这样被渗透成筛子的国家,为我们展示了在窃密这一领域,教科书式的丢脸!

故事三
国内的老板们,也要面对的...

上一文里,说要写点儿国内的故事,谁知一写丢脸的乌克兰就收不住了,最后一个故事,赶紧写点儿填坑...

国内的这些已经财富自由,或正处在追求路上的老板们,现实中又要面对怎样的残酷呢?

2019年5月底,某科技公司所有高管(除了他们的COO),都同时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附件中,有一段被剪辑的音频

1、内容: 这段音频是由至少6-7段COO的谈话,剪辑而成。且,音质清晰。

2、专业: 可以确定是COO被专业窃听设备窃听后,其录音,又经专业设备合成后所得。

3、时间跨度: 约为2019年1月至2019年4月,历时长达3个月。

4、针对: 这3个月窃听内容,所剪辑而成的音频里,只截取了COO个人的讲话片段!没有上下文!更没有与COO对话人的讲话内容!可谓非常有针对性!

公司手段狠厉:


1、当所有高管收到窃听录音的同时,公司立即宣布COO被解职。


2、 立刻锁死该COO电脑, 并同时关闭其邮箱!上文提到了,这个音频就没给这个COO发。


3、工资不结,股权作废,可谓是“社死状态”给轰出的公司...


4、而做这件事的背后庄家,正是该公司的创始人...


除了这些狗血的宫斗戏,国内的老板们还要面对什么呢?答案是:方方面面!


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一个办公室里,有多少可以隐藏窃密设备的小物件?——



每天都用的鼠标?

外表磨砂的灯泡?

书架上从未翻开的辞典?

在角落的插座?

计算器、键盘、小摆件、花瓶、台历、电子钟、抽纸盒、电源线、手机充电器、充电线、插线板等等...无处不在!

所以,
普通人仅仅想从物品外观上,看出安全问题,实在太难了!说点儿实际的,咱怎么办?

2个最实在的建议:


  • 一起去洗澡!

赤裸相见时,最适合谈大事儿!


  • 一起KTV!

把音响开到最大时,趴耳朵边私语,再先进的窃听设备也失效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