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家-腾讯新闻
精选大家文章,畅享阅读时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NE文艺生活  ·  当老年人闯进了擦边赛道 ·  5 天前  
青年文摘  ·  他人菜瘾大,却上了课本 ·  5 天前  
冯唐  ·  过度追求完美,是病,得治! ·  1 周前  
Kindle电子书库  ·  颠覆认知!这本书无脑推荐每个人 ·  1 周前  
洞见  ·  表达力差的人,建议你去做这6件事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家-腾讯新闻

叶克飞:解决停车难,光靠老百姓的共享思维可不够

大家-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5-14 17:19

正文


文 | 叶克飞


说起网络化生活,中国人可算是走在了世界前列,无论是使用领域的广度,还是便捷性,都足以令我辈甘之如饴。不过话说回来,网络化生活固然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天翻地覆,但另一方面,国人对便捷性如此看重和依赖,也侧面说明了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较大,很难像节奏缓慢的欧洲人那般生活。


但平心而论,在当下中国,从容生活本就是个伪命题。便捷的网络化生活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起码能让根本无法从容的你省下一点时间。


前几天看新闻,杭州新绿园小区的业主们就利用网络化生活,给自己省了找车位的时间。据载,该小区只有503个车位,业主的车辆却超过1000辆,虽然每个车位的价格超过50万元,却还是“一位难求”。为解决停车难,该小区业主自己开发了“共享车位”微信公众号:有车位的业主注册后,可以将暂时空置的车位租给急需的业主,租用费2元/小时。经过一个多月运行,现在已经有105个车位参与共享,租用1050多次。


对这样的新闻,我们当然喜闻乐见。它是网络化生活无比便捷的佐证,也体现了小区车主们的较高素质,并诠释了“共享”概念。


只是,停车难的问题并不能仅仅依靠车主们的高素质和共享思维解决,他们也解决不了。车子数量早已远远超过城市规划的车位数量,而且二者之间的数字差一直在增大,所造成的问题已相当严重。但这些问题并非无法解决,毕竟,比中国情况更为严重的德国,就基本解决了停车难问题。


在这里要先纠正一个误区:每次提到德国乃至欧洲交通顺畅,都会有人跳出来说那是因为人家车少人少,中国车多人多,不具备可比性。


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以德国为例,其面积仅3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8200万,人口密度为234人/ 平方公里,这一数据其实远大于中国的135人/平方公里。当然,中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达到400人/平方公里。但是,若拿人口密度与德国数据差不多的中国中部地区(如湖南、湖北、安徽和河南等省份)作比较,与德国在交通上的巨大差距也显而易见。


而且,德国不但人口密度大,私家车拥有率也超高,一个家庭有两辆车是标配,三辆以上也不出奇,每千人拥有汽车数量达到700辆。至于中国,2015年的数据是每千人110辆。根据这个比例,你还能说德国车少吗?


更何况,德国乃至欧洲城市所面对的城市状况比大拆大建的中国城市更为严重。因为对老建筑的刻意保护,不追求高楼大厦,欧洲城市基本保持着历史风貌,虽然宛若童话,但城市内街道普遍狭窄,道路两旁若是停满车,连会车都困难。


那么,德国人是怎么解决停车问题的?



在德国怎么停车


德国解决停车问题,主要靠合理规划。不过也正因此,德国的路边停车位比较复杂,有些是限时段收费,有些是限时段免费,有些是限时段可以停车,还有些是住宅专用停车位。另外,路边车位周末免费,但专用车位不在此列。


如此复杂,别说我这种异国游客,就算是本地人也未必能搞得清清楚楚。在德国这种非英语国家,当然更麻烦一些,毕竟看不懂,有时只能靠猜。好在德国人普遍严谨又热心,既容得你犯错,又会很友善地给你讲解。


