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润
刘润,润米咨询创始人,互联网转型专家,中国最大的私人商学院《刘润 5分钟商学院》创始人,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刘润任多家知名企业(海尔、中远、恒基、百度等)战略顾问,通过培训、咨询、投资等方式,帮助传统企业顺利完成互联网转型,成就再次辉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财政部:2024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43504 ... ·  19 小时前  
奴隶社会  ·  马克·吐温经典小小说 :​修表记 ·  昨天  
萧秋水  ·  实现上班自由,做快乐牛马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润

在这里,90%的学生不愿意准时毕业

刘润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5-01-25 11:15

正文

今天,是在波士顿参访的第三天。
前两天,探访了哈佛、MIT两所世界顶尖学府,真是收获满满。
但是,探访一个地方的教育体系,不能只看“掐尖”。就如同中国的教育,绝对不能只看清华北大。
就以这里为例,哈佛和MIT两家加起来,每年不过招收3000名本科生。真正决定千万普通孩子教育质量的,是教育水平的“中位数”。
我特别好奇,其余的大学,如何与哈佛以及MIT竞争?
美国大学的创新能力,究竟从何而来?
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在美国大学工作的中国学者们,过得还好吗?
来吧,捧起你的好奇心,咱们旅程继续。

这里,只有10%的学生能准时毕业
这天,我来到与哈佛、MIT隔河相望的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
东北大学,并不算一所知名度非常高的大学,也没有什么中国人很熟悉的校友。2025年,它的QS世界排名396位。这与哈佛、MIT这样常年排名前五、名人遍天下的顶级名校相比,无疑有着不小的差距。
可以这么说,东北大学,代表着当地教育水平的“中坚力量”。
那么,这里究竟是什么模样呢?
东北大学的一位教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在美国生活多年,为我们分享了很多他的所见所得。
在分享里,他提到的一个细节,让我一下子竖起了耳朵。
他说:你知道吗?据他所知,东北大学4年就能准时毕业的本科生寥寥无几,大概只有10%左右。
啊?也就是说,90%的本科生没法准时毕业?
怎么会这样?上了就毕不了业,这谁还敢报考?难道学校不要招生了吗?
他笑着说,这和国内传统印象中的“毕不了业”完全不同。
学生们并不是因为成绩不好无法毕业,而是都会申请半年到一年、甚至更久的实习。因此他们的毕业也会普遍延迟半年到一年。
而学校,也乐意见到,甚至“鼓励”学生这种“Gap”的行为。
那什么一定要实习呢?
因为,如今找工作,仅靠GPA4.0分(也就是满分),是不够的。东北大学的学生们经常开玩笑说,河对岸(也就是哈佛和MIT)满分的学生实在是太多了,遍地都是4.0。
你没法和哈佛拼绩点、拼毕业率,那里汇聚了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
那怎么办?只能拼别的方面。
比如,多实习,拼自己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你甚至可以理解成,东北大学的“低毕业率”,是一种差异化竞争的策略。
真是有意思。
学生如此,那,老师呢?老师是不是也面临着类似的场景?

