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药经济报
《医药经济报》是CFDA南方所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1980年创刊,与中国医药经济全球化历程同步,解读全球产经数据,引领主流思维创新。以办中国最好的专业报为宗旨,旨在成为产业的良心和脑袋,为促进公众健康及医药发展提供智库解决方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药明康德  ·  FDA首批!安斯泰来CLDN18.2单抗获批 ... ·  3 天前  
Insight数据库  ·  首次公布!强生 FcRn 单抗 Ⅱ/Ⅲ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药经济报

超百亿抗感染药红海市场千帆竞渡

医药经济报  · 公众号  · 药品  · 2024-10-14 19:01

正文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其独特的多元内酯环结构而著称,例如红霉素与克拉霉素含有的14元环、阿奇霉素的15元环,以及麦迪霉素与米欧卡霉素所具备的16元环。这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在于它们能够与敏感菌的核糖体50S亚基紧密结合,进而抑制转肽酶的催化活性,阻断肽链的形成与延伸,最终干扰细菌蛋白质的正常合成过程。

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在作用机制上与大环内酯类相仿,且两者的抗菌谱也颇为相似。它们对革兰氏阳性菌,如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球菌等,展现出强大的抗菌效力,同时对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芽孢杆菌以及支原体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然而,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则显得力不从心。林可霉素便是这一类别中的代表性药物。


在PDB数据库的抗感染药治疗大类中,大环内酯与林可酰胺类被细分为一个治疗小类。这一小类的市场特征尤为明显,即生产企业众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据统计,2023年国内药品终端市场中,该治疗小类的销售额达到了114.6亿元,其中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罗红霉素与红霉素在销售额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阿奇霉素原研占据半壁


PDB数据显示,在国内药品终端市场中,2023年阿奇霉素制剂的销售额为45.68亿元。在这场市场争夺战中,有超过180家企业参与竞争,而原研企业则牢牢占据了约一半的市场份额,销售额高达23.09亿元。

   

1、量额波动增长


近年来,国内药品终端市场上阿奇霉素制剂的销售金额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具体来看,2019年销售金额增长了12.95%,销售数量也增长了6.48%;然而,2020年销售金额和销售数量均出现大幅下滑,分别下降了39.84%和19.26%。不过,从2021年开始,销售金额和销售数量均开始回升,2021-2023年销售金额分别提升9.98%、8.62%和60.80%,销售数量也分别增长4.86%、18.13%和50.44%。


从平均单价来看,阿奇霉素的单价近年来呈现出稳定略降的态势,从2019年的4.92元降至2021年的3.85元,2022年进一步降为3.54元,2023年则回升至3.78元,相比2019年下降23.17%。


2、份额稳居首位


从销售金额占比来看,阿奇霉素在大环内酯和林可酰胺类药物中的市场份额先降后升。2019-2022年,其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38.53%、30.96%、30.95%和31.68%。到了2023年,销售金额占比升至39.86%,接近五分之二的市场份额,且近五年来一直稳居首位。


阿奇霉素的多种剂型,包括片剂、肠溶片剂、分散片、胶囊剂、肠溶胶囊、软胶囊剂和颗粒剂,均已被纳入2017版医保甲类目录,并在此后的每年均被保留在医保甲类目录中。此外,阿奇霉素糖浆剂、干混悬剂、注射剂、粉针剂和冻干粉针剂也被纳入2017版医保乙类目录,并同样在此后的每年中被保留。

   

3、187家企业竞逐


从企业销售情况看,2023年国内共有187家企业在药品终端市场销售阿奇霉素制剂。其中,原研企业辉瑞制药以3个规格剂型的产品占据了50.54%的市场份额,稳居首位;石药集团欧意药业以11个规格剂型的产品获得了11.4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海南普利制药则以4个规格剂型的产品占据了2.58%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



国产克林霉素叱咤风云


PDB数据显示,在国内药品终端市场中,2023年克林霉素制剂的销售额为20.76亿元。当前,该市场由国产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前五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接近八成。

   

1、价格逐年下降


近年来,国内药品终端市场上克林霉素制剂的销售金额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销售金额增长了7.42%,销售数量也增长了12.67%;然而,2020年销售金额和销售数量均出现下滑,分别下降了20.63%和14.77%。尽管2021年和2022年销售金额有所回升,分别增长了26.84%和0.30%,销售数量也分别增长了37.10%和4.21%,但2023年销售金额再次下降,降幅为13.34%,而销售数量却增长了14.36%。


从平均单价来看,克林霉素的单价逐年下降,从2019年的3.96元降至2021年的3.41元,2022年进一步降至3.28元,2023年更是降为2.49元,相比2019年下降37.12%。

   

2、份额先升后降


从销售金额占比来看,克林霉素在大环内酯和林可酰胺类药物中的市场份额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19-2022年,其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23.13%、24.52%、28.27%和26.72%。到了2023年,销售金额占比降至18.12%,但在大环内酯和林可酰胺类药物中仍然排名第二。


克林霉素的多种剂型,包括片剂、分散片、胶囊剂、注射剂、粉针剂、冻干粉针剂,均已被纳入2017版医保甲类目录,并在此后的每年均被保留在医保甲类目录中。此外,克林霉素颗粒剂、干混悬剂、软(乳)膏剂也被纳入2017版医保乙类目录,并同样在此后的每年中被保留。

