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拾史事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会议资讯 | 第三届中国边疆学博士生论坛征稿启事 ·  21 小时前  
一览扶桑  ·  太宰治:“我可不是富士山的对手呀。” ·  昨天  
国家文物局  ·  文物会说话丨了不起的古代“中国制造” ·  昨天  
史事挖掘机  ·  2011年本·拉登被捕杀,最后时刻与第5个老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时拾史事

德里苏丹:印度的陌生面孔,穆斯林来了

时拾史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08-02 11:36

正文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开挂的印度系列/周五更新/杨清筠(撰文)|



亲爱的读者老爷们,筠蛋给大伙请安~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古代印度文化的专题中耽误了漫长的时间,流连许久,是因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关次大陆自身的东西要越来越少了。

尽管在之前漫长的千百年中,印度不断饱受各种外来力量的冲击,在宗教、政权、思想文化等领域成果说不清道不明,只能用一个“乱”来形容,但是不管怎样,尚且保留有一分自由生长的本色。当时间走过10世纪,公元纪年的数字要从三位跳到四位时,南亚次大陆也将迎来全新的一页。 这页历史对于次大陆来说是完全陌生的, 创造它的甚至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支来到这里的外来力量,他们将以前所未有的野心与强势给印度换上另一番色彩 ,这对南亚来说,又将是福还是祸呢?

这支新力量是 信仰伊斯兰的穆斯林征服者

众所周知的伊斯兰教诞生于距离印度千里之外的阿拉伯半岛 (关于他们的具体故事如果哪位读者盆友感兴趣,请右转至我的同事竹鼠君阿拉伯专题故事吖~) ,本来怎么攀也和印度攀不到什么裙带关系。 但是,古代世界有句谚语赞过两大人体之最: 希腊人的脑,阿拉伯人的脚。阿拉伯人一双不畏长途的大脚走遍天下可不是什么困难事,一直以从事商业贸易活动为主的他们,向外一直走可谓特长,微信运动封面蚂蚁森林能量始终高居榜首令人羡艳。

他们走着走着很快就走到了物产丰富、守卫薄弱的南亚次大陆上。和之前光临这里的每一位先贤一样,自西北口侵入了飞饼之乡,并看上了印度河下游的信德极其周边地区将其占领作为势力范围。 这个时间大概是8世纪左右,虽然在此期间阿拉伯人也并不算安分,发起过多次企图将势力深入次大陆本土的进攻,但是也不知是因为胳膊伸得太长力气使不上还是因为北印度的人民开了挂,总之阿拉伯最鼎盛的时期,也仅仅到达了印度北部的一小部分地区——尽管使得印度西北部(今属巴基斯坦)伊斯兰化相对来说更深——而广阔的南亚次大陆尚沉浸在自己五颜六色的混乱中,未曾受惊扰。

图: 信德在巴基斯坦


真正让南亚陷于穆斯林征服的是另一拨力量——说不清籍贯的突厥人。 突厥这支力量来自中亚,也是不大容易查阅出起承转合的游牧民族。他们和咱之前讲过的所有游牧民族一样, 有着极强的战斗力,和进步空间较大的文化水平。 因为聚居地物产贫瘠,所以经常凭借着一身大密度的腱子肉长途纵横抢掠物资,在跋涉过程当中毫无意外地接触到遍布中西亚的伊斯兰教,这种新的宗教在突厥人中间逐渐取代了他们本身不成体系的自然信仰,带领他们成为了穆斯林的一部分。

皈依了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四处寻找可劫掠的地区,富饶可爱又天真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很快成为他们的心头好。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铁蹄不断踏上南亚土地入侵、抢夺战利品。此时公元纪年的数字已经翻过了三位,闯进1000年之后的新篇章,北印度早就告别了旃陀罗笈多君主的强势统治,深陷小政权小土邦林立的软弱局面难以自保,没有一支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能够站出来与突厥抗衡,只能眼睁睁看着南亚一点点变成敌人的后院仓库。 到了十二世纪末,属于突厥的 古尔王朝 苏丹穆罕默德屡次派兵进攻北印度,并将这块“仓库”纳入到古尔王朝的版图之中。

