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翀导演颠覆经典的最新作品,在《茶馆2.0》里,你看到一个21世纪的中学教室,王利发是班长,秦二爷是老师,李三儿是生活委员,庞总管依然是总管,刘麻子依然没人管。《茶馆2.0》里,既没有茶馆,也没有茶。中学生谁喝茶呀?有茶,也得是冰红茶和冰绿茶,还有绿婊茶。恶搞、糟践原著?绝不能够。原作的台词,不会改;老舍的原味,不会动。再说一遍,原作的台词,不会改;老舍的原味,不会动。很多朋友听了都说——难以想象!没错,导演的工作,就是变不可能为可能,变沧海为桑田,再把桑田,变成梦田。
19世纪的茶馆,变成21世纪的校园。历史,变成现在。老气横秋,变成青春。17岁的老舍,是什么样子?
丁一滕新生力量代表发言
10年来,青戏节一直坚持的对青年艺术家的培养,这是中国文化界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对青年艺术家如此大力扶植的文化事件,并且已经在过去的10年中取得了傲人成绩。10年时光熊熊燃起的这团艺术发展烈火,锻造出一场中国艺术届的奇迹,它将具有持续的文化驱动力,推动下个10年对新一代青年艺术家的不懈培植。
肩负历史使命,青戏节已经开启了新一轮对更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培养计划。 “鼓励原创,支持创新”,今年推出的“行动,开始”演出单元集中了10部优秀青年艺术家的新创首演剧目:《结伴关系》(导演:顾雷)、《醉梦诗仙》(导演:丁一滕)、《我的秘密生活》(导演:蔡艺芸)、《网开三面》(导演:陈涛、余凤霞)、《杀死秋天的梦》(导演:李唫)、《局》(导演:廖书艺)、《神圣缝纫机》(导演:王梦凡)、《追星星的人》(导演:夏铭)、《九月悠长》(导演:崔颢)、《成人童话》(导演:拓璐)。其中,中国当代新生代剧作家、导演顾雷的戏剧作品,冷暗的格调中,融会了轻灵的黑色幽默,在写意的空间造型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气质,兼具平民气息和知识分子思辨的韵味,并保持着一贯的高水准,注重观赏性和艺术美感的平衡;90后戏剧人丁一滕,在短短两年内已经创作了三部热评好戏——《拥抱麦克白》、《窦娥》、《醉梦诗仙》,他年轻喷张的创作狠劲儿在中国当代剧坛迸发出独树一帜的美学岩浆,并多次于欧洲、美洲等地交流演出,已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自创办至今,北京青年戏剧节始终关注青年编剧人才培养,通过“剧本朗读”和“新作首演”为青年编剧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从文本到制作,直至作品走上舞台。在这个平台上,多位青年编剧成长为编导并重的新一代创作型人才。同时,十年创作也积累了相当一批演而优则导的优秀青年导演,通过在青戏节的创作团队中历练成长,从演员转为导演,从舞者转为编导,艺术创作能力的延展也为这些优秀的青年戏剧人才开辟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行动,开始”演出单元吹响了北京青年戏剧节下个10年青年戏剧人才培养计划的号角,这是下一个时代的开始,也是新一代青年戏剧人的集体登场,他们极具潜力、相信未来,这股不可忽视的戏剧力量正在焕发新生,属于青年戏剧人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自2010年至今,北京青年戏剧节的“国际展演”单元一直以锋利的美学目光关注世界范围内的高水平舞台艺术作品,力求将观念新锐、个性鲜明的戏剧作品引入北京青年戏剧节,与中国当代语境碰撞,为国内观众和艺术家打开文化交流的大门。本届北京青年戏剧节邀请了5部欧洲前沿剧目来华演出,为国内戏剧爱好者输送世界戏剧舞台最新鲜的血液。
荷兰名团斑比剧团曾两度参加北京青年戏剧节,今年他们带来了斑比系列的最新作品《零零零》,保罗·范德朗和约赫姆·施达文艾特集编导演才华于一身,通过肢体与空间的碰撞,寻找人生的意义。他和他,两个陌生人,在街边偶然相遇。是什么让他们彼此慢慢靠近,又是什么让他们彼此渐渐疏远。读书、体检,他们在彼此面前展示最真实的自己。他们想找出何为疯狂,在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又隐藏着什么。夜空中无数的星星在闪烁,他们在此景中得到安慰、平静了下来,这时他们才意识到每个人其实都是一座孤岛。最终,通过一幅画,他们互相明白了对方内心深处的感受……《零零零》是一个简单得略带伤感的滑稽戏,探讨艺术以及一切存在的易碎性。
来自西班牙的三位美女导演钱塔尔·弗朗哥、帕特丽夏·托尔和维罗妮卡·加兰联合创作的《走钢丝的人》是她们探索的“光影戏剧”的代表。这部戏被称作“最现代的影子戏剧”。演出使用投影仪和幻灯片来展现图像,配以键盘,木琴和迷你手风琴,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木偶,音乐,观众的加入,使得呈现效果远远超出光影本身。《走钢丝的人》讲述的是一个木偶和他心生影子的故事。木偶人展现情节的同时,音乐赋予他灵魂,将给你带来声乐的美妙和意想不到的内心起伏,从明晰轻快的地表,到昏暗模糊的海洋深处。还有一个在追寻着平衡的人,你可以循着他的内心,同他一起踏上寻找之旅。
丹麦青年导演艾瑞克•博德和丹尼尔•诺贝克创作的《空舞优伶》大胆挑战了观众的思维习惯,舞台上没有演员,没有舞者,没有歌手。在舞台前面,观众席里,表演者代替了上述的角色。他们引导观众进入想象的世界,在领略戏剧和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探索生命的意义。幽默和反讽,文化批评和反思存在主义,碰撞尽在这两个人创作的戏剧世界里。
