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书单来了  ·  现在手机的防沉迷系统做的真不行! ·  昨天  
十点读书  ·  千万别和陕西人吃饭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留下还是离开,这不是一个问题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4-06 08:53

正文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的这首诗,在这个春天的早晨读来,让人沉醉也让人伤感。对于现在生活的地方,离开还是留下,总是不间断地挑逗大家脆弱的神经。雾霾、交通、房价、教育......当我们被巨大的城市围困,我们想逃到小城;欲望、野心、抱负、机会.......当我们被内心的不满足诱惑,我们又想离家闯荡。


两种心思,永远在来回拉扯。关于离开还是留下,我们已经说了太多——却忘了,这本不是个问题。我们今天请来书评君的老朋友、前任主编涂涂,跟大家聊聊他对这个选择的看法。读罢文章,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个清晨,在冰岛美得令人窒息的群山湖海之间,想念起故乡小城里尘土飞扬的大街。重要的从来不是离开,而是留下,留在这个广袤星球的一角,认真地生活。



撰文  |  涂涂

(前媒体人、现为独立出版人)


离开

卖房、辞职,搬家去大理


2016年春夏之交,我卖掉了北京的房子,辞掉了主编的工作,搬家去了大理——很多朋友问我,这么重大的决定,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看着我偶尔发在朋友圈的蓝天白云,在表示羡慕嫉妒恨的同时,连抽出一个星期到大理来看一眼星空的时间都没有。


但其实,这真的不是一个多么重大的决定,不过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而已,而生活,还是生活。对我来说,真正重大的,是生活本身,至于生活在何处,说到底,都一样。甚至,我对很多朋友说,我太爱北京这座城市了,搬家到大理,也是因为这里简直就像是北京的一个区——反倒是在北京,有时候不那么容易找到北京的感觉了。


春日雨后的大理古城


我们是在到大理的第二天决定定居下来的,那是我们一家人第一次去大理。那天,我们去了一所私立学校,跟校长喝茶聊天,听他讲他关于教育的各种梦想和实践。他讲到了正在中国慢慢兴起的华德福教育体系。但这位校长说,他厌倦了华德福,他想做的,更像是瑞吉欧,一种关于生成式教育的实验,然后,他邀请我去他们学校的期末考试当一个助理监考官。那次期末考试,对我来说,简直像是一次洗礼。


考试那天下着微雨,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同学们一起,他们需要快速做完一张简单的本年级期末试卷,然后赶紧出发。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十个小时、十三公里的徒步路程,他们的任务是一路徒步走到山顶,在山顶的草原上扎营。期间,孩子们需要创作一首诗,用一把尺子量出两个考试点之间的距离,计算一座石碑上到底有多少个字,收集十几种不同的植物叶子,然后,把叶子画下来。登顶之后,他们还需要自己支帐篷,自己做一顿晚餐。这期间的每一项任务,如果不能完成,就要被罚半个小时不能出发,是的,这场期末考试有排名系统,以支好帐篷的时间顺序来排名。


《孩子的宇宙》

作者:  河合隼雄 

译者:  王俊

版本: 东方出版中心 2010年1月


这场持续一整天的考试(最晚的一个孩子,是晚上十点半登顶的,所有孩子一起站在终点迎接和拥抱她,那一刻,她放声大哭),把日常知识课程,体育,诗歌,数学,艺术,自然,几乎所有可以想到的内容都兼顾到了,最重要的,是既考验又锻炼了孩子们的勇气,意志和友情,而且激发了孩子们无尽的创造力。


这场期末考试让我心服口服,我不知道那位校长和他的团队,为了寻找这条考试线路,为了设计这个考试过程,花费了多少心力,但我知道,他们怀抱着巨大的热情,在认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和我很多年前,从外省赶到北京,和一大群人一起进入《新京报》,参与创造一段历史,也真心相信自己正在参与创造一段历史的感觉,何其相似。


寻找

大理和北京一样,

需要的不是逃离,而是认真生活


后来我们搬家来了大理,但我的孩子,却并没有进入这家我逢人便说的学校——大理还有其他的学校,做着不同的教育实验,它们可能完全不同,却各有各的好处。是的,这是大理给我的第二个重要印象:在热情和认真之外,它还宽容而开放。它可以接受各种各样不同的价值观,可以给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提供生活与心灵的支撑。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离我们家不到十公里的一个小村庄里面,据说住着17个不同国家的人,其中有一些,在大理居留的时间已经超过了20年,他们有的人经营小小的私房菜;有的人以艺术家的面目出现;有的人在这里实验有机农业,一平方米一平方米地去改良土壤;有的人,成了中医理疗师——有的人来了又去,有的人去了又来,每个人在这里寻找的,大概都是对自己,对生活的安顿。你不一定能找到,但出发寻找,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


