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人说的好,人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职场就是江湖,为了利益前途,一样可以斗得血雨腥风,特别是那些能人,因为确实有实力,往往就忽略了人情世故,抢了老板风头,可就不妙了。
今天,作为一个混迹职场多年的有才之人,就以史为证,给大家分享一下防止功高盖主的独门秘籍。
一、 认清形势,端正态度——萧何
突然想起来萧何老哥可是职场站队方面的行家啊。这么说绝对不是鼓励大家站队,而是告诉你,身在职场,能人也需要学会自保。就算你是开朝元老,就算你屡获奇功,也永远不能忘记你是在给老板打工。
萧爷就是个好例子。当年刘邦坐稳了王位,就怕当年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反他,不反他也得反他儿子,最让他不放心的就是韩信,刘邦是想杀又不忍杀。这时候,要说狠毒,还得是女人。
吕后看出了刘邦的心思,心想,你不杀,老娘动手。杀韩信,夷三族,还是先斩后奏,这事就是萧何帮着给办的,本来他也不愿意,但是当时刘邦年迈,脑子已然不清不楚了,吕后掌权,萧何不得不屈服于吕后的淫威之下。
你可以说萧何胆小出卖兄弟,但是从大局着眼,萧何也没有错。韩信“国士无双”,锋芒毕露,刘邦一死,面对孤儿寡妇,谁能担保他将来不反?他一反,不是又天下大乱?
当臣子的再怎么有能耐,天下也还是姓刘。萧何就是认清了自己打工者的身份,一切从大局出发,才幸运地逃过了一截。大家要是想学这招,看看电影,没准能茅塞顿开。
二、 见好就收,再谋出路——范蠡
此君为儒商鼻祖,号称“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在打工界可谓是全能型人才。司马迁都不得不承认他三次跨界跳槽,都成功了。多亏了范蠡,越往勾践才能成功灭吴,一雪会稽之耻。
越王政权巩固后,范蠡决心隐退,他还劝好友文种一同隐退,说出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句千古名言,可惜文种不相信越王会杀他,结果文种当了丞相不久,越王给他送去了当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杀时用的那把剑,文种无奈之下,只好举剑自杀了。而隐退的范蠡,则隐姓埋名,搞起了经济,成为富甲一方的陶朱公,后世称其为“商圣”。
在职场也是一样,该激流勇退的时候就要懂得抽身,明明已经看到老板眼中的杀机了,干嘛还非跟那儿死磕呢?不如转个身,找到更适合你的位置。
三、 修身养性,行事低调——李沁
李沁,唐陕西人,官至宰相,历经四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也就是说唐朝的倒霉日子他差不多都赶上了。
这个人很有才学,好读书,诗中说“邺侯家多书,架插三万轴”,这个邺侯说的就是李沁。
他很有治国才能,安史之乱后,正是李沁正确预测了当时的形式,平定了叛军,巩固了肃宗的皇位。经济上,他开山挖路,以便饷漕,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减少了百姓的税负。
这样的人功高盖主,同时唐末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一般人不是自己杀主篡位,就是被佞臣害死了,可人家李沁想得开,你看我不顺眼,我就走,风头过了请我回来,我就再回来,对功名利禄从来不争不抢。
在家里翻翻书,做做诗,小日子过得也美滋滋的。最后在宰相的位置上得以善终。所以说职场也好,生活中也好,做人不要太强求,只要有本事,是你的终归还是你的。
四、 心狠手辣,亲自上位——赵匡胤
既然已经功高盖主了,既然boss已经看你不顺眼了,为防卸磨杀驴,不如放手一搏,自己当boss。后周内忧外患,皇帝年幼无知,赵匡胤一代将才,文治武功,哪能容忍自己伺候个没断奶的孩子。
没有当年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哪来北宋文治盛世。话说回来,赵匡胤自己已经很有才了,当了皇帝,还亲自导演了杯酒释兵权,典型的过河拆桥,如果当年他没反,不知下场如何。
要是你确定自己有才干,也有雄心,不如踹了boss自己当头,自然不用担心自己的才干伤了老板或上司的自尊。不过,自己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