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易蜗牛读书
网易精品阅读,价值阅读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未来三年,正在加速淘汰这5种人 ·  2 天前  
蓝钻故事  ·  2025最燃一幕刷屏 ·  昨天  
新京报书评周刊  ·  陈平原、徐平利:所有的大学都很忙,我们需要重 ... ·  3 天前  
蓝钻故事  ·  被40年前的国产片狠狠征服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易蜗牛读书

这些国产良心剧我刷了好几遍,还去找了原著研究 | 一份好看到飞起的书单

网易蜗牛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4-07 21:07

正文

在《人民的名义》之前,由电视剧带动原著一路狂奔的应该是《大秦帝国》了。蜗牛每日阅读时长榜上,《大秦帝国》(17册)赫然在列。《人民的名义》这些天更是火爆到飞起。不过要说国产剧中的精品,小编十分认同知乎大V吴易的观点,那是有级别的, 第一种是殿堂级别 ,“如《我爱我家》、老版《三国演义》、《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等等,彻底空前绝后,几年也就那么一部的级别。”


1994版《三国演义》剧照


第二种,标杆级别,这种大多是类型剧,未必空前绝后,意义在于树立标杆。 如《亮剑》,力透纸背的剧本,几乎所有主要演员都和角色没有距离,这是军旅题材很难攀登的高峰。再如《黎明之前》,剧本之精巧严密,基本上是所有国产谍战剧都要仰望的界碑。(这里不说《潜伏》,这部剧在我心中处于殿堂和标杆级别的交界地带)


《亮剑》剧照


第三种,case study级别。 这种就相对多一些,既然要做个案分析嘛,未必要是完美无缺的神作,但是一定是要有特色可以供分析的。能以这种角色被收入史册的基本就两类,有关键瑕疵的好剧与影响力很大的烂剧。

今天就要安利几部这几种级别下的国产良心剧, 出现原著封面的,蜗牛上都能看,周末走起吧!


1

《我爱我家》

葛优躺的出处,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束焕:《我爱我家》是观众眼中的经典,也是学习喜剧创作的优秀教科书。在美国,《我爱露西》《星际迷航》已经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载入流行文化史;在中国,《我爱我家》绝对有这样的资格。郑猛做这件事,善莫大焉,这本书不光是纪念一部优秀作品的诞生,也是纪念辉煌的九十年代,和我们逝去的青春。




2

《大明王朝1566》

一部可以秒杀《纸牌屋》的权谋大戏

知乎网友@如此而已 :《纸牌屋》你可以看作《厚黑学》,《大明王朝1566》就相当于《道德经》。 从出场人物属性来看 :很明显《纸牌屋》是木下总统一个人孤军奋战过五关斩六将,事情出现基本是他一个人摆平,连小弟道格都差点被自己喜欢的小瑞秋砸死……《大明》里面有中央和地方,司礼监与内阁,内阁中不同派系,司礼监不同派系,皇帝与内阁,皇帝与裕王,还有到处插一脚的海青天等各种联系与矛盾……不同人物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随便一个人物拿出来那都是可以研究的。



从斗争手段看: 《大明》里说到底权谋只是手段罢了,而真正的关键在于这些人不断变化的位置(围绕嘉靖本人的需要)和当时的大环境(嘉靖逝世,裕王登基)最后引出嘉靖自己的治国之道。徐阶高拱无论怎么上折子耍手段严党还是稳若泰山,最后倒台还不是因为嘉靖的气愤和一道手谕?杨金水无论怎样装疯卖傻瞒天过海,吕芳还不是觉得他naive?吕芳如何协调严党清流还是抵不过“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的历史事实?陈洪无论怎样飞扬跋扈,嘉靖还不是说出:“将来杀此人者必冯保”的真相?“我之后,君复殇”,沈一石死了,高翰文最后大概也会步他后尘吧!