有一次我在德南城市雷根斯堡的一个小停车场停车,停好了正准备走,一个大叔乐呵呵跑来,告诉我这个位置不能停,我顺着他的手指一看,才发现车位前有个牌子,刚好被树荫遮住一半,所以未曾留意——这是一个工程车车位。大叔很是热心,还告诉我他正准备开车走,让我停他的位置。这类停车场和路边停车位,有时也会有免费时段,比如仅工作日的早上8点到晚上8点收费,每晚8点到次日早8点以及周末都可免费。这跟停车区域的繁忙程度有关,如果是车流量极大的路段,很可能没有免费时段,甚至还有停车时间限制,如果是比较冷清的路段,甚至还可全天免费随意停放。


还有一次,我前往德西城市美因茨,入城后经过几个街区,清一色三层左右的洋房住宅,颜色、外观各异,门前有花园,人行道外有停车位,再以花坛与马路相隔。行道树十分茂密,落叶纷纷,十分漂亮。看了看导航,此处距离目的地仅数百米,便打算在这里停车。谁知刚刚停好车,对面楼里便跑出一位阿姨,指指点点说了一大通,原来这条街上的车位都是住宅专用。然后她向我指路,告诉我向河边开,会有几个大型的地下停车场。


后来我才搞明白,如果路边停车位附近的指示牌写着“Bewohner mit Parkausweis”或者“Bewohner Frei”,就意味着此处仅限该区域内的居民停车。据说,德国社区居民只要有车有驾驶证,就可以申请停车证,停车证数量按实际拥有车辆发放。一辆车每年的停车费都是象征性收取,不过几欧元。如果你所住社区不幸车多车位少,政府就有可能把你撵到附近的商用停车场,比如商场地下车库之类,但你不用担心这些地方相对较高的停车费,因为政府会帮你掏钱。


对于游客来说,路边停车还有预估时间的问题。路边停车位都需要先在咪表处交费,一般以小时或半小时为单位,自己预估停车时间,然后交钱,将小票放在挡风玻璃处即可。


只是,有时只是路过某个城市,或者吃顿饭就走,或者只是在市中心随意逛逛,或者只是为了去看看一座教堂,将时间预估太多当然是浪费,但预估太少就有超时吃罚单的危险,毕竟时间不受自己控制,比如吃饭时餐厅上菜太慢,事先并不知道所去景点需要漫长的全程导览等,都是不可控因素。也有一些时候,原本只是打算路过一瞥的小城,以为停上两个小时就已足够,谁知惊喜连连,来了就不想走,决定消磨一天,这种情况下就得屁颠屁颠地跑回停车处再交钱打票,延长停车时间。至于眼看停车时间已到,大步流星甚至一路小跑地赶向停车位,引来慢悠悠的欧洲人侧目,我也试过不少次。


露天停车场的情况也一样,都是要在咪表处先预估时间交费,但停车场毕竟大,比路边更容易找到停车位。


其实更好的选择是大型的地下车库和停车楼。入场时先取卡或取票,出场前在自动缴费机处刷卡刷票,按照提示的交费数目塞入纸币和硬币即可。既然是停多久花多少钱,自然不存在预估时间的问题。所以我总会优先选择这样的停车场,只是花费会稍高一点。


德国停车场没有神话


这两年,网上经常流传一个帖子,标题不一,大概意思是“德国人逆天了,看看他们的停车场”。帖子内容是一个筒状高楼式立体停车场,车位全部悬空,极具科幻感,用两个机械吊臂将车子吊上空中车位。很多人为之惊叹,感叹德国人逆天的同时,也痛陈自己所在城市的落后。


但这显然是误会——德国的停车场跟中国的差不多,也是路边、露天停车场、地下车库和停车楼这几样。帖子里那个立体停车场也不是民用停车场,而是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总部仓库,只是用于存放新车,而且车子都已被预定,最多两周就会发货。不然的话,凭那两个吊臂一上一下,一天能停多少辆车?



