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慕容随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志红  ·  我的男友是NPD,但我离不开他 ·  昨天  
陈忻儿童心理  ·  《从心理解孩子》课程简单介绍(2025春季班 ... ·  昨天  
京师心理大学堂  ·  用更广阔的时间观拥抱更幸福的人生 ·  3 天前  
陈忻儿童心理  ·  爱能治愈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慕容随风

南京高层次人才限购松绑,中国城市战争正式开打了吗?

慕容随风  · 简书  ·  · 2018-01-09 22:41

正文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房地产新政的消息可谓是层出不穷,1月3日合肥市国土局给市民的回复中对于限价出现了一定的松动,1月5日兰州市出台新政放松了对非核心城区的限购政策用限售政策加以调节,1月7日南京市政府针对高层次人才限购取消,一时间房地产市场要松绑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今天我们就针对南京市政府高端人才限购取消来分析一下一场正在酝酿之中的城市战争到底该何去何从?

一、来自南京的限购松绑?

1月7日下午,南京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安居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支持人才安居。据介绍,南京将用五年时间,重点引进30名急需紧缺的外国专家、40个海外高端创新团队,挂牌50个支持柔性引才的海外专家工作室。到“十三五”末,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增长到311万人。围绕“聚焦产业、服务企业、支持创业”目标,2017年4月南京出台了《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试行)》,并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的《意见》在《办法》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覆盖范围、增加了安居方式、加大了政策力度。

具体政策是:

1、高层次人才可选择申领不少于300万的购房补贴,申购不低于200平米的共有产权房,免费租赁200平米人才公寓。(针对真正的高水平人才提供住房补贴,以房留人)

2、租房补贴时间延长。对人才安居办法所覆盖范围以外的高校毕业生,拿补贴租房时间由2年延长到3年,人才安居办法认定的企业中新就业高校毕业生,拿补贴租房的时限长达5年。(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实施租房补贴,从而吸引毕业生来到南京)

3、公积金对人才安居的支持力度加大。南京目前的公积金贷款政策购买人个人贷款限额只有30万,而高层次人才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的标准放宽到现有标准的2倍,购买自住住房的贷款额度最高可放宽到限额的4倍。(最高放宽120万公积金贷款额度,低利率吸引人才落户南京)

4、A、B、C三大类人才以及政府重点引进企业中的核心团队成员,新型研发机构中的核心团队成员、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相当于A、B、C类高层次人才的人员购房,在本市无住房,购买首套房的,将不再受户籍限制。(取消户籍限制,从而实现高水平人才轻松购房)

5、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凭毕业证书、技术(技能)型人才凭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办理落户手续后,即可申请享受相应的住房政策。(这一点最为关键,所有高学历人才基本取消户籍限制,限购政策放宽)

认真分析南京这一整套政策,我们可以发现,南京市政府真正抓住了中国当下人才的一个核心需求住房需求,并且将放松限购与人才引进进行结合,对于高端人才放松限购条件,可以说开创了一场中国城市战争的房地产先河。

二、城市战争真的要开打了吗?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虽然国家范围内各个区域都是国家的一部分,但是不同区域的经济却有着明显地竞争关系,在宏观一线城市层面北上广深一直都是激烈竞争,不同省份内部以江苏为例南京与苏州也是激烈竞争,甚至在一个城市的内部纽约的曼哈顿与布鲁克林也存在竞争。这种竞争关系的存在,让区域之间不断谋求发展的核心,推动自我的提升。

回顾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这四十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城市战争的发展历程,有着显而易见的明显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各个城市争政策。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各个城市基本上都是一穷二白,大家的家底其实都差不多,这个时候国家坚定地在南海画了一个圈,从而实现了深圳的崛起,当时谁能成为特区谁就有着明显的经济政策的倾斜,虽然受限于经济实力没有办法给予过多的经济上的援助,但是政策的倾斜就足够支撑那个时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了,所以深圳特区成立了,之后还有了珠海、汕头、厦门、海南这几大经济特区,在上海有了浦东新区等等,这些政策支持着城市快速的发展,依靠政策支持成为了第一阶段城市发展的核心。

第二阶段各个城市争产业。但是政策能够支持的城市毕竟是有限的,在这个情况下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各个城市之间开始了疯狂的产业争夺战,恰逢世界产业转移和东南沿海产业迁移的大潮,招商引资成为了城市的核心发展关键,哪个城市能够引来高竞争力的产业,就能够在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城市战争的佼佼者,这种现象在《人民的名义》里面李达康书记为什么那么在乎外商,那么在意招商引资就能够看到第二阶段城市战争的影子。

第三阶段各个城市争人口。在改革开放的前期,中国处在一个人口红利过剩的状态,在这个状态里,本身企业使用的也都是低端劳动力,所以各个城市都没有把人口当作争夺的关键,但是随着时间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各个东南沿海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人口红利的衰退已经开始变得显而易见了。特别是到了互联网经济的时代,互联网经济所需要的人口不仅仅是低端的劳动力,而是需要一定程度知识技能的高素质人口,举例来说,我们现阶段比较有名的BATJ各个互联网巨头,其人数都不太多,但是就是这些人所创造的经济GDP却是同等人数工人的很多倍,在互联网公司人均利润上百万不是什么难事。所以,再加上各个城市都发现一些三四线城市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负增长,人口突然成为了城市争夺的焦点,尤其是高素质的人口更是重中之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