   

3、前五企业主导


从企业销售情况看,2023年国内共有78家企业在药品终端市场销售克林霉素制剂。其中,广州一品红制药以两个规格剂型的产品占据52.5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海南倍特药业(占比9.95%)、广州市联瑞制药(占比7.26%)、安徽联谊药业(占比4.38%)和一品红生物医药(占比3.08%)。前五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为77.21%,占据了主导地位,且均为国产企业。


罗红霉素市场星罗棋布


PDB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药品终端市场中,罗红霉素制剂的销售额为16.70亿元。该领域竞争激烈,且市场集中度低。

   

1、销售螺旋式向上


近年来,国内药品终端市场罗红霉素制剂的销售金额和销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2019-2020年销售金额分别增长6.67%和5.71%,同时销售数量也分别增长7.42%和8.51%;尽管2021年销售金额和销售数量均有所下降,分别下降6.38%和7.59%,但2022年和2023年销售金额又分别实现14.25%和3.49%的增长,销售数量也分别增长16.54%和14.84%。


不过,从平均单价来看,近年来罗红霉素的单价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2019年的1.18元微降至2021年的1.17元,2022年进一步降至1.14元,2023年更是降至1.03元,相比2019年下降了12.71%。
   

2、份额有所起伏


从销售金额占比来看,罗红霉素在大环内酯和林可酰胺类药物中的市场份额呈现波动态势。2019-2022年,其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13.91%、19.65%、16.72%和17.99%。到了2023年,销售金额占比降至14.57%,在大环内酯和林可酰胺类药物中排名第三。


目前,罗红霉素的多种剂型,包括片剂、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以及颗粒剂,均已被纳入医保乙类目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用药选择。

   

3、市场集中度低


从企业销售看,2023年国内共有103家企业在药品终端市场销售罗红霉素制剂。市场竞争激烈,且集中度较低。其中,好医生药业以19.42%的销售金额占比位居第一;江苏神龙药业紧随其后,销售金额占比为12.04%,排名第二;石药集团欧意药业则以9.96%的销售金额占比位列第三。



红霉素前三甲难分伯仲


PDB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药品终端市场中,红霉素制剂的销售额为11.3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销售额排名前三的企业之间差距甚小,几乎处于势均力敌的竞争状态。

1、价格经历波动


近年来,红霉素的销售金额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19年销售金额微增1.13%,但销售数量却大幅下降77.56%;2020年,销售金额和销售数量均出现下滑,分别下降了35.87%和12.87%;到了2021年,销售金额开始回升,增长19.13%,而销售数量仅微降1.23%;2022年和2023年,销售金额分别大幅增长31.27%和201.46%,销售数量也分别增长4.67%和129.19%。


从平均单价来看,近年红霉素的单价先降后升,从2019年的1.20元降至2021年的1.06元,随后在2022年升至1.33元,2023年更是攀升至1.76元,相比2019年增长了46.67%。

   

2、份额快速提升


从销售金额占比来看,红霉素在大环内酯和林可酰胺类药物中的地位逐渐提升。2019-2022年,其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3.67%、3.14%、3.4%和4.21%。到了2023年,销售金额占比已升至9.93%,成功超越克拉霉素,在大环内酯和林可酰胺类药物中排名第四。


红霉素的多种剂型,包括片剂、肠溶片、胶囊剂、肠溶胶囊、粉针剂、冻干粉针剂、软(乳)膏剂和眼膏剂,均已被纳入2017版医保乙类目录,并在此后的每年均被保留在医保乙类目录中。

   

3、TOP3企业差距小


从企业销售情况看,2023年国内共有25家企业在药品终端市场销售红霉素制剂。其中,湖南科伦制药以2个规格剂型的产品占据了21.7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西安利君制药以1个规格剂型的产品紧随其后,市场份额为19.08%,排名第二;浙江华润三九众益以3个规格剂型的产品获得了16.54%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这三家企业之间的市场份额差距不大,竞争异常激烈。



小结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同时新型病原体的涌现和药物抗性的增强,使得抗感染药在全球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聚焦国内2023年的市场数据,大环内酯和林可酰胺类药品领域中,外资品牌的销售金额占比为23.83%,相较于2019年的18.98%,有了显著提升;同样,销售数量占比也从2019年的4.74%增长至6.66%。这一变化清晰地反映出外资品牌在国内市场不仅销售金额上实现了增长,其销售数量也同样呈现出递增趋势。这主要归因于外资品牌凭借创新药物以较高价格成功进入国内市场,并且这些外资品牌所拥有的剂型平均价格远超本土药企,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


编辑:张洁云
来源:《医药经济报》2024年第76期

明星降脂药竞争白热化!君实单抗注射液获批,信达、康方等本土势力围攻MNC
近370亿元,国内授权交易复苏!华东、翰森、丽珠连续出手,荃信、康宁杰瑞受热捧
辉瑞终止口服RSV疗法开发!聚焦RSV疫苗,与GSK杠上了?

www.yyjjb.com.cn

洞悉行业趋势

 长按关注医药经济报  

《医药经济报》

学术公众号

聚焦肿瘤学术前沿

   长按关注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

终端公众号

记录药品终端产经大事件
长按关注21世纪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