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知圈
解局还需圈中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作业熔断背后的不敢与不愿丨睡前聊一会儿 ·  昨天  
CHINADAILY  ·  Life丨New era for ... ·  昨天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八面来风】米莱:那都是他的包装 ·  2 天前  
CHINADAILY  ·  太好了,是China ... ·  4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陪咱爸妈追个星? 丨 睡前聊一会儿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知圈

中南海游泳池旁,他领到一项重要任务

政知圈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7-27 21:25

正文

撰文 | 张伟

7月27日,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参加了一次特别的图书出版座谈会。

出席的不仅有全国政协、中联部、中国文联、中国记协、军事科学院的有关领导和专家,还有毛泽东之女李敏、刘少奇之女刘爱琴、周恩来侄女周秉德、叶剑英之女叶向真、习仲勋之子习远平、宋任穷之子宋克荒、罗瑞卿之子罗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代亲属。

能引起这样一场高规格座谈会的图书,是《耿飚回忆录》。

耿飚一生的经历非常丰富。从军旅生涯到外交工作,从中联部到中央军委,从副总理到国防部长,他在不同领域、不同时期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耿飚回忆录》这次再版,采用了创新的形式,是第一部老一辈革命家著作视频书。

同类图书中的形式创新

罗瑞卿之子罗箭在现场讲的一段话让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印象深刻,“我们这代人父母在世的时候很少和我们讲他们的经历和故事,退休之后有时间了,看了很多资料和书,特别是叔叔伯伯们的回忆录,对他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我们的父母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右一为罗箭

说到这次《耿飚回忆录》再版,本书的责任编辑之一张振明告诉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回忆录在文字方面没有改动,但是增加了近200幅耿飚的家藏照片,有些是首次发表。

耿飚酷爱摄影,红军时期就拥有一台老式相机,自己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并在许多照片上亲手题写了标题。这次增加的照片中也有他拍摄的照片。

之所以称为视频书,是因为此次再版还通过二维码插配了30多个短视频,内容主要是从五集文献纪录片《耿飚将军》中剪辑而成。政知君注意到,扫码之后手机上就会出现相关历史时期的视频,点击可以观看,使得书既可看,又可视可听。

张振明透露,这两年做过政府工作报告的视频书,效果不错。那是属于政治文件类的图书,而革命历史题材类的视频书还没有过,这次也是做了一个尝试,使得图书在形式上更直观,信息量更大。之后,人民出版社还会陆续推出一批视频图书。

在怀仁堂“以小见大”

1950年,脱下军装的耿飚成为新中国首批驻外大使。军人搞外交,肯定有一个训练适应的过程。《耿飚回忆录》透露,为了便于他们适应和熟悉外国的生活习惯,周总理指示外交部办公厅找一个合适的饭店,让这批驻外大使连同家眷都搬进去住,最后确定了前门大栅栏的新华饭店。周总理还要外交部办公厅请来一位老师,教大使夫人们外交礼仪。这位老师叫胡济邦,曾在二战时当过驻苏联记者,又在原国民党政府驻苏使馆担任过三秘,解放后回国参加外交部筹建。

“记得有一次,我们这些大使和夫人们,在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阎宝航和胡济邦的率领下,全体人马开到北京饭店举行彩排。彩排的主要内容是吃西餐,包括怎样安排主人和客人的座位,怎样执刀弄叉,怎样切肉喝汤,怎样铺餐巾,怎样抹黄油等等,每个人都全过程地演练一遍,直到阎宝航和胡济邦点头满意为止。”《耿飚回忆录》中写道。

书中还披露,由于要学习呈递国书的程序和礼节,在东欧国家驻华大使向毛主席呈递国书的时候,十位驻外大使被安排现场观摩学习。

当他们走进怀仁堂时,发现接见大厅已经布置妥当,没有他们的位置,不知道在哪里观摩,工作人员把他们分别引进大厅旁边的几间小屋里。小屋和大厅只隔着一排窗户,窗格上糊着洁白的窗纸。

“喔,这是休息室。”耿飚说,“是不是等会儿举行仪式时要站着观看,所以先让我们在休息室里坐一会儿?”

“不,”工作人员笑着回答,“你们几位就在这里观看。”

从右至左,毛泽东之女李敏、刘少奇之女刘爱琴、周恩来侄女周秉德

大家感到非常意外,觉得看不清楚。过了一会儿,周总理来了,忽然,他注意到窗户纸上有一个桂圆大小的窟窿,就问是怎么回事,有人答道想看得清楚些。周总理点点头,觉得这样也有道理,但每人都捅这么大的窟窿,十个窟窿一排,容易被发现,会失礼。他考虑了一会儿,忽然从桌上拿起一支削好的铅笔:“有了!我看不如用铅笔尖戳个小洞,这样既可以看,又无伤大雅。”

有人说,“洞太小了,恐怕看不仔细。”

“小中见大嘛,”周总理一面用铅笔尖在窗户纸上戳孔示范,一面意味深长地说,“你们要善于‘小中见大’。”

“能不能把这扇西门推开?”

