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级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常熟经开区)是常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成立于1992年8月,2010年升格为国家级经开区,拥有全国十大内河港之一的常熟港,设有国家级常熟综合保税区,是江苏省发展最快、成效最好的临江型开发区之一,也是江苏自贸试验区苏州联动创新发展区。
第一太平戴维斯作为深耕中国20余年的房地产服务商,凭借对市场的深入洞察及丰富经验、对当地产业定位与布局的精准把握
与常熟经开区正式开启战略合作。
我们将根据常熟经开区总体发展规划,提供专业视角的建议,结合区位交通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集群、优质产业载体配套环境等,整合内外部资源,以点带面、多点成片的为常熟经开产业发展持续赋能。秉承“城市发展合伙人”的服务理念,战略性注入优质的全球化客户资源,推动标杆项目的实施落地,进一步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助力产城融合,帮助城市产业升级共推经济发展。
常熟坐落于苏州东北部,市域面积1276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
是苏州的重要经济板块
之一
,连续多年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
“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
,累计吸引外商总投资超
650亿
美元,
51
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常熟投资项目80个, 综合实力始终位居百强县前四名。
作为长三角地区一个强劲的县级市,常熟不仅在经济实力上有着很强的相对优势,还占据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区域,地处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交界处,通达四方,是苏州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市内拥有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高架和港口码头一体化交通体系
,交通发达、出行便捷。
半小时车程
覆盖高铁无锡东站、苏州北站,
一小时车程
覆盖上海、无锡、南通等多个机场。2020年通车的沪苏通铁路,实现半小时直达上海,在建的南沿江城际铁路和通苏嘉甬铁路,将实现一小时直达南京、杭州。
常熟经开区位于常熟东北部,
区域总面积156平方公里,濒临长江、背靠港口,苏通大桥长江跨境而过,沿海高速、沿江高铁纵横贯通。通城高架实现15分钟到达市区和沪苏通铁路常熟站。
常熟经开区是产业集聚的先进区,是
苏州众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的承载区和协作区
,规划建设绿色先进制造业、声谷科创中心、智慧港口物流三大功能片区,依托
“濒江临港、两路一桥”
区位优势,落户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的外资企业600多家,外资总投资432亿美元,注册外资179亿美元,其中29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59个,投资超亿美元项目66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特大型项目5个。
过30年的发展建设,目前全区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海工装备、电力能源、高档造纸、精细化工、特殊钢铁为代表的特色制造业集群,拥有厚实的制造业家底。未来,常熟经开区将加快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及应用、声学产业及技术服务,海洋装备及通信、绿色智能核心汽车零部件、前沿高端材料、新能源及核心装备以及现代物流贸易等“2+4+1”新兴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为常熟建设更高品质“江南福地”注入新动能。
其中,
汽车产业
作为常熟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已集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338家,形成“一中心三基地”(汽车研发中心、整车生产基地、零部件配套基地、汽车物流基地)的全产业链集群。
在常熟 “十四五”规划中,
常熟经开区作为常熟市汽车产业主要空间载体发展重点集聚区
,将依托整车制造和核心零部件为产业基础,发挥汽车产业集聚的优势,引领产业链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补链延链强链。目前,常熟经开区成为华东地区最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行业总投资突破
600亿元
,2021年行业产值
超1000亿元
。
此外,常熟经开区也集聚科创型要素,培育创新生态,全力建设
“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
,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常熟科创园,引进海内外双创科技项目260多个,拥有市级以上领军型人才团队197个,华东理工等大学在园区设立研究院。
高质量的特色载体是吸引优质项目、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常熟经开区聚焦提升发展能级和产业竞争力,高标准打造招商载体,吸引和推动优质企业、新兴产业项目落户集聚。
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目标,常熟经开区重点打造了
长三角(常熟)国际先进制造产业园、欧洲绿色产业示范园、苏高科(常熟)智能制造创新园
等多个高端特色载体,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地区高标准、高定位、高服务的对外合作标杆产业园,总面积超175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