那,老师呢?
其实,还真有点那个意思。
比如,很多美国大学,都会将“诺奖数量”当成最自豪的指标。毕竟,获得诺贝尔奖,代表着全世界最顶级的学术能力。
而东北大学,到目前还没有校友获得过诺贝尔奖。只有一位教授:1993年获得生理或医学奖的理查德·罗伯茨,是在拿到诺奖后加入东北大学。
而这个数字,哈佛是172位、MIT是105位。
你看,在这一点上,你同样不可能和哈佛、MIT的超级大脑们内卷,那就是一条死路。
那怎么办呢?
这位教授告诉我,整体来说,美国的大学都很鼓励教授创办企业,东北大学尤其是如此。
据他所知,有些方向的教授,可能有1/3以上的比例拥有自己的公司,而且很多拥有不止一个公司。
那学校会要求什么呢?当公司走上正轨后,学校通常会要求占据一定量的股份。一般在5%-20%左右。
当然,他说,这笔股份占的合情合理。因为学校还会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提供大量助力。
比如,提供一笔启动资金,比如,你可以使用学校的实验设备,甚至,办公室都可以直接放在学校里。此外还有申请专利的费用、提供专业的公司法律咨询等等。
从东北大学校友中,就这样诞生过许多成功的企业家。比如,美国著名的信息存储科技公司易安信(EMC)的创始人埃根和马林。再比如,推特联合创始人比兹·斯通。
而这些教授创办的企业,又会反过来从母校招生,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就这样推动一个正向循环。
我在网上看到,在普林斯顿评论发布的最佳实习大学和最佳就业服务排名中,东北大学连续多年保持全美第1位。在2024年U.S. News校企合作/实习(Co-ops/Internships)排名中,东北大学同样位列美国第1位。
在东北大学的学校介绍中,自豪地写着这样一段话:东北大学的学生能够在获得学位之前获得丰富的工作经验,超过90%的本科生在大学生涯中至少完成了一次校企合作实习,有机会与全球超过3000家雇主合作。
我曾经看到过一条很有名的评论:中国的大学,都在疯狂往“综合性”的方向去走。而美国的大学,每家都在拼命挖掘自己的特色。
教育的本质,不是把所有人都培养成短跑选手,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
这趟美东之行看下来,有点感觉,名不虚传。

创业者们“满怀信心地走向失败”
从东北大学离开,我又参访了好几家创业公司,见到了很多企业家、创业者。
一番探索下来,大开眼界。
其中,包括第一天文章里提到的那家户外手术器材公司SurgiBox,我还亲自试了试他们的产品。那天的文章下面,很多人都说,非常感动于他们拯救生命的事业,我也有同感。
还有一些机器人创业公司。现在的机器人,模样真的是越来越奇怪,我都有点看不大懂了。
这些创业公司,大多背靠波士顿大学城的浓厚学术资源。你可能会非常好奇一件事:那如果教授办企业办的风生水起,甚至超过了大学教授的本职工作,想全职创业,可不可以呢?
当然可以,这时,美国会有另一套成熟运行的制度,来接住这些希望脱产创业的人们:风险投资制度。
我们都知道,创业,是“99死1生”,失败是正常情况。成功,反而需要不懈的努力和极致的运气。
那怎么办?没关系,有一帮叫“投资人”的家伙。手持巨额资金,到处寻找有潜力的学者和年轻人。随便试,亏了算我的,赢了,你分我一杯羹就好。
投资人给资金,创业者给梦想,市场给答案。
我一直觉得,风险投资制度,是人类商业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系统性地“买”走了创业者倾家荡产的风险,让创业者可以心无旁骛地为创新而奋斗。
风险投资,中国其实也有。但近些年中国的风险投资界,有时能见到一些“畸形条款”。比如臭名昭著的“对赌条款”。
什么是对赌条款?简单来说,就是创业者和投资人签订的不是“投资协议”,而更像是一场“赌局”。在固定的时间,约定一个业绩目标。如果公司没有达到预期,创业者可能要连本带息偿还本金。
关于中国的对赌条款,协议,我此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放在文末的“推荐阅读”里,欢迎你去看看。
而美国的风险投资,几乎都没有对赌协议。只要是正常经营失败了,投资人都会认赔。当然,除非是创业者有品德问题,比如把投资人的钱拿去马尔代夫度假、买大别墅。
甚至,只要风险投资认定了你是一个靠谱的投资人,下次创业他还会投资你,让你从头来过。这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允许你跌倒一万次的马拉松。
比如卡拉尼克,拥有硅谷天才创业者的“标准开局”:辍学创业。
但和天才爽文不同的是,他前两次创业都头破血流,直到第三次才修成正果,这就是Uber。
我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创业者,他们有一种毫无顾虑、甚至是“没心没肺”般的自信感。
我突然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他们就像是在“满怀信心地走向失败”。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很清楚,大部分事情,最终无法商业成功。但是有什么关系?即便失败,也没有后顾之忧。反正人生还长,从头再来就是了。