不过,德国确实是最早开发立体停车场,也最早将之用于使用的国家,毕竟立体停车场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在德国仅次于法兰克福和慕尼黑的第三大空港——杜塞尔多夫机场,可以看到机器人停车系统。只要司机将车子放在入口指定区域,停车机器人就会将车子停好。它主要是通过系统检测车辆长度,然后通过叉架将车子抬起,放在它所认为的最合适地方,全部过程自动完成,无需人力。


如果想取车走人,则可以通过手机APP确认车辆状况和取车时间,机器人会自发动将车子移动到出口附近,方便车主快速取车回家。


如此一来,人们就省去了一层一层找车位的时间,要知道,在车辆极多的德国,在多层停车场里出出入入上上下下找车位可不是简单的事,花时间不说,路也窄。


但这种机器人停车场眼下当然无法普及,毕竟价格摆在那里,一小时4—5欧元的价格虽然也不能说贵到离谱,但比起普通停车场毕竟已经翻倍。尤其是对于我等并非出入杜塞尔多夫空港的过境游客来说,最多只会专程前往观摩一下。


另一种电子化倒是常备,那就是智能停车疏导系统。其实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还有珠三角、长三角的一些富庶小城,市区里也已安装不少类似系统,虽远未普及,但中心城区或繁忙地带已逐渐铺设。系统将通过电脑控制周边停车场,通过感应仪器观测汽车进出情况,在街边的指示牌上显示剩余停车位数量,供车主参考。德国乃至欧洲其他发达国家,这一系统的普及率已经极高,覆盖各个街区。


德国停车费其实是欧洲良心


闲暇时也会看看别人写的游记或攻略,常见有人吐槽德国停车贵,比如“停了两个小时就收了我7欧元”,“一个小时居然2欧”之类。其实跟花0.5欧元上厕所一样,很多人嫌停车贵,是以中国的人均收入作为参照,但停车主体毕竟不是我等自驾游客,而是当地人,以德国人每月平均三千多欧元的收入来衡量,停车费并不贵,何况前文已经提过,德国人平时主要使用的还是住宅专用停车位,更是便宜,甚至是政府帮忙给钱。


更重要的是,放眼欧洲发达国家,德国的停车费简直是业内良心,大城市的路边停车位、露天停车场,大多是1—2欧元一个小时,小城市普遍在1欧元/小时,大城市大商场的地下车库每小时在2欧元左右,小城市则是1—2欧元之间。大商场地下车库全日停会有封顶价,一般在20欧元上下。如果是专门的地下停车场或者停车楼,价钱会比商场低一些,我见过最贵的也不到20欧元。当然,也有一些城市相对比较贵,停车费可能会达到3欧元/小时。



如果你嫌这个价格太高,那请你看看隔壁荷兰的数据:在阿姆斯特丹停车,路边车位基本上4—5欧元/小时,而且基本不可能找到空车位,所以大商场的地下车库是最佳选择,但停车出来要走很远不说,停车费也很吓人,如果选择过夜的全日停,市中心随时可达50欧元。与之相邻的比利时便宜些,但也比德国贵上几成。当然,荷兰停车贵是有意而为之,一方面是为了环保,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市内拥堵。阿姆斯特丹市郊还建了八座大型停车楼,收费低廉,单日在十几欧元左右,并且跟电车系统接驳,完全可以选择在这些停车楼停好车,然后再转乘电车进入市内。


其实德国也有这样的停车场,也就是所谓的“T+R”,它们都在城市外围公共交通站点周边,方便人们可以停车后直接搭乘公共交通。价格方面非常低廉,最贵的为2欧元/小时,便宜的0.5欧元/小时,甚至免费,慕尼黑便是免费,但不能过夜。


另外,在小城镇里常常可以找到免费停车位甚至停车场,毕竟地方大人又少,随便一块空地都可以被当地人当成停车场使用。


不管怎么说,在欧洲发达国家之中,德国停车是最便宜的,而且停车场多,停车最易。


【作者简介】 

叶克飞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专栏作家。


【精华推荐】

奥斯维辛没有幸存者,那个记录者30年前走了

黄易,被低估的殿堂级武侠作家

捷克人心目中超过卡夫卡和昆德拉的国宝作家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