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和书是不同的。读过的书,我也会有不同的总结方式。特别重要的,非常值得一谈的,会专门写书评。有时候,我根本驾驭不了的,只能做笔记。有一些闲时看的,则会写到“最近看的几本书”这个系列里,简单的记录一下,顺便也可以给大家参考。
今天就记录一下最近读的几本书。大体上都是闲书。
第一本 《山之四季》
【日】高村光太郎
书的封面和装帧很好看,32开,薄薄一本,拿在手里很舒服。
作者高村光太郎是日本昭和时代的诗人,出生于1883年,比鲁迅小两岁。他的诗我并没有读过,这本小书也不是诗,而是散文,记录了他生命最后几年在山间隐居的生活。文笔很淡,写的内容也很淡,春色,雪景,都是很慢很慢的东西,和我们如今的生活节奏很不一样。
读这本书,常常想到E.B.怀特的《人各有异》和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当然三本书各不相同,《山之四季》有着明显的日本人的审美情趣。
我一向觉得,散文是需要文化基础的,中国人读中国人写的散文,可以读出好来,外国人就不一定可以懂得。相应的,日本人的散文,我读起来,总是隔了一层,与我的生命经验无法共振。
相似的主题还是周作人、汪曾祺等人更适合我的口味。因为是翻译作品,文字的美感肯定是不一样的。
第二本 《长物志》
【明】文震亨
这本书可以算是明代中产阶级生活指南,和我们今天的各种生活方式的杂志有一定的共通之处,都是教你怎么生活,并且是很具体的生活。
比如说,房子怎么建,花怎么种,家具怎么选,池塘里养什么鱼,衣服怎么穿,茶怎么喝,香怎么品。主要强调崇雅避俗。
保罗.福塞尔写过一本《格调》,揶揄各个阶层的生活品味,很有意思,如果保罗.福塞尔看到文震亨的这本《长物志》肯定也要调侃一番的,毕竟什么才是俗,什么才是雅,弄到有一定的规则,并且日益往规则里套,就越来越不好玩了。
读这本书,主要是对古代有钱有闲的士人生活有个大体映像吧,内容对今天没有什么指导意义。不过因这本书序,我倒是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产生了兴趣,有机会找来看看,可以全景式的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书籍都有哪些,都讲个啥。
第三本 《罔两编》
止庵
不知不觉,我也收了好几本止庵的书了。止庵的书,从体例到文风,都很有民国风味。比如书名《罔两编》,就很不当代,“罔两”见于《庄子》,意思是“影子的影子”。这本书谈论的都是翻译作品,翻译作品本身较原作就是影子,再谈论,便是影子的影子了。
书有三章,第一章文章吃重一些,所谈论的看得出是作者比较喜欢的作者比如福楼拜、伍尔夫、纳博科夫。第二章是一系列谈论同名电影和书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写《洛丽塔》,很好。第三章,文章字数较短,范围也驳杂些。总之,关于书的书,我是常常翻翻看的,有人问,从哪里发现好书。有一条路,就在这些书里。
另,海豚的装帧真好啊。
第四本 《幻影公众》
【美】沃尔特·李普曼
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这本《幻影公众》没有《公众舆论》那么有名。
这本书是对传统民主理论提出的质疑,李普曼看到,公众舆论是很容易被制造出来,很容易被左右的。所以,他不相信传统的民主理论中所塑造的神圣的公众形象,认为那只是一个幻影。
他认为,公众舆论不是上帝的声音,也不是社会的声音,只不过是旁观者的声音。因此,旁观者要与行动者区别开来。在他看来,公众没有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公众舆论是储备力量,只能在公共事务演化为危机时,采取行动。理想的状况是 ,当问题产生时,由特定的利益相关者来解决问题。
显然,他更倾向于精英政治。不过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要知道李普曼所面对的问题和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并不一样,他本身就在民主环境里,担心的是民主对公众这一幻影的执迷,但我们这里,公众舆论更复杂,它不仅有李普曼所提到的问题,同时还有一面不可捉摸的墙。
这本书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关系,读起来比较生硬。
Ps.
昨天发了一个英语流利说的广告,发广告的前三天,我开始试用那个课程,因为用着挺好的,我就自己购买了一份,现在已经学到第三天(我英语一直不大好,希望这次可以坚持的久一点)。
每次发广告,都会有人反感甚至谩骂,这似乎无可避免,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下,我从2014年就开始发广告了,虽然数量不多,但一直都有,如果说“堕落”,我不是现在“堕落”的,一直都是“堕落”的,当然,我不同意这是什么堕落,这是商业时代很正常的逻辑。
所以,我说明一下,不光以前有广告,以后肯定也会有的,因为这正是我所以能够一直写下去的物质基础。如果你不认同这一点,我想我们的价值观上是有龃龉的,不妨一拍两散。另外,我所发的广告,都是我认可才会发的,其实读书类的号,广告投放并不多,但我还是会试用并把关的,请放心。
- 不止读书-
魏小河出品 微博 豆瓣 知乎 @魏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