创新,从不是一个褒义词
看到这里,我真是我感触良多,一时间很多话想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在很多人心里,“创新”是一个褒义词,只要创新,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但我觉得,创新,从来不是一个褒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
它更像是生物进化中的“突变”——你永远无法预知结果的好坏。有可能往好的方向突变,带来优势特征。也可能往坏的方向突变,引发疾病。
创新也是一样,它的结果往往充满不确定性。
然而,我们的社会常常对创新抱有一种扭曲的期待,希望它必须带来积极的结果。这种期待反而成为了创新的桎梏。
如果我们只接受“好的创新”,排斥“坏的创新”,那么面对不确定性,谁还敢去尝试和探索?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扼杀了所谓“坏的创新”,也间接扼杀了潜在的“好的创新”。
创新需要一个更包容的环境。就像风险投资的理念一样,我们需要用统计学的眼光来看待创新:在更大的范围内分散风险,允许各种可能性的存在。
创新的伟大之处,不是每次尝试都必须成功,而是它为进步提供了无限可能。
多元化、包容、容忍失败、接纳不确定性。这些因素,才能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创新环境。
而这,也是创新的原动力。

创新的公式
想到这里,一个公式,从我的大脑中喷涌而出:
一项成熟的基础技术+突破性新兴技术+特定领域的独家技术=绝佳的创业机遇
为什么得出了这个公式?这是我在参观Mass Robotics,一家具有公益性质的机器人创业公司孵化器时,得到的感悟。
Mass Robotics中一位创业者的分享,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他做了一个创业项目:专门搬运太阳能电池板的机器人手臂。
工业机械臂,是一项早已成熟的基础技术。在各种工厂中早已得到大量应用。

工厂中的工业机械臂,图片来源:网络
它的基础能力已经趋近完美。你拿100年前的产业工人与他相比,100个熟练工人,可能还赶不上一个机械臂。
但是,你说它有没有问题?当然有,比如说,只能按照事先协定好的程序运作,没法“随机应变”。
但是,当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后,视觉识别技术快速兴起,这就是“突破性新兴技术”。
两者一结合,机械臂就像是获得了“眼睛”,能够自主识别和判断周围的环境。
这时,如果你再有一项“特定领域的独家技术”,就能抓住时代大势,乘风起飞。对于这位创业者来说,他的“独家技术”,就是太阳能面板的抓取技术。
我们这些外行人真的很难想象,在建设大型太阳能电站时,如何搬运、安装这些太阳能面板,其实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要知道,太阳能面板和普通玻璃可不一样,质地脆弱、价格昂贵,容不得半点闪失。
而这位创业者,利用自己的学术能力,仔细研究了太阳能面板接触面上的材料,开发出了一套太阳能面板的抓取方案,确保面板放置稳固、不会掉落、不会损坏。
就这样,成熟的工业机械手臂技术,加上突破性的视觉识别技术,再加上他独家的太阳能面板抓取技术。他研发出的太阳能面板搬运机器人,广受欢迎。
他们说,这种机器人目前只租不卖,每月租金16000美元。看起来很贵,但和为客户解决的问题相比,依旧物超所值。
他说,目前他们创业仅仅一年半,公司只有10个人,但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
成熟技术,提供了可靠的基础,降低了研发风险;新兴技术,带来突破性的功能扩展,开启新的应用场景;而专有技术,则确保了产品在特定领域的竞争优势。
创新,不必从零开始。不是发明未来,而是把现在的碎片,拼出明天的图景。正是这种结合,让创新既有坚实基础,又富有想象空间,还能保持独特性。
这种思维方式,或许正是发现下一个创业良机的关键。
怎么样,有点小激动,对不?
要不,再看一个更激动人心的例子?