英国导演艾利克斯•克里斯托弗•霍华思的作品《我们住在海边》在欧洲拥有傲人的票房和口碑成绩,它⾸演于2016
年爱丁堡戏剧节,并先后前往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戏剧节和伦敦Theatre Royal Stratford
East演出,并获得了《苏格兰日报》Fringe First Award 中最佳新写作的提名、《泰晤士报》杂志2016
年度“戏剧节精选”等殊荣。导演Alex Howarth
从一个鱼缸中捕捉到灵感,和演员以及现场音乐表演者一起,共同创作了孤独症患者凯蒂和她的亲人、朋友和大海的故事。剧中充满了质朴和良善的人性闪光和创意瞬间,表现人类应有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因素。通过凯蒂的眼睛,《我们住在海边》聚焦当下社会越来越被忽视的心灵交流。剧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和困境也会给每位观众带来温情和共鸣,探讨着特殊人群在善意关怀中面临的困境和启发。
挪威导演乔恩·唐布尔与中国演员合作的《随你去》是挪威剧作家埃尔内·利格雷的最新作品,中挪两国青年艺术家将共同完成这部讨论人生脆弱时刻的戏剧作品。该剧由一连串的故事组成,讲述人类最脆弱陌生的时刻。利格尔搭建的世界通过强烈的存在性力量展现生活中多种的两面性。善意和恶果间的平衡及交织永远存在。《随你去》看待生活的视角感人但又残酷,因为这不仅存在于幻想中,也存在于真实的生活中。
经过多年的交流与推广,北京青年戏剧工作者协会和国外各大戏剧节组委会、国际名团名导建立了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为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国际一流戏剧平台。在下个十年,北京青年戏剧节还将不断从国际舞台为中国戏剧土壤吸收养分,打通未来新一代戏剧人的文化血脉!
发布会现场
2017年9月,第10届北京青年戏剧节将邀请法国阿维尼翁OFF戏剧节主席及艺术代表抵京与中国戏剧专家共同组成筹备委员会,在青戏节期间举办“当代青年戏剧发展论坛”和“2018阿维尼翁戏剧节——中国当代戏剧展演作品招募会”等大型文化交流沙龙。青戏节将成为连接中外戏剧文化交流最重要,最广阔的平台,肩负起中外戏剧大使的文化使命。
2011年-2017年的7年间,北京青年戏剧工作者协会向阿维尼翁戏剧节输送了151位青年艺术家、21个剧组、600场剧场演出、1000场户外表演、7次中国日活动,影响了10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向欧洲观众、演出机构、戏剧研究机构全面推介了中国当代戏剧美学与中国文化观念,培养了邵泽辉、王翀、黄盈、丰江舟、刘正、赵淼、李凝、范伊丽等大量中国青年戏剧力量,并持续向阿维尼翁戏剧节输送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这股新鲜的中国戏剧力量在欧陆剧坛锋芒毕露。“除了法国本地剧团,没有哪个国家能一次性、持续性得向阿维尼翁戏剧节选送如此多的优秀当代青年戏剧作品!”
北京青年工作者协会对中法文化交流做出的努力,得到了阿维尼翁戏剧节OFF单元主席格雷格•日耳曼的大力赞赏。阿维尼翁戏剧节的平台亮相也为中国当代戏剧在欧洲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展示窗口。中国优秀戏剧作品得到了全世界观众的关注,中国戏剧在欧陆艺坛创造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神话!
从阿维尼翁出发,北京青年戏剧工作者协会近年来还组织了中国当代青年戏剧赴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展演:喜剧《两只狗的生活意见》、肢体剧《电之驿站》;“中国之秋”当代中国戏剧柏林展演季:多媒体诗剧《镜花水月》、实验戏剧《狂人日记》、多媒体数字剧《假象》、舞蹈剧场《幻茶谜经》;“欢乐春节”《恋爱的犀牛》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欧洲新年巡演等出国演出交流项目,让世界各国的目光向中国聚焦。李建军、黄盈、王翀、赵淼、邵泽辉等青年戏剧导演也以此为起点开始走向国际舞台,他们的当代戏剧作品已经在东京、纽约、首尔、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柏林、多伦多、巴黎、墨尔本等多国戏剧舞台上演出。中国青年艺术家的国际影响力,正在呈几何倍快速增长,整个世界都在期待中国青年艺术家的独特表演!
“48小时v戏剧”今年将继续与互联网媒体合作,艺术家48小时在排练室里的一举一动都在观众的观察之下,高难度命题完成一部戏的创作。
48小时的创作时间,高难度的创作挑战,全天候的观众观察,紧张刺激的超负荷疯狂排演,48小时V戏剧已经成为了青戏节的“品牌节中节”,青年戏剧人才的创作潜能在48小时被充分激发。
“48小时V戏剧”这一独特的戏剧活动形态,已经吸引了康赫、张新新、李唫、冯瀚辰、孙晓星、窦辉、裴魁山、丁睿、萧薇、白惠元、廖书艺、祖纪妍、蔡艺芸等青年艺术家先后踢馆挑战,并在北京青年戏剧节上演这些作品。
2017年,陈然 、丁一滕、马赫、王钊四位青年导演将在48小时内迎接这场戏剧创作的头脑风暴,四部充满创新精神的短剧将在此次活动之后延展创作成为正式演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