《大明》为我们展现的传统中国的“国”与“家”,“官”与“商”,“清流”与“浊流”,中央的决策到地方的施行,政治斗争中最终极的平衡这些事儿远远超出了在政治斗争中使用的小手段。你放在大明朝还是大清国,那些人都没死,那些事儿还在上演。


《纸牌屋》就好像个人命运的奋斗,而《大明王朝1566》更多地给我们展现出了历史的进程。


3

《士兵突击》

一部完全没有loveline

却看到停不下来的励志大戏


许三多是“阿甘”似的人物,凭着坚不可摧的意志力和憨傻劲,从一名普通人成长为真正的军人。许三多、成才、伍六一、史班长、钢七连……不抛弃、不放弃,简直码字都能起鸡皮疙瘩。



那会大学上公共课,竟然看到一名韩国留学生都在看《士兵突击》原著,是原著,中文版。王宝强、张译、段奕宏、陈思成,那也是飙戏飙到停不下来。


4

《北平无战事》

近年国产剧的巅峰之作


知乎大V@吴易 :《北平无战事》是一部能写入史册的中国电视剧,不过是以第三种身份(case study级别)。作为电视剧,它有严重的缺陷,同时也蕴含了某种超越的成分。表演方面,基本达到了近年国产剧的巅峰,配角尤其出彩。王庆祥、祖峰、程煜、王劲松,包括焦晃,这些配角基本都和角色完美融合,比较失败的有董勇和高鑫,前者对曾可达的性格角色把握比较模糊,导致整个人物立得很不稳,后者沦为传声筒,辜负了几场很好的戏,我觉得这不是刘和平老师的原意。



剧本方面,拖沓是事实,但是拿谍战剧的要求不太公平。这部剧有个很精灵的地方:前几集情节紧凑,扣人心弦,人物关系复杂,让人有谍战大片的感觉,看下来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整个剧显得太长,所以也有点疲沓与虎头蛇尾,很多人的不满也在于此。


5

《伪装者》

山影出品,必属精品

知乎网友@长岛的雪 说《伪装者》,就必须提一下其制作公司山影,在《伪装者》之前,山影已经产出了多部优秀电视剧作品如《生死线》《战长沙》《北平无战事》,可以说山影是国产电视剧行业的标杆,所谓“山影出品,必属精品”,尤其在现在这个劣质抗日战争剧、抗日神剧被广为诟病的大环境下更显其珍贵和专业,外加上胡歌、靳东、刘敏涛三位主演下到学生白领上到家庭妇女的号召力,《伪装者》的受众群体的广泛与制作水平不言而喻。



在《伪装者》之前,我所能想到的制作精良的间谍剧也就属孙红雷、姚晨主演的《潜伏》了,与《潜伏》相比,《伪装者》的支线人物更加丰富,《潜伏》主要讲的是余则成与翠平两人的潜伏,(其他人的潜伏戏份太少),相对单一,《潜伏》时间久远,说错了不要拍我……而《伪装者》中我大概算了算一共十三位伪装者,人物关系纷繁复杂,使人物与人物之间联系紧密。


6

《潜伏》

一部过程令人胆战心惊

结局伤到窒息的谍战剧

知乎网友@韩道友 男女一号自不用说,剧中的配角提任何一个出来也能让人立马勾勒出鲜活的记忆。譬如结巴谢若林,金钱至上入木三分。他这种人并不讨厌,他有自己的主义,生存之路甚至映射出深奥的哲学光辉、命都不要我靠简直是牛逼。可惜生意场上的专业人士遇到了斗争政治上的无义流氓,不知道给自己做后路的他最终被挖坑埋了,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坑爹”吧……还有糙汉子马奎、精神病陆桥山、就义的廖三民甚至那个龙二,每次出场都是在将自身角色深入刻画,少有拖沓无用之笔墨,这在国产剧中非常难得。还有想说一下李涯这个悲剧角色。潜伏延安力拒洗脑,复归军统一心图强。剧里被余则成打之后他在办公室哭了,害怕不至于,他应该是想到了内耗的无休对于党国之悲哀,所以之后一度想要回录音机停止对于的监察。不过终究还是心气太高非想要挖出内部共党,却又不知隐忍难逃败落。他是一个投错了山头的人材,只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让人不禁想到个人命运之上,更有历史潮流....还有吴敬中精神状态的转变,可以想象这种转变在当时绝不仅仅限于其一人如此,这样的编排令后期剧中弥漫的大历史气息跃然纸上,发人深省。 当属目前为止看到的国产之最。

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