所以,大理是一座充满可能性的城市,它很小很小,却有点像盛世长安:北京人,上海人,广东人,浙江人,在这里聚集;法国人,日本人,伊朗人,以色列人,西班牙人,在这里聚集;流浪歌手,单亲妈妈,环保志愿者,也在这里聚集,每个人在这里遇见不同的大理,也享受不同的大理。大理不会给任何人任何东西,但停留在这里,会让你想感谢生活。我虽然只在大理呆了短短半年,却经历了太多让我惊奇的事情。比如,我们会在人民路上一家小店和刚刚认识的店主喝酒,然后一个留学英国的女孩加入进来,对我们说“江湖儿女江湖见”;比如,晚上十点会有新搬来的邻居敲门,说你们家放的音乐怎么这么好听;比如,我7岁的女儿用苍山上捡来的一块石头,跑到酒吧里面去换了一块蛋糕,店主还不停地感谢她,对她说这块石头真美,我好喜欢⋯⋯


《城市文化》

作者:  刘易斯·芒福德 

译者:  宋俊岭 / 李翔宁 / 周鸣浩

版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年8月


当然,有很多十来年前就定居在大理的“老大理人”会说,大理变得越来越嘈杂,越来越不美好不宜居了,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在陆续离开,有的去了腾冲,有的去了清迈,有的去了欧洲,还有的,去了五台山——与此同时,很多来到大理的游客,也会觉得所谓大理,不过尔尔。


他们的感觉对吗?当然对。大理曾经是逃离北上广的人们,可以选择的最好目的地之一,但可惜的是,人生不可能只有逃离。大理和北上广一样,需要的不是逃离,而是认真的生活。你可以逃离雾霾逃离大城市,但你无法逃离生活本身。来大理之前,很多朋友问我跑到大理去做什么呢,难道去养老吗?但事实是,有个朋友春节来大理玩儿,她对我说,我是她见到的最忙碌的大理人,以至于,她不好意思邀请我一起吃一顿饭⋯⋯


选择

我的大理,就是我的北京


是的,我在大理很忙,我现在是一个独立出版人,努力学习,做几本自己喜欢的小书。我在北京呆了20年,在书评周刊呆了13年,除了和书打交道,我什么都不会。去年离开北京之前,我非常伤感。毕竟,如果要谈论一本书,还有比北京更合适的地方吗?那时我卖掉了房子,在北京没有地方住,最后在地坛附近的小巷子里,找了一家小小的民宿。住在那里的两个星期啊,让我对北京,充满眷恋:我重新过上了可以在北京的胡同悠闲散步的日子,我重新过上了坐着电车晃晃悠悠去逛三联书店的日子,我也重新遇见了国家大剧院,中国美术馆。


这些当年吸引我来到北京的美好事物,在我住在北京的20年间,一样一样淡出我的生活,只因为我为了在北京扎根,买了一套东南五环之外的房子。我没有想到的是,所有这一切,在我卖掉房子离开北京的那一刻,居然全都回来了。朋友们问我为什么离开北京,是为了逃离雾霾吗,我说不是的,来北京,是因为向往真正的生活,离开北京,还是因为向往真正的生活。


《落脚城市:最终的人口大迁徙与世界未来

作者:  道格·桑德斯 

译者:  陈信宏

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2月


所以现在,我每隔几个月,就回一次北京,住在二环里朋友的家中,尽情享受这个城市的美好。而在大理,我则遇到各种各样的写作者,甚至比我在北京遇到的多得多,我对他们说,我们一起来做有趣的书吧。以前,我在北京,做书评周刊,专注发现各种奇怪的好书,现在,我在大理,做独立出版,专注出版各种奇怪的好书。这让我觉得,生活和工作,一直在延续。大理和北京的不同,无非是早晨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苍山,兴之所至,就可以立刻爬到山上去看看罢了。


写到这里,我终于可以说了。我的大理,就是我的北京,我没有留下,却也不曾离开。我在大理,和在北京一样,认真生活,认真工作,认真梦想。前几天,《奇葩说》做了一期节目,让人们选择是留下还是离开(他们奋斗的地方),但其实,这怎么会是一个选择题呢?


留下也好,离开也罢,你真正需要的,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做出真正的选择,只要你不被任何外在判断绑架,选择了真诚的生活,你就不会后悔。在北京,在大理,在路上,都一样。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涂涂编辑:张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性教育 | 古典诗词 | 生死 | 刷热点 | 安·兰德 | “爱国主义” | 共享单车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 弟子规 | 2016年度好书 | 美国大选 | 见信如晤 | 中年人丑态 | 人生无意义 | 小津安二郎 | 作家的脸 | 博物君 | 朋友圈 |《西部世界》黄永玉 | 高房价 | 钱理群 | 篡改历史 | 抑郁症 | 荒木经惟 | 沈石溪 | 心灵鸡汤 | 帕慕克 | 龙榆生 | 奥兹 | 奥威尔 | 阿列克谢耶维奇 | 民国试卷


点击图片

购买《尤利西斯》豪华纪念毛边版~~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