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行业研究报告"订阅本号,以便随时来访。
今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条评论说,如果曾李青当年把投资的钱都用来买腾讯的股票,赚的一定比现在多。人吧,都喜欢倒着思考别人的人生。用自己一角的聪明鄙视他人一个片区的愚蠢。可是谁又没有一个片区的愚蠢呢?
PS:打开微信,搜索微信公众号“行业研究报告”或者“report88”关注我们,点击“行业研究报告”微信公众号下方菜单栏,有你想要的!
来源:林默 花儿街参考(ID:zaraghost)
推开公司的门,都是债主;打开新闻,全是唱空;看一眼大盘,被你家个股带的全盘跳水;摊开微信,都是关于自己的亲密合作伙伴跑、境外投资项目被管控的消息。生活还能更糟糕一些么?
孙宏斌告诉你,可以的!天空中还能飘来一个声音说,乐视这么明显的庞氏骗局看不出来吗?投资乐视的人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职业操守有问题,然而机智的本帝君早已洞穿了这一切。
孙宏斌抬头找了半天,没看见仙踪啊。低头在手机里翻了翻,原来是腾讯的五位创始人之一曾李青,发了个帝君附体的朋友圈,说不跟这些人做朋友了。
这时候忽然有诸葛亮降临,感觉就像考试过后,老师敲着黑板说,“这明明是一道送分题,我都强调多少次了,你怎么做错了呢?你不配当我这个班的学生”。或者眼看着有人掉进坑里,站在另一条街上的路人甲说,“眼看着这么大个坑,你怎么就掉进去了呢?你不是真瞎就是装瞎”。
老师对一个重点题目的强调来的最猛烈的,就是考试之后;眼看着是那么个大坑,你怎么不早说一声;既然一眼看穿是个庞氏骗局,为啥等到瓜皮都快被媒体啃烂的时候,才宣布不跟大家做朋友?
我的一个做投资的朋友说,哪怕曾李青是半年前站出来说这些话,我都对他是满满的敬意,现在......
顺便说一下,被帝君的盆友圈嫌弃的投资过乐视的名单包括,李开复老师的创新工场,马云爸爸的云峰基金,思聪老公的普思资本,柳传志的联想控股,陈峰的海航集团,投出过一百多家上市公司的深创投,阚治东的东方汇富,景林资本,华夏人寿,中泰证券,中建投信托,以及孙宏斌的融创。
究竟是多么彪悍的帝生经历,能用这么任性的手法清理朋友圈?
1998年,28岁的帝君跟四位少年一起创立了腾讯。一年后,他开始担任这家公司的COO,这一任职一直到2007年,腾讯上市三年后,曾李青离开了腾讯。在他离职一年多前,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刘炽平加入了腾讯。
37岁的帝君,实现了我辈的想象力都没有到达过的财务自由。但还没到面朝大海的退休年龄,得去干点儿啥吧。自己拉扯出来那么伟大的一家公司,商业智慧得去照耀下谁吧。
于是,帝君去投资了。
投资怎么做?帝君一开始的态度是非常清高的,得跟腾讯避嫌啊。
于是帝君投资了几个服装的项目、旅游的项目、乃至地产的项目,投了三四千万。投资的成绩帝君曾这样跟媒体说过“有的公司从投资到关门,连一片叶子都没看到。无所谓,就当交学费了”。
当年采访帝君的记者说,“他回忆起起当年的失败,似乎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有一种人,在撞了南墙后,不仅立刻掉头回北墙,且自此只贴着北墙的墙根走。
在陌生的世界受到了伤害后,帝君决定不跟企鹅避嫌了,他不仅把投资调回了互联网,且把投资对象谨慎调整为“腾讯的员工肯定是首选,但也不排除熟人推荐的个别项目”。
帝君公布的投资项目里,特别出名的有两个, 一是曾经的腾讯“QQ宠物”项目总监汪海兵做的淘米网;另一个是几年前对簿公堂的快播。
江湖一度传闻,当年举报快播的正是乐视。乐视此后回应称,自己只举报了快播侵权,并未举报快播涉黄。
而曾被帝君定义为最满意项目的淘米网,在上市三年后,市值仅余当年上市时的三分之一。时至2016年,淘米网以每ADS3.767美元完成了私有化,而当年淘米网的上市首日价,是每股8.23美元。
2008年,深创投投资了乐视网。2010年,乐视网在创业板上市,成为首家在A股上市的网络视频公司。深创投随后也跟进了对乐视网和乐视汽车的投资。
2012年,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投资了乐视致新。2013年,乐视TV智能终端总销量突破120万台,其中超级电视销量30万台。
开复老师和深创投一定是没见识过,这么入戏的庞氏骗局。
2015年,跟乐视体育CEO雷振剑吃了一顿饭的王思聪,敲定了对乐视体育的投资。而在一年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对于乐视体育的投资,思聪想表达的,也许是一种方向正确。
2017年,融创确定了对乐视的投资,孙宏斌真金白银地掏出来150个亿后,又把自己陷入了漫天讨债声的董事会。
没人会觉得老孙真傻,也不会猜想他拿自己的钱装傻。
每个投资筐里的烂苹果,当年都是个好苹果的模样,或者还有被切割切割做成水果拼盘的希望。就像当年的快播,当年的淘米网。
谁没做过一箩筐的蠢事,不想认领曾经的自己?谁的portfolio,不是一堆天不遂人怨的千疮百孔呢?
秦朔今天发了一条朋友圈,怼了曾李青。
秦老师说的挺好,一个动辄把别人当成极化对象的人,自己往往也是极化的化身。
曾李青早年做投资时,《创业邦》曾报道说,他见创业者,首先会提醒对方,如果接受我的投资,就要有做好职业经理人的心态。“我出钱,我就是老板,你可以不同意,找别人去拿钱好了”。
后来他接受媒体采访时,又表示,自己对于自己在所投资公司扮演的角色有非常清晰的界定,不会像有的投资人那样过多干涉甚至直接去经营,“都要你自己去经营了还投资给别人做什么”?曾说:“很多投资人要摆正自己和创业团队的位置”。
人生在世,要摆正的又何止是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关系。谁还真能在人间活成帝君啊?
今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条评论说,如果曾李青当年把投资的钱都用来买腾讯的股票,赚的一定比现在多。
人吧,都喜欢倒着思考别人的人生。用自己一角的聪明鄙视他人一个片区的愚蠢。可是谁又没有一个片区的愚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