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坐北科技泽传媒
依托泽传媒智库及泽传媒融合传播研究院,我们提供专业的视听新媒体数据服务、视听产品PR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坐北科技泽传媒

壮丽华章七十五载|省级台有哪些动作?

坐北科技泽传媒  · 公众号  ·  · 2024-09-23 15:30

正文

点击“ 阅读原文 ”到 学习强国总平台 听精选内容

202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波澜壮阔的七十五载岁月。这七十五年来,华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从百废待兴到强国崛起,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中华儿女的拼搏与奋斗。在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各省级电视台纷纷推出精彩纷呈的特别节目和活动,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形式展现国家的辉煌成就,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电影展播:点亮历史与时代的光影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之际,多个省级电视台以精彩的电影展播活动,带领观众重温历史、感悟时代精神。
江苏电视台积极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其中“凝心铸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江苏电影人影像回顾展”在南京盛大举办。此次展映精心挑选了众多优秀国产电影,如反映历史变迁的《金陵十三钗》等经典之作,让观众在光影中感受江苏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脉络。这些电影不仅展现了江苏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更传递出江苏人民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广东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电影展映热潮。在 100 家电影院免费展映 1000 场优秀国产电影,涵盖了各种题材和类型。从波澜壮阔的历史大片《建国大业》到充满温情的现实主义作品《我和我的祖国》,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同时,走进乡村、社区、校园、企业、军营公益放映 400 场,将电影的魅力带到基层,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此外,在广东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黄金时段展播 60 场,进一步扩大了电影的影响力。

辽宁文化共享频道开展的“重温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精神”影片展播,以经典主旋律电影为载体,如《英雄儿女》《上甘岭》等,生动展现了国家和党的光荣与梦想。这些电影让观众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传承红色基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河北省电影局指导,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社、河北广播电视台主办庆祝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全媒体特别策划——《光影里的新中国》,通过光影艺术展现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 节目可能会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河北电影作品,如反映河北抗战历史的《小兵张嘎》,展现河北农村改革的《当家的女人》等,通过对这些电影的解读和回顾,让观众感受河北在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以来的巨大变化。

作为“追寻光辉足迹——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红色文化传播全媒体行动”的首场活动,江西广播电视台举办红杜鹃·中国红色文化传播视听代表作发布会。此次活动从全国征集的 1446 件红色文化视听作品中,评选出短视频、纪录片和微纪录片、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电视剧四大类共 80 件代表作。发布会分“创意、闪耀、精品、匠心”四个篇章,在毛泽东诗词朗诵《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拉开序幕。情景讲述《无字家书》再现陈毅安与李志强的红色爱情故事,引出喻越越演唱的《杜鹃花开》。88 岁松骨峰战役老战士曹家麟受邀分享新时代松骨峰精神,与殷秀梅演唱的《英雄赞歌》遥相呼应。陈思思与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中央苏区红军后代合唱团合作,重新演绎经典革命歌曲《映山红》。

纪录片:镌刻时代记忆,展现发展成就
以真实的人物、事件和场景为素材,纪录片作品能够极为客观地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这一重大主题的发展脉络与当下状况。借助实地拍摄、对参与者进行深度采访等手段,让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新中国 75 年来奋斗者们的宏伟壮举以及建设者们的辛勤奉献。
江苏广电总台的《江村纪事》历时八年跟踪拍摄,为观众呈现了江南新农村的活力与魅力。纪录片重点选择开弦弓村不同产业类型的家庭人物进行跟踪拍摄。例如,传承传统纺织产业基因的姚玉坤家庭,从手工作坊做起,串联起全村纺织产业链,帮助近百农户就业,儿子姚凌超则将产业运营推向网络时代。私营企业主徐柏明顺应时代变化进行纺织厂环保更新,儿子吴敏能退伍后接过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接力棒。养殖户倪林坤虽不幸英年早逝,但女儿倪晨纯在知名企业努力打拼,成长为精英管理人才。通过这些鲜活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的“江村经济”,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在江南农村的生动实践。
甘肃卫视隆重推出《纪录 30 分》,展播三十部卓越的本土纪录片。这些纪录片串联成多彩的画卷,涵盖了甘肃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以及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如《穿越丝路的花雨》,生动还原经典舞剧背后的动人故事,娓娓诉说创作过程中的种种艰辛,探寻艺术长盛不衰的成功密码;还有《茉莉花开》,来自不同国度的艺术家们,皆为中国古老的艺术与文化所吸引、折服、影响,他们不远万里奔赴中国,在这里学习、工作与生活,讲述着五位艺术家让中国非遗艺术在国际舞台上如花般绽放的传奇故事;《我心归处是敦煌》则采用自传式独白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徐徐铺展故事,同时巧妙地将叙事重点置于被拍摄者当下最为关注的工作——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的撰写之上。透过这些纪录片,传播甘肃的动人声音,讲好甘肃的精彩故事,让观众得以深入了解甘肃在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以来的沧桑巨变。