图: 鼎盛时期的古尔王朝


被穆罕默德安排到印度进行征战的将领名叫艾伊拜克,原是突厥人的一名奴隶,出身卑微,但是在战场上神勇无比战功赫赫,凭着出色的军事成绩当上了阿富汗古尔王朝驻印度办事处主任,艾主任还没上任有多久,时值1206年,古尔王朝总部的穆罕默德苏丹就在一场意外中身亡了,缘分的力量就是妙不可言,艾伊拜克从奴隶到将军依然没有到达人生巅峰,他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宣布自己的办事处从此脱离古尔王朝的控制,他也从主任进阶为苏丹(君主),由奴隶出身的艾伊拜克开启的新王朝被称为“奴隶王朝”,成为了一个新的政权,这也就是将在印度土地上重新起笔一段全然陌生文明的德里苏丹国。

图: 德里苏丹国范围


从德里苏丹国开始的伊斯兰文明,注定要在南亚大地上留下前所未有的一笔痕迹。相比较之前的入侵力量,无论是伊斯兰宗教核心还是穆斯林征服者,都有着难以撼动的强势。德里苏丹国沿袭了其他伊斯兰国家的习惯,实行政教合一,这就意味着本身就纷繁复杂的伊斯兰教要在宗教情况更加纷繁复杂的印度进行不可避免的沉重碰撞,局势要比在阿拉伯半岛紧张得多。

伊斯兰教信奉一神论,与印度本土的宗教有着根本性的冲突,此前无论是哪个君王对任何一种宗教或教派倾向也仅仅表现在宣传力度大,尚未出现根本上的摒弃与排斥,但是穆斯林的到来则对印度本土的宗教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淘洗。粗暴尚武的突厥人在宗教压迫方面比阿拉伯人更甚,印度教至尊的湿婆神庙被摧毁以示羞辱,取而代之盛气凌人的清真寺。比印度教更加悲惨的是佛教,阿育王之后,佛教在印度势力要小得多,当印度教徒掀起大规模抗争与穆斯林对峙时,佛教徒则力量微薄,再加上其教义慈悲、非暴力的导向,无数僧人在武力威胁下要么惨死要么逃亡异乡,佛教寺庙和珍贵的经本被付之一炬, 这也是佛教至今在印度这个发源地了然无痕、而经典成果都保存在他国的重要原因。

图: 被摧毁重建摧毁重建……的印度教索姆纳特神庙


在德里苏丹国这场残酷的宗教纷争当中,印度教以其强大的群众基础、不输伊斯兰的强势和深远的历史根基得以保留,但是至今在与伊斯兰的磕绊、妥协中艰难前行,穆斯林的加入使得印度错综复杂的宗教谱系上又多了无数条剪不断理还乱的头绪。 自公元十三世纪之后,南亚次大陆迎来了文化的大洗礼,突厥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来自遥远阿拉伯的宗教主旨,还有草原游牧民族的风俗习惯,亦融合了波斯祆文化的异族风情, 这些特殊的文化色彩在印度难以名状的潮热季风中,又会幻化出来怎样的外挂呢?

真正了解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是孤立的,时拾史事讲过的的阿拉伯史、印度史和中国古代史甚至欧洲、非洲历史都是相互影响的。形成更开阔的历史观,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是如何成为我们的。

开挂的印度

从哈拉巴文明到吠陀时代,种姓制度到底有多顽强?

印度的高嫁妆:嫁女如网贷,一入穷三代

斯里兰卡:种姓制度在这个小国家如何变形

阿三说:揍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啊……

从“阿欲王”到“阿育王”,孔雀王朝的传奇

拒绝张骞的大月氏国,却转头去欺负了印度……

从“超日王”到“戒日王”,中世纪印度经历了什么

印度高考:独木桥上何止千军万马

印度饮食篇:你以为只有咖喱和飞饼吗?

印度文化篇:女人到底有多悲惨?

一个严肃的问题:印度的疾病与医疗发展史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