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麦客
医麦客是一个聚焦生物制药、精准医疗、转化医学的自媒体分享平台,持续关注肿瘤功能基因组学、药物研发、干细胞、免疫细胞、基因测序、基因诊断、基因编辑、精准医疗等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星球研究所  ·  星球研究所2025新春招聘 ·  昨天  
江苏教育新闻  ·  灾害原因公布!初步核查29人失联 ·  2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雪后丹霞:半山素裹半山霓 ·  3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雪后丹霞:半山素裹半山霓 ·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云南,隐藏的吃辣大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麦客

NgAgo技术的应用价值是被谁玩坏的?丨医麦精品汇

医麦客  · 公众号  ·  · 2017-08-03 15:31

正文

今天是2017年8月03日

农历六月十二

医麦客:发表学术论文是研究的目的还是过程


2017年8月3日/医麦客 eMedClub/-- 北京时间8月3日,在国内外学者几番公开质疑其可重复性过去一年后,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2016年5月发表的关 于新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的论文已由《Nature Biotechnology》撤回 ,而此次生物论文撤回是 由韩春雨主动申请撤回



https://v.qq.com/x/cover/i9omf71pwceogp4/s0533oe9lxo.html

视频来源 未来网新闻

另外,《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题为《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社论中表示,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其研究团队表示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与此同时,河北科技大学也在其官网刊发《韩春雨团队发布声明》,声明提到: “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声明中提及,“韩春雨团队同意按学校安排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验证NgAgo-gDNA基因编辑的有效性,并将实验结果公布,以回应社会关切。”

从一鸣惊人到公开质疑再到主动撤稿,

NgAgo在这一年内到底经历了什么?

图片来源 nature.com


2016年5月2日《Nature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韩春雨的题为 “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Argonaute” 的一篇论文。韩春雨也因此首次进入大众视野,引发热议,并受到许多媒体热捧。



2016年7月2日,知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发表《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诺贝尔奖级”实验的重复性问题》,对其进行 公开质疑 ,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争议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图片来源 sohu.com


2016年7月20日,中科院神经所研究员仇子龙发表声明,称能在基因组水平看到NgAgo引起的基因编辑, 这是韩春雨之外迄今唯一实名宣布加入NgAgo和ssDNA后可以看到基因编辑的研究组。

图片来源 club.kdnet.net


2016年7月29日,澳大利亚科学家GaetanBurgio发表长文,表示不能重复韩春雨论文图4的结果;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则给会员群发邮件,告诫大家 “NgAgo无法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基因编辑。不要再浪费时间、金钱、人力和课题。” 一时间,NgAgo争议国际化、大众化、白热化。

2016年8月2日,NatureBiotechnology首次对争议表态,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河北科技大学则表示,在一个月之内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但承诺并未兑现。

2016年9月9日,方舟子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举报韩春雨,并建议北京大学饶毅、清华大学鲁白、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等知名生物学家参与调查。


图片来源澎拜新闻

2016年10月10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熊敬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孙育杰,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皓毅、李伟等13位中国生物学家联名在媒体上公开发声,表示无法重复该实验结果, 呼吁有关部门启动学术调查。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2016年10月10日,《科技日报》头版刊发表《韩春雨就“重复实验失败”答科技日报记者问》。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韩春雨拒绝自证清白。


图片来源weibo.com

2016年10月14日,河北科技大学向媒体提供一份题为《关于舆论质疑韩春雨成果情况的回应》的书面材料。




图片来源 springer.com


2016年11月15日,Protein& Cell在线刊登一篇国内外20名生物学家联合撰写的学术评论,题为Questions about NgAgo,首次在学术期刊上, 严肃正式地提出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不可重复性。


图片来源nature.com

2016年11月19日,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线上声明,表达了以下四点:

(1) NBT刊登经同行评议的美国、德国、韩国9家单位联合评论文章“Failure to detect 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Natronobacteriumgregoryi Argonaute”,即无法实现NgAgo基因编辑功能;

(2)对韩春雨论文表达编辑关切,即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

(3)设定2017年1月期限,限作者予以澄清说明,“provide them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do that by January 2017”;

(4) 韩春雨与沈啸同意EditorialExpression of Concern,但另外三位作者反对!

2017年1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视为撤回通知书”,显示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韩春雨与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沈啸作为发明人的 “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专利申请被撤回。

2017年1月19日,河北科技大学发布消息,作为全球工业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主导企业的丹麦诺维信公司,与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在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工具的合作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已经签署了合作协议。 同一时间,Nature Biotechnology没有如约在1月底发布结论性结果,他们表示已经获得了NgAgo系统可重复性相关的新数据,但在做出结论之前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的发布。


https://v.qq.com/x/page/x050535tnac.html

视频来源新闻调查


2017年5月20日,中央电视台CCTV-13频道《新闻调查》栏目播出了以“副教授韩春雨”为题的深度调查节目。


现如今,NgAgo不能进行基因组编辑的事情好像已经板上钉钉了,而究竟韩春雨等人重复出结果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也无从知晓,那NgAgo是否就一无是处了呢?



图片来源 nature.com

2016年11月11日,南通大学刘东课题组和复旦大学王永明教授在Cell Research以Letter to Editor的形式发表了第二篇NgAgo原创论文“NgAgo-based fabp11a gene knockdown causes eye developmental defectsin zebrafish”。 该研究没有发现NgAgo能够进行基因编辑,但可以把基因敲低。



2017年7月,《AntiviralResearch》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NgAgo-gDNA system efficiently suppresses hepatitis B virusreplication through accelerating decay of pregenomic RNA”的论文,山东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 首次证明了NgAgo/gDNA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方面的潜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