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家。人称“两脚书橱”,其实是个胖子。人生理想码字,平生所误贪吃。
先说一句,有毒没毒都不要吃野味,我支持保护野生动物,请动物保护人士不要太激动。
当下的事情比教育国人不吃野味更重要些。
2月7日凌晨,华南农业大学发布消息称,发现穿山甲为新冠病毒潜在中间宿主。
早上看到这则消息,实在激动得不行了,难道故事是这样的:
▲华南农业大学发布消息(图/微博)
千年蛇精打算祸祸人类,把中华菊头蝠身上的冠状病毒弄到了无辜的小甲甲身上。
小甲甲无意中把病毒传到了葫芦上,而后就是老爷爷、七个葫芦娃都中招了,从此祸满人间……
这故事,可以拍个动画片,创意费归华南农业大学吧。
“嗨,救灾呢!
别不正经!
”夫人对我耳提面命。
我说:“冤枉,我没不正经,因为正经说,穿山甲当中间宿主,有点不可思议”。
动物保护人士很“接翎子”地补上了正经剧本——蝙蝠原发,穿山甲中间,人倒霉。
正经是正经,也有教育意义,可是讲不通啊!
吃穿山甲确实存在,但是要吃野生原产穿山甲,很难。熟悉动物保护的应该知道,
穿山甲一共八个品种,
我国原生是中华穿山甲,去年已经宣布功能性灭绝。
也就是说,能和中华菊头蝠亲密接触的小甲甲已经很少很少了。
中华穿山甲到底还有多少没有确切数据,官方估算是这样的:到2008年,中华穿山甲的数量约有2.5万至大约5万只;另据《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最近一次发布的信息,该品种穿山甲于过去20年数量大减九成。那么,数量在2500只到5000只。而且,中华穿山甲分布分散,体型小、活动隐秘,也属于神兽级别的少见。
中华菊头蝠和它没什么特别的关系,巧遇的概率不大。
当然,万一事有凑巧呢?
云南菊头蝠活动区域有小甲甲,而且不知怎地碰巧染上了中华菊头蝠的冠状病毒。
然后这头小甲甲还得落入歹人之手,最后在传说中的华南海鲜市场传播出来……。
姑且不说这概率低到什么程度,就是真发生了,也说不圆。
因为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不是机械的搬运工,而是参与病毒演化的重要环节。
▲中华穿山甲(图/图虫创意)
冠状病毒是病毒里的大流派,野外有的是。
但是绝大部分都不感染人,新冠之前,已知仅七种感染人。
其中除SARS和MERS外,也就是感冒级别的病。
病毒变异为感染人体——人家在自然原生宿主身上好好活着,哪能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么轻易的?
换个宿主并不简单。
从蝙蝠到人,环境变化太大,遗传“设计图”要大修的,这个过程很复杂,是一系列的试错、筛选、混合。
这就是中间宿主的“贡献”了。
不同于原生自然宿主和病毒之间和平共处,中间宿主染病后是会发病死亡的,比如SARS是能要果子狸命的。
只是人工饲养的果子狸数量多、密度大,一时半会儿不会团灭,才有机会成为病毒传播的载体和改造基地。
野生小甲甲那点可怜的数量、密度以及独居的习性,先要和中华菊头幅勾搭上,还要染病后没死绝,最后凑巧落入歹人之手……你说不是蛇精故意的,哪儿能啊?
那么,会不会是像SARS的果子狸那样,由于人工饲养环境出问题,被云南的中华菊头蝠污染了呢?
很遗憾,全球各大动物园中也只有少量圈养,真有这技术大量圈养穿山甲,估计可以到科技部领奖。
大概估算,本土小甲甲荣任新冠中间宿主的概率得在万分之一以下。
那么,野味市场的穿山甲哪儿来的?
进口货。
八大穿山甲品种中,非洲的大穿山甲、东南亚的马来亚穿山甲以及部分在中南半岛的中华穿山甲“侨胞”是走私的受害者。
其中大宗走私主要是穿山甲的鳞甲和冻体,野味黑店里的主力就是这个。
显然,这些死透的玩意儿不可能是新冠的中间宿主。
可疑的是活体走私,但是运活的风险大,也比较麻烦,数量比起非洲舶来的要少很多。
每批从几个到上百个不等,规模较小。这就很难解释弄进来后怎么和中华菊头蝠搭上线的。
▲去年年底,温州海关截获走私穿山甲鳞片(图/央视新闻)
野外接触几乎不可能。
走私总是偷偷摸摸、遮遮掩掩,还给小甲甲放风啊?
野味市场“串门”的可能性更低
——很多人看到了网上传播的吃蝙蝠视频,其实中华菊头蝠不入菜,我国也没有吃蝙蝠的传统。
猎奇得去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主要吃当地果蝠品种,体型比中华菊头蝠大很多,很容易辨认。
所以哪个野味黑市、黑店都不会有中华菊头蝠这个小丑怪。小甲甲在野味市场同病相怜的可能性都几乎为零。
小结一下:
本土原生小甲甲在自然条件下成为中间宿主的概率低到万分之一以下;
走私受害者小甲甲成为中间宿主缺少关键环节,不知道怎么计算概率。
实在不解,小甲甲怎么当这个中间宿主的呢?
华南农大发布的消息中没有说明穿山甲样本的来源,或许还有什么神奇的解释也未可知。
但是,要让小甲甲“背锅”,可不是宣布测出体内病毒株与病患毒株序列相似度达99%就够了。
从自然原生宿主到中间宿主再到人类的传播线路要有科学合理的解释。
而且,中间宿主参与病毒演化并非无迹可寻,是会留有痕迹的。新冠疫情举世瞩目,不严谨不行啊!
当然,如果真是小甲甲倒也不错。
教育了人民不吃野味,等于病从口入的咎由自取也定下了。
我正在浮想联翩,没想到,消息更新了:
2月7日11时许,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就疫情研究情况举办成果发布会,沈永义教授在会上表示,
研究表明穿山甲是潜在的中间宿主,但一般而言,中间宿主可能具有多个。
▲华南农业大学就疫情研究成果发布会现场(图/网络)
“潜在”、“中间宿主可能具有多个”闻之莞尔。
我就说嘛。
只有小甲甲不科学嘛,还得有葫芦娃七个、老爷爷一个,才能坐实了蛇蝎二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