“我的梦想,是去火星不用带行李”
在分享会上,我还看见了一位年轻创业者,他长着东亚面孔,但不会说汉语,我猜他大概率是出生在美国的华裔。而他所做的事情,真是让人赞叹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
他说,他有一个天大的梦想,叫Go to the Mars without Luggage.
翻译成中文:不用带行李,直接去火星。
想想看,我们去海边度个假,都要大包小包带个没完,那可是去火星,为什么要空手去?
他说,如果我们想在火星建立宜居基地,而所用的瓶瓶罐罐都从地球带去,那耗费的成本可不是“天价”了,而是“星际天价”。这会让移居成本成倍增高,以至于到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地步。
那怎么办?思路也很简单:为什么要大包小包搬去?找到一种方法,在火星上现场造不就行了?
听起来真的是天方夜谭,但他却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首先,火星上太阳能管够。然后呢,只要拥有两样东西:磁铁和铜,就能造出最基础的电动机。有了电动机、有了动力,剩下还有什么是不能造的?
为了证明这种思路的可行性,他打算制造一个极为简易的、由磁铁构成的小机器人。这个小机器人仅靠磁铁和线圈就能活动,甚至可以行走。这虽然只是一个遥远的开始,但至少展现了可行性。
我真的是惊叹,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过如此有活力、有冲劲的“疯狂”想法了。
尽管我们都清楚,他还在起步阶段,这条路很难、很多问题。甚至我们可以断言,失败的可能性巨大,但那又有什么关系?
面对年轻人的疯狂主意,不要习惯性说“这哥们是不是疯了?”,而是多说说“有点意思,要不你去试试?”。
疯狂的梦想,是创新的种子,包容的土壤,让它生根发芽。

曼哈顿计划2.0时代
除了创业想法,另一个我无比关心的话题,是近些年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在美国生活的老师和学生们,究竟过的怎么样?
在交流中,一位女学生就向我提到,她很多从事AI研究的同学,在往返中美两国时,经常受到美国海关的“特殊关照”。
什么特殊关照?把你叫进“小黑屋”,仔细检查你的签证、相关证明、询问你的工作、学习情况。甚至,他们会仔细阅读你发表的论文。
其实,这些动作就一个核心目的:他们想知道这些论文中是否包含一些关键技术,是否会对美国构成威胁。
一旦判断存在威胁,可能会被禁止入境。这几年,类似的新闻时有看到。
很多在美华人都告诉我,如今,美国正在想尽一切办法,确保自己在AI领域的绝对领先优势。有些人把这称为“曼哈顿计划2.0”。
曼哈顿计划,是二战期间美国主导的一项绝密计划。当时德国和美国都在研发原子弹,倘若德国率先研制成功,世界历史都可能被改写。
最终,由奥本海默领头的一系列顶尖科学家,成功完成了曼哈顿计划,让美国成为全世界最早研制出原子弹的国家。
曼哈顿计划2.0时代,这种竞争,甚至会波及到你想象不到的领域。
比如,艺术。

连研究艺术都会受影响
在讨论会上,还有一位女孩子对我说,她打算在艺术领域展开研究,借助AI解决艺术问题。
毕竟,艺术无关政治,看起来会受到较少的限制。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恰好,那天晚餐,我有幸与波士顿美术馆的副馆长一同用餐,他也是位华人,1998年就来到美国。作为艺术领域资深从业者,他说,其实,在国际大势下,艺术领域也很难幸免。
比如,中美在艺术领域,原本有诸多交流。每年,波士顿美术馆都会和世界各地的知名美术馆,展开各种展品交流活动,当然,也包括中国。
但是,当中国的藏品到美国展览,或是美国的藏品到中国展览时,会遇到一些我们外行人难以想象的状况。
例如,关税。
我原本以为,艺术品借展是文化交流,不会涉及关税。
但他却告诉我,其实是有的,而且还不低。中国艺术品运到美国,美国会无条件对其增加20%多的关税。也就是说,估值1亿美元的藏品,要交2000万美元。
你可能要说,我这只是借展,是借啊,最后要还的,你怎么能收税呢?
但美国海关会说:我怎么知道你不是要运过来卖掉的?你先把关税交了当押金,等藏品还回去时,再把钱退给你好了。
而很多美术馆,都是“高资产、低现金流”。虽然拥有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却没有足够的现金交税。这就会阻碍很多艺术品的跨国交流。
你看,即便是艺术行业,也要受制于国际政治。
但好在,也不全是坏消息。

