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
国务院关于《太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华北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太原篇章。
到2035年,太原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54.3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02.0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774.4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735.42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9.94亿立方米。
协同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引领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带动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提升中心城区服务能级,促进汾河两岸城市功能均衡发展,强化市域城镇间的协调联动。推动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强太原东山、西山生态保护修复,加大对采煤塌陷区的整治修复力度,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
彰显城乡自然与文化特色,健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整体保护“两山对峙、汾水中流”空间格局,严格地下文物埋藏区空间管控。重点加强对汾河两岸和历史城区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华北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太原篇章。
到2035年,太原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54.3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02.0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774.4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735.42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9.94亿立方米。
协同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引领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带动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提升中心城区服务能级,促进汾河两岸城市功能均衡发展,强化市域城镇间的协调联动。推动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强太原东山、西山生态保护修复,加大对采煤塌陷区的整治修复力度,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
彰显城乡自然与文化特色,健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整体保护“两山对峙、汾水中流”空间格局,严格地下文物埋藏区空间管控。重点加强对汾河两岸和历史城区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