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国家对医疗行业的规范和整顿的顺序是医药,医用耗材,医疗设备,抓大放小已成为国家对医药和医疗器械总的政策,笔者王强通过目前中国医疗器械的大环境分析,未来三年内,50%的医疗器械代理商即九万个医疗器械代理商将淘汰出局!
十多年前医药行业有十万个代理商,经过市场的洗礼,行业政策,医药改革等因素,目前医药行业仅剩一万三千家。医药行业的职能管理部门,业内专家认为一万三千家医药代理商实在太多了。而美国真正的大型医药商业公司只有3家。
内部讨论希望通过政策杠杆,最终让行业洗牌至3000家左右。
医疗器械市场的九大因素
一、
产品同质化:
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研发比例不足1%,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B超,监护仪,DR,真空采血管,注射器等常规产品的注册证达一百张以上,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目前常规产品已经占到90%以上,拼关系,拼价格能支撑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吗?
二、
医用耗材降价:
降价已席卷整个高值耗材,也波及到普通耗材和检验试剂,降价30%已成为常态,浙江第五次医用耗材招标,降价幅度达到72%,中标价持续降低,医疗器械代理商怎样应对?
三、
医院托管:
目前每个省都有医院被托管,尤其是贵州,河南,河南市场二三级医院已经有80%以上被托管,乡镇卫生院已经有50%以上被托管。托管费用更是居高不下,二三级医院高的部分达到40个点,平均都已经达到20个点以上,乡镇卫生院高的部分达到30个点以上,平均已经达到10-15个点以上。针对这种情况,医疗器械代理商怎样应对?
四、
医院压缩供应商数量:
每个省都有医院在压缩供应商数量,沈阳军区总医院的供应商数量由116家减少到了18家,上海东方医院数量由117家减少到5家,针对这种情况,医疗器械代理商怎么生存?
五、
一票制:
2016年3月16日,福建三明对医疗设备采购实行新政,医院只能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中国总代签合同,绝大多数医疗器械代理商失去和医院合作的机会,公司继续办下去,还有意义吗?
六、
两票制:
2016年4月7日,国务院明确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在“两票制”的环境下,只有一级代理商才能生存,未来二,三年医疗器械也会实施“两票制”,众多中小型医疗器械代理商怎样转型?
七、
医用耗材配送商的洗牌:
2016年珠海医用耗材配送商由71家砍到只有3家才有配送资格。2016年7月1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停止部分高值医用耗材配送企业配送资格的通知(药采〔2016〕93号)》(以下简称《通知》)。在《通知》附表中,一共列出了大约830家企业。也就是说,安徽省药采中心一次性就停止了830家左右医用耗材配送企业的配送资格!这些出局的医用耗材配送商如何生存下去?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