和中国制造业的互补
这几年,全世界仿佛掀起了一阵“逆全球化”浪潮,很多人都对国际贸易的前景充满了担忧,甚至担心中美是否会彻底脱钩。
但这趟下来,很多熟悉中美的学者都告诉我,中美在各个产业链上的依存度实在太高,无法脱钩。
中美关系就像一对连体婴儿,看似彼此制约,实则命运相连。分离手术虽然可能,但风险和代价都高得惊人。
比如,一位美国大学里的华人教授就告诉我,他说他几乎所有的实验仪器,都是中国制造。中国之外,几乎找不到替代。
原因很简单,美国已经不是一百年前盖帝国大厦的那个时代了。如今美国的产业链更偏重基础科研、偏重教育,但制造业早已外移。许多在美国生产的机械,要么成本太高、要么质量波动太大。
论制造能力,中国依旧是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一。
在这个历史十字路口的时代,我们都身处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国博弈中。
中美两国,一个是制造业的巨人,一个是科技创新的先锋,像两条巨龙盘旋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彼此竞争,却又难以分离。时而对抗,却又不得不合作。
而正是这种复杂的纠葛,将推动人类文明向前,激发出更强大的创新力量。
我们每个人,也都将在这个时代底色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

中国人在美国,过的不容易
访谈的最后,我问很多在美生活多年的华人,这里的生活,还好吗?
很多人说,坦白来讲,并不容易,尤其是当你克服了最基础的语言关,需要深度融入的时候。
原因很简单,你缺少很多与当地人的“共同记忆”。
共同记忆就像空气,本地人习以为常,屏住呼吸的人却时刻感受它的存在。
即便你的英语再好,当你和一些美国人坐在一起,他们突然聊起二十几年前的某个棒球明星,然后哄堂大笑,可你却像个傻子一样,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就是因为你和他们没有相同的成长经历,没有共同的记忆。
打个比方,大概就像是一个在中国生活多年,中文流利的老外。宴会上有人说一句“宫廷玉液酒”,所有人都能接上下一句,他却一头雾水。有人被冤枉了,用“他吃了2碗粉,只给了1碗的钱”来明志,他却不知道你们在说啥。
俗话形容两个人聊得来,叫“尿到一个壶”,这话虽然话糙,但理不糙。
没有共同记忆太可怕了,这样一来大家只能聊些很肤浅的内容。今天天气如何、吃了什么,how are you,fine,thank you ,and you? 
但这些或明或暗的困难,却没有阻碍这些探索者的脚步。他们依旧远渡重洋,用他们的坚韧和智慧,搭建起了连接东西方的桥梁。 
他们的故事,是全球化时代最动人的篇章。 
而我的任务,就是不断发现他们。然后,说给你听。
波士顿的故事,快要结束了,明天上午,还有最后半天,我将对波士顿之行做一个总结。 
明天下午,我们将启程前往纽约。路上,还会参访著名的西点军校。 
听说那里,藏着美国人才体系最深处的秘密。 
明天,你还来吗?


P.S.
坐在家里,只能揣测。去到现场,才有答案。
2025年,我们会继续走在问道中国、问道全球的路上。
去年1月,我们去到了中东(沙特、阿联酋)。6月,我们去到了日本。9月,我们去到了美国、墨西哥。12月,我们去到了东南亚(越南、印尼)。
此刻,我们正在美国东岸,看文化与创新,碰撞出了什么样的火花。
然后,2月7日晚上19:00,我会在刘润视频号直播间,与你毫无保留地分享我在美国东岸的所见所闻。
欢迎你点击下方“预约”按钮,来直播间坐坐。

接下来的3月,我们还会去到新加坡。看看这个地域狭小、天然资源匮乏、人口不到600万的小岛国,是怎么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的?
6月,我们要去英国。看看“世界第一城”的美誉,究竟从何而来。
之后的8月,我们要去非洲。看看那片最狂野的土壤里,开出了什么样的花。
现在,我也想邀请你,与我同行。
一个人,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因为,一个人的成就,大不过他的梦想。一个人的梦想,大不过他的所见所闻。
如果,你也对这样的一线游学感兴趣,欢迎你加入我们。
让我们一起,行万里路,问道中国,问道全球。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观点 / 刘润  主笔 / 歌平 编辑 / 二蔓  版面 / 黄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500篇原创文章

推荐阅读:

《我有一个奇怪的爱好》
《让十几万人睡不好觉的回购协议,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品牌推广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