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老产业观察
养老产业观察者、思考者、实践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经济新闻  ·  优惠结束,DeepSeek涨价! ·  昨天  
木木说卡  ·  2025年申卡指南! ·  4 天前  
澳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  ·  【供參考】嬰兒奶粉非處方成藥3項專項物價調查 ·  3 天前  
澳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  ·  【供參考】嬰兒奶粉非處方成藥3項專項物價調查 ·  3 天前  
常州日报  ·  -6℃,有严重冰冻!常州开启“速冻模式” ·  3 天前  
常州日报  ·  -6℃,有严重冰冻!常州开启“速冻模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养老产业观察

市场叫好经营难,居家养老现“瓶颈”

养老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18-01-16 17:33

正文


1月15日上午,长沙市天心区东瓜山片区东电小区,居民在新建的小公园内散步。社区提质改造为居家养老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记者  田超  摄


行动不便,可享受上门陪护服务;无暇做饭,可去社区养老机构享受老年人营养餐……老人住在家里,享受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的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这是长沙近两年来大力推行的居家养老模式。然而,记者走访发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社区,满足老年人各种各样服务需求的同时,居家养老实际运营情况却并不理想。


日前,长沙市政府办公厅发布《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决定通过给予建设补贴、设施改造补贴、运营补贴、入住费用补贴等方式,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居家养老的推广为何会出现“市场叫好经营困难”的怪象?政策扶持、财政补贴能否让居家养老健康发展?三湘都市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现状    居家养老成潮流老人往返两小时体验


1月9日上午10时,长沙市先锋街道南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草坪前,一群老人围坐在小桌边悠闲地嗑瓜子晒太阳。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让赵满如既欣慰又忧心。


半年前,赵满如将67岁的母亲何海丽带到南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此老人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半个家。


“白天坐公交车过来,和老伙伴们一起拉家常、切磋棋艺、吃食堂,晚上再坐车回家。”赵满如为母亲在养老中心的丰富生活感到开心,也为每天往返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表示担忧。由于附近的好几个社区只有这样一个居家养老中心。赵满如只好自己开车接送。


像赵满如母亲一样从长沙各处赶来居家养老中心的老人不少。“上午10时以前就来了,聊聊天、打几局麻将,之后再唱唱歌跳跳舞,吃了晚饭再回家。”在长沙枫树山养老服务中心,71岁的胡全森老人说,白天去社区养老中心入托接受照顾、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已经成为当前养老的一种新潮流。


“现在很多老人的晚年生活缺乏关爱和欢笑,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仅满足了老年人对日间照料、健康指导等方面的需求,还能把关爱带给老年人,让我们‘空巢’不‘空心’。”胡全森表示,希望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越来越多。


尴尬    居家养老服务赔钱挣吆喝面临撤退


一边是老年人的一片叫好声,另一边却是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微利甚至赔本的尴尬。


53岁的朱建柱,猛抽了一口手里的香烟。这位曾经“富甲一方”的娄底建筑商人三年前转行,投资近1000万元在长沙开设了几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于资金困难、服务人员不足,目前面临难以支撑的困境。“居家养老这块‘蛋糕’看上去很美,实际运营情况却并不理想。”朱建柱无奈地摇头。


“日托的老年人大多收入较低,中心服务项目定价一直低于其他大型全托养老院,而且很多项目免费。”朱建柱算了一笔账,以每天100个老人为例,两荤两素一汤的午餐售价7元,核算人工、菜钱、水电、房租等固定开支后,每卖出一份要亏1.5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年上涨的房屋租金。朱建柱介绍,在长沙开设一家日间照料中心,每年房租不下10万元,压力很大。


此外,招工难、专业护理人员不足也是一大瓶颈。湖南万众和社区服务管理公司主要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董事长黄跃佳介绍,养老服务收入低,开给服务人员的工资就不高,而且面临的都是照料起来特别麻烦的老人,护工没有愿意留下的:“有的人干一个小时就走。”


一些社区养老机构长期亏本经营,只能选择关门停业,有些撑到现在也开始被迫改行。1月9日,记者在开福区、岳麓区的多个社区发现,一些挂着“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字样的房屋内,放着数张麻将桌,一些老人正在打麻将,休息室和餐厅都已关闭,只剩下棋牌室依旧热闹。


探因    养老扶持政策难落地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何会出现难以为继的现象?


湖南康乐年华养老服务公司董事长袁云犁认为,社区居家养老实际上包括两大块,一是社区服务,二是上门服务,无论是哪一项,开展好服务都需要经费保障。


然而,当前地方政府对于兴建养老产业园区和大型养老机构的热情高,而对于小型化、专业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投入明显不足,一些养老扶持政策也难以落地。


以2015年长沙市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为例,截止到目前,该《意见》中要求社区无偿提供办公服务用房,对建成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按照建筑面积、功能配备等不同标准,由市区两级财政给予建设运营补贴;对符合条件的本市户籍的城区困难老年人实施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300-500元等,扶持措施都还没有真正补助到位。


“一次性补助解决了建设费用,后续运营费用仍然没有保障。”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院长黄岩松表示,企业作为养老市场的另一主体,目前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一些养老企业的资金支持较有保障,有资本引进市场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可快速转化为产品,市场竞争压力使得企业对自身服务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服务质量有保障。但另一些企业没有政府补贴,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目前养老市场尚未成熟,需要企业大量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培育。


建议    政府应给予运营补贴,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参与


“居家养老适合于绝大多数家庭和老人,目前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面不够广,首先要改变设施不够齐全、服务半径过大的现实问题。”长沙市人大代表李青建议,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此外,在加大政府和社会资本投入的同时,政府应该购买服务还要给予运营补贴,建立养老服务的家庭和社区支持体系,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服务设施,让社区居家养老机构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尽管“问题”不少,但是内业一致认为,目前居家养老市场潜力巨大。“不少养老服务中心以会员的方式开展前端后端服务,比如前端的送餐、医疗等服务,后端的旅游、销售老年产品等。”湖南康和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朱建平表示,每个社区有上千名老人,这是一笔等待开发的资源。


新政    多种补贴支持机构发展居家养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