开启外交生涯的耿飚在担任驻瑞典大使的六年之后,调任驻巴基斯坦大使。

就任驻巴基斯坦大使后不到半年,耿飚便因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而回国。一天早晨,毛主席叫人给他打电话,要他马上去。根据耿飚的印象,毛主席经常是深夜批阅文件,凌晨睡觉直至中午,故而要到下午才能接待来访者。这次却是早晨,耿飚赶到中南海内游泳池旁时,毛主席已经在池内游了好几圈,正从游泳池上来,披上一件泳袍,招呼耿飚共进早餐。

毛主席一面给耿飚夹菜,一面询问关于北欧和巴基斯坦的情况,然后又谈到国内情况。耿飚讲到美国等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时。毛主席说“对了!”毛主席放下筷子,神情庄重地说:“今天我找你来,就是要谈这个问题。我们进行经济建设,主要靠自力更生,但是也要争取外援,也要和别国有经济贸易往来。因此,我们要想办法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在这方面,你这个驻巴基斯坦大使要起作用啊!”

毛主席解释说:“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联结西亚和东南亚,因此,帝国主义把它作为对我国实行军事包围的重要环节,而中巴友好则有助于打破这个反华军事包围圈。”

“另一方面,”毛主席继续说,“巴基斯坦处在我国和西亚、欧洲、非洲之间,因此,它是我国从西面通向世界的大门。打开这扇西门,无疑有助于挫败帝国主义对我们的经济封锁。现在,我们对外单靠南门还不行,应该打开西面的大门。”

耿飚知道毛主席所说的南门是指香港。现在帝国主义封锁,只有香港这个南门还不够,的确应该打开巴基斯坦这个西门,建立一条通向世界的国际通道。

“你看能不能把这扇西门推开?”毛主席问耿飚。

耿飚说:“主席的指示是重要的战略决策,我们一定努力贯彻,相信能够推开这扇西门。”

周总理想出“打绿旗”

上世纪70年代初,耿飚调任中联部部长,需要把家搬到中联部。据中联部原副部长马文普在座谈会现场回忆,他当时参与了帮助耿飚搬家,两部敞蓬卡车开到耿飚的家把他的全部家当搬走。东西放完之后,人还可以站在车里,这样一位老革命,几十年来他的全部家当,两辆不大的敞篷卡车就能装下。

与会嘉宾合照

这本《耿飚回忆录》中,也提到了1962年冬,解放军边防部队被迫进行了一场历时一个月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为了从外交和军事相联系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周总理亲自指导处理这个事件。当时罗瑞卿任总参谋长,周总理经常把他找去了解情况,研究工作。罗总长向周总理建议,要耿飚也参加研究,因为耿飚既是副外长,又熟悉军事。

于是,每天晚上,耿飚和罗瑞卿、童小鹏(总理办公室主任)等人都到周总理那里,一起商量、研究。有时情况紧急,白天也去研究。每次作出决定后,有关军事方面的,由罗总长回总参去贯彻、实施。关于外交方面的,由耿飚回外交部去布置、执行。凡有重要情况和重大决定,周总理都亲自去向毛主席汇报、请示。因此,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也是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进行的。

停战后,我国政府命令边防部队将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和其他军用物资交还印度,尔后又分批释放了3000多名全部被俘人员。

在交还缴获物资前,周总理还特别指示,要把缴获的武器、车辆等擦洗干净,通知印军来领回。这种把缴获物资全部无条件交还敌方并为其擦洗干净的做法,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都不曾有过。那么,印军派人来领取时,让他们打着什么旗帜呢?周总理的指示出人意料,他说:让印军“打着绿旗”前来领回。

按照国际惯例,败方应该打出白旗;但是打白旗意味着投降,而我军进行自卫反击战的目的是把入侵印军赶出去,进而促使印方坐到谈判桌上来和平解决边界问题,并不是要印军向我们投降,所以不宜让印军打着白旗。当然,也不能让印军打着军旗前来。

而打绿旗意味着和平,因此要印军打绿旗前来领取,一方面表明我国的和平诚意;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军不把印军当作败方,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以便有利于解决争端,并为两国解决边界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校对 | 李喆


推荐文章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八面来风】米莱:那都是他的包装
2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陪咱爸妈追个星? 丨 睡前聊一会儿
5 天前
科技每日推送  ·  200%能让iPhone更顺畅的方法!!
7 年前
腾讯新国风  ·  "梦笔生花"生出的是什么花?
7 年前
不贱不散  ·  三个木桶,你会是哪个?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