融媒体节目:以小见大,汇聚时代风采
融媒体节目以其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和广泛的传播渠道,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增添了新的活力。
北京广播电视台启动大型融媒体项目《北京,焕新!》,以一天 24 小时为时间轴,拍摄微纪录片,记录北京的城市生活画卷。节目中,我们看到了穿梭在都市脉络中的网约车司机,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城市交通贡献力量;与时间赛跑的急诊科医生,他们在生死一线间守护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默默守护北京地铁安全的“轨道医生”,他们确保了城市交通的顺畅运行;坚守在 12345 热线背后的值班人员,他们用心倾听市民的诉求,为解决群众问题而努力。还有天坛公园里晨练的大爷大妈,他们展现了北京市民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新发地菜市场里忙碌的商户,他们为城市的物资供应默默奉献;维护共享单车秩序的运维人员,他们为城市的绿色出行提供保障。每一个人物故事,都是北京城市面貌外在更新与变迁的缩影,更是北京人在快速变化的节奏中,坚守坚韧不拔与乐观向上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牵头策划,联合全国 75 家广播电台制作的庆祝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大型融媒报道《人民路上为人民》上线播出。报道开篇记录了华容县退役军人在抗洪抢险中的动人故事,他们来自不同岗位,却在关键时刻纷纷赶往抗洪抢险一线,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安全堤坝。节目还将各地为民爱民故事汇聚在一起,如无锡市人民路的社区食堂建设,温暖了全区 25 万老年群体。这些故事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与情怀。
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北京 16+1 区委宣传部和融媒体中心,推出“我的北京我的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直播特别节目暨大型融媒体行动”。通过 34 小时融媒体直播,以新地标点亮新北京,展现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北京实践的实绩。节目推出三组大型融媒体行动,搭建全民互动参与平台,让公众成为活动主角。例如,“一新秀京华”行动中,展示了北京的新地标和新发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分享和讨论;“一诗抒胸臆”行动中,鼓励市民用诗歌表达对北京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祝福;“一镜展山河”行动中,通过市民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展现了北京的美丽风景和人文风貌。
辽宁卫视推出《故事刚刚好:辽宁工业有力量》,以新中国成立后的辽宁工业发展历史为线索,讲述辽宁工业的发展故事。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辉煌历史,如鞍山钢铁厂在新中国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沈阳机床厂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大连造船厂为国家海洋事业做出的贡献等。这些故事彰显了辽宁辉煌的工业成就以及辽宁人追求卓越、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

广东卫视《行进大湾区·开放之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 5 周年、澳门回归 25 周年、全国对口支援西藏 30 周年,节目立足湾区、面向全国、辐射世界,以随访式、记录式、日记式的创新形式,讲好广东“以高质量发展支撑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故事。例如,节目联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以 5G 智能眼科巡诊车为载体,将大湾区优质医疗资源送抵雪域高原林芝,展现了广东的责任担当和爱心奉献。同时,记录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医疗惠藏的感人事迹,体现了粤藏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总局电视剧展播:荧屏绽放辉煌成就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电视剧展播活动。推出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电视剧作品,涵盖了历史题材、现实题材、革命题材等多个领域。
有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电视剧《走向大西南》、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电视剧《上甘岭》、“一带一路”题材电视剧《幸福草》、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题材电视剧《大海道》《日光之城》、致敬“时代楷模”张桂梅电视剧《山花烂漫时》、讲述科创人奋斗故事电视剧《赤热》、展现大运河百年沧桑巨变电视剧《北上》、呈现宋代美学与市井生活电视剧《清明上河图密码》。从抗美援朝的烽火岁月到“一带一路”的广阔舞台,从科创人的不懈追求到大运河的沧桑巨变,这些剧目以丰富的题材、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制作,展现了中华文化磅礴气象,描绘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各领域取得的发展新成就和人民群众生活新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昨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指导的电视剧《大海道》,在江苏卫视、浙江卫视、湖南卫视、山东卫视、新疆卫视,以及腾讯视频、芒果 TV 同步播出。这部电视剧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电视剧展播剧目,亦是中宣部 2024 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还是北京市广电局“十四五”规划重点电视剧。《大海道》讲述了青年摩托车手追梦筑梦的精彩故事,精心描绘出现代包容、人文荟萃、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大美新疆。该剧历时三年筹备创作,深入新疆实地拍摄,将风驰电掣的运动之美与丝绸古道的人文氛围巧妙融合,以新颖视角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出当代新疆的壮丽风光、民族风情和文化包容性。

多元的节目形式,多样的视听盛宴,展现了国家发展成就与人民奋斗精神,激发了民众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让观众在荧屏上感受国家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