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环球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简体中文版杂志首席编辑。在平媒、网站、播客、微博等各类新旧媒体上从事天文及物理领域的科学传播工作近10年。微博上最有影响力的天文达人之一,业余从事星空摄影创作,发起并创办星空摄影联盟“夜空中国”,摄影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宇宙里有一种神秘现象,称为快速射电暴。这些突然出现的射电闪光极其明亮,持续时间却仅有几毫秒。2007年首次被人发现至今,已经找到了十几例。天文学家推测,它们源于几十亿光年外的遥远星系,然而想破了脑袋,也找不到什么自然现象能够给它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另一方面,人类几十年来一直在千方百计寻找外星人。不管是大规模地监听来自宇宙的无线电信号,还是细致地搜寻可疑的激光脉冲闪光,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是一无所获。这由不得让人怀疑,是我们用错了方法、找错了方向,还是人类本来就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
快速射电暴,一种明亮却持续时间极短的射电闪光,天文学家还不知道它们如何形成。
图片来源:网络
"快速射电暴极其明亮,持续时间很短,而且源自宇宙深处,我们还没有给它找到任何一种靠谱的可能的天然起源。"说这话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天文系主任阿维·勒布(Avi Loeb)。到此为止,听起来都还是一本正经的。
接下来,这位理论物理学家就开始脑洞大开了。既然找不到合理的天然解释,那快速射电暴会不会是某种(外星)人为现象呢?勒布觉得,这种可能"值得推敲和检验一番"。勒布拉上了同在哈佛大学的马纳斯韦·林加姆(Manasvi Lingam),对此展开了认真严肃的学术探讨。
阿维·勒布,哈佛大学天文系主任。他也是后面提到的"突破摄星"计划顾问委员会主席。
图片来源:网络
他们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远在几十亿光年外的地球上,都能检测到的强大射电信号,需要多大的发射器才能发出得来?他们发现,如果发射器完全由太阳能驱动,那么一颗两倍地球大小的行星表面接受到的阳光,就能产生足够的能量来发射这样一个信号。如此宏大的项目,看起来远远超出了地球人类的技术水平,但从物理学规律来看,建造这样一个无线电发射器是完全可行的。
物理上没问题了,那从工程学角度来看,这样一台发射器有可能撑得住吗?好吧,对于这两位理论物理学家来说,具体工程细节并不重要,只有一个麻烦:这么大的发射器涉及到的巨大的能量,会不会把它可能存在的任何内部构造都给融化了?结果,通过理论计算,他们发现,两倍地球大小的水冷装置,就足以应对发射器工作时产生出来的热量。
物理上没问题,工程上也撑得住,那就只剩下最后一个关键问题--这么大的发射器,外星人造出来是干什么用的?勒布和林加姆提出,最有可能的用途就是驱动星际光帆。
突破摄星计划的目标:把指甲盖大小的微型探测器,在20年内送往半人马座南门二。
图片来源:网络
2016年4月,霍金的团队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探索外太空计划,"突破摄星计划",对于人类来说,这个计划听起来有点酷,对于半人马座α星来说,就可能是惨无人道了(为何惨无人道?请参看今天松鼠发布的二条)。勒布也是突破摄星顾问委员会的主席。利用近期人类可能达到的技术水平,我们有望利用地面发射器阵列发出的波束,通过光帆加速指甲盖大小的微型探测器,在我们的有生之年里,把它们发送到其他恒星周围展开探测。
而两位理论物理学家在这里探讨的,这种两倍地球大小的超级发射器,能够将百万吨级的飞船推进到接近光速,实现星际航行,甚至能够跨越星系。这么大的飞船,要比地球上最大的游轮还大20倍,足够装下许多外星人,以及维持他们生存的各类设施了。
为了驱动光帆,发射器必须把波束持续聚焦在光帆上。相对于我们地球而言,光帆、波束和发射器全都处在运动之中。于是,波束追随着光帆的移动扫过天空,只在短短一瞬间照向我们所在的方向。无意间泄露出来的能量,在几十亿年后被远在地球上的我们观测到,成为了超级明亮、持续时间却极短的快速射电暴,令天文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快速射电暴的真相,居然是星球级别的能量发射器,用于驱动飞船星际航行?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故事很有趣,但如此宏大惊人的解释,是不是太过难以置信呢?
勒布承认,这项研究纯属推测。有好事者问过勒布本人,他是否相信,快速射电暴真的源于外星文明?哪怕一例也好。勒布的回答如下:"科学才不管你是相信还是不相信,科学只讲究证据。把想法提出来,让数据去作判断,这就够了。"
瞧瞧这话说的,滴水不漏。
那么,快速射电暴到底是不是外星人的信号呢?
你猜!
PS:这是一项正经研究,还写了论文的,已经被《天体物理期刊通讯》 接收,即将发表。
作者:Steed
编辑/排版:红色皇后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