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西洋参考
陪你共筑全球美好生活,境外安居乐业解决方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人物周刊  ·  创造历史,哪吒怎么能火成这样? ·  昨天  
逆行的狗  ·  搭建属于你自己的AI知识库 ·  昨天  
逆行的狗  ·  搭建属于你自己的AI知识库 ·  昨天  
晨枫老苑  ·  战斗机换发是否需要重新研发发动机数控 ·  2 天前  
晨枫老苑  ·  战斗机换发是否需要重新研发发动机数控 ·  2 天前  
信息平权  ·  阿里超预期的关键点 ·  3 天前  
信息平权  ·  阿里超预期的关键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西洋参考

化学阉割,信息公开,美国的儿童性侵案如何处理?

西洋参考  · 公众号  ·  · 2019-07-04 19:07

正文

2019年5月3日,一名40岁的路易斯安那州男子因涉及儿童和儿童色情的性犯罪被判处175年监禁,此前调查人员在他的电子设备上发现了数千张儿童色情的照片,并称至少一名女孩遭受过他的性虐待。


2019年5月28日,内华达州男子克里斯托弗·塞纳因拍摄儿童色情视频并对儿童进行性虐待,被判在监狱服刑54年。


克里斯托弗·塞纳 (Bizuayehu Tesfaye / Las Vegas Review-Journal via AP)


以上两则新闻,都是美联社最新的关于美国儿童性侵案件的报道。在美国,除了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外,性犯罪者付出的代价最为昂贵。普通犯罪者在刑满释放后尚可改过自新重新融人社会,而性犯罪者的自由将终生受限。无论他们迁往何处,必须在当地社区登记报备自己的行踪、住址、驾照号码、体貌特征,警方会将上述信息向社区公布,并在互联网上公之于众,提醒人们警觉提防。


这样的规定来源于一名被有前科的男子性侵并杀害的小女孩:梅根·康卡。


1994年7月29日,新泽西州女童梅根·康卡遭有性侵害前科的男子杰西·提门德夸斯性侵并被杀害。此前,杰西就两度因猥亵儿童罪而入狱,这次犯罪也是刚出狱不久,而康卡的父母事前不知道犯案者搬到他们居住的地方。他们不希望再看到类似悲剧的发生,于是在新泽西州发起一场修改现有法律的运动,要求政府制定法律,强制性犯罪者在出狱后向居住地执法部门登记并将记录公之于众。


由此催生的美国性犯罪者资讯公开法被民间俗称为《梅根法案》(Megan's Law)。法案规定美国各州必须建立性罪犯和骚扰儿童罪犯的档案,并规定各州必须知会有性侵前科者入住的社区,将有性侵儿童前科者的个人资料公开在互联网上,供民众查询及事先采取保护措施。


1996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法案更进一步推动全国性的性侵犯罪者数据库。


2006年,美国佛罗里达州通过《杰西卡法案》:儿童性侵犯的初犯大幅提高刑度,实施社区监控,包括:终身配带电子脚镣、禁止接近儿童常活动的场所、被警方长期监视。


当然这一制度也一直伴随着不少质疑,因为在美国,儿童性侵案打击的范围十分广泛,除较严重的性侵犯罪,美国各州将一些程度较轻的犯罪也列为适用对象。例如有至少5个州将性交易列入,29个州将自愿发生性关系的未成年人列入,32个州将露阴癖者也列入,更有甚者将偷窥、散发猥亵图片或持有儿童色情书刊等也列为登记适用范围。因而质疑者称这一制度过于严苛。


现在,所有人都可以登录美国司法部网站随时查看自己所在的社区周边的性犯罪者信息,甚至可以查看这些性犯罪者之前犯罪的详细信息。我们根据美国公开新闻进行了检索,发现网站功能十分强大。


根据姓名进行检索,可以得出符合条件的结果


点进去可以查看此人所有信息及犯罪记录


没有具体的地址信息,也可以根据区域进行检索。在这个网站:https://www.familywatchdog.us/showmap.asp

中,输入大致区域即可了解生活在该区域内的“前科”人员。我们输入某大学地址,可以看到周边的信息。


红色图标为儿童性侵犯,绿色为强奸犯,紫色为性攻击,绿色为其他犯罪


2017年11月1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将开始注销登记在案的性侵儿童犯护照,并要求他们申请一本标示前科的新护照。


首次申请护照者也会收到标记前科的护照,这个标示将印在护照封底内面,内容为,“持有人曾性侵未成年人,依美国法律为性犯罪者”。 国务院同时发布声明表示,将不会向登记在案的性侵儿童者核发护照卡这种较小的旅行证件,因为护照卡没有足够空间印上警示。



此法案的出台是因为在国内生活面临着巨大压力,不少性侵犯选择出国“另辟新天地”,而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把犯罪的触手伸向了其他国家儿童。 比如新闻就有报道不少在中国饱受追捧的“外教”竟是美国登记在册的性侵犯。



而就在上个月,当地时间6月10日,阿拉巴马州州长凯·伊维(Kay Ivey)签字通过法案,对于性侵13岁以下儿童的罪犯,经化学阉割后方可假释。法案规定,性侵者需要在假释前至少1个月接受化学阉割,并在此后持续用药,以保持对其性冲动的压制,直到法官批准可以停止为止。法案还规定,产生的治疗费用由罪犯本人承担,拒绝支付者将会被投回监狱。


尽管该法案引起医学界和人权人士的不少批评,但艾维还是将这项法律描述为“迈向保护阿拉巴马州儿童的一步”。此前,美国已有6个州通过了对性侵犯罪者进行化学阉割的法案。


从总的趋势来说,对于儿童性侵犯案件,美国的司法越来越显现出从严从重的特点,让儿童性侵犯罪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零容忍领域。对于未按要求进行信息登记或提供虚假信息的性犯罪者,各州在主观因素及处罚轻重上各有规定。而《性犯罪者登记和信息披露法》出台后,要求各州就违反登记规定的行为制定一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事罚则,各州处罚也开始倾向于“重罪”。如根据《信息披露法》规定,所犯之罪为联邦性侵害罪,并未按规定登记者,或为州法规定之性侵害罪,而有跨州行为但并未按要求进行登记者,皆处以美金25万以下罚金、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End-

你可能还想看

(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点击关键词,看更多海外资讯

美国 精神移民 | 贾跃亭签证 | 广场舞 | 爱喝冰水 | 枪击案 | 犯罪率和危险 | 移民方法 | 杰出人才移民 | 投资移民

加拿大: 两万五移民 | 移民经历 | 全球最宜居 | 百万移民计划 | 低成本移民 | 留学移民 | 投资移民

澳洲: 解决中产焦虑 | 摊煎饼的前公务员 | 中餐 | 低成本移民 | 绿卡和入籍的区别 | 132天才企业家移民 | 188投资移民

日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