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券商中国
致力于提供最及时的财经资讯,最专业的解读分析,覆盖宏观经济、金融机构、A股市场、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等财经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功夫财经  ·  双11,全网瓜分小杨哥 ·  昨天  
洪灝的宏观策略  ·  感谢大家的强烈支持和热情反馈。由于报名人数很 ... ·  2 天前  
棱镜  ·  药店关门潮的风,吹到了香港 | 棱镜 ·  2 天前  
数据宝  ·  刚刚,这一板块霸屏涨幅榜! ·  2 天前  
起点财经  ·  刚刚,股市5000亿子弹,真来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券商中国

次新危机还在!离破发还有多远?这4只是最逼近发行价的次新股

券商中国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1-17 21:50

正文




近日,IPO加速、新股收益大幅下滑、融资结构调整等等,成为市场焦点。今日创业板的大涨也掩盖不了新股及次新股的颓势。虽说破发一词对于目前的市场来说,确实有点格格不入。不过,近期新股上市后的种种迹象显示,新股及次新股颓势已现。


特别是近期次新股的炒作不再是涨幅累累,而是跌跌不休。破发担忧已不再是杞人忧天,“发行情”或许已经在路上了。


这四只个股离破发仅差一步


除了新股打新收益率大幅下降以外,“破发”一词距离投资者也越来越近了!


先来看看去年11月16日上市的上海银行,上市两天后,也就是11月18日,上海银行便打开了涨停板,仅仅收获了两个涨停板,也录得了2016年涨停板数最少的新股。




而上海银行随后的走势更是萎靡,一路下行。今日,上海银行微涨0.13%,报价22.45元,与17.77元的首发价格距离已不远。


中亚股份距离首发价格也不远了。




值得庆幸的是,自2016年以来上市的229只新股中,还未出现跌破发行价格的情形。


不过,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这229只个股中,最新价格较发行价格的涨幅低于100%的个股已多达23只。要知道,100%的涨幅对于新股来说,并不算什么,简单来说,首日44%的涨幅再加上三个一字板,涨幅基本就达到100%了。




众所周知,上市首日44%的涨幅已成为各个新股的“例牌菜”,若以目前价格与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格来比较的话,已有4只个股跌破了上市首日收盘价,这四只个股分别是上海银行、中亚股份、杭州银行、三角轮胎。


由此看来,已有不少新股上市后的价格已经接近其发行价了,距离破发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次新股全线哑火


次新股概念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并不陌生,而次新股的造富效应亦是屡试不爽。对于这种赚钱效应的博弈游戏,券商机构也是下足功夫研究,关于次新股的研报多如牛毛。不少投资者即使自己不炒次新股,也会将次新股作为市场风向标。




次新股到底有多赚钱?中信证券研报做过统计,选择开板时流通市值小于10亿元的次新股,当次新股开板日坚决买入并持有15个交易日。从2014年6月到2016年12月两年半间,实施该策略可实现的累计收益率达到1203%。


然而,近期次新股节节败退,特别是最近几个月,次新股的炒作不再是涨幅累累,而是跌跌不休。开板不再是猛涨,而是迎来猛跌,不少次新股上市打开一字板后,连续下挫,跌幅高达40-50%。


从次新股指数上即可看出,自去年11月底开始,也就是新股发行第三次提速的时候,次新股便进入了下跌行情,一直延续至近日。好在今日次新股指数大涨了3.83%,收复了一点点“失地”。




我们再来看下次新股板块个股表现,将次新股定义为2016年1-10月期间上市的个股(近两个月上市的新股有些没打开涨停或刚刚打开涨停,涨跌幅不具有代表性),共有148只,来统计下12月份以来的涨跌幅:


跌幅超过40%的个股共11只,占比7.43%


跌幅超过30%的个股共69只,占比46.62%




次新股的两大优势不见了


大家可以注意到,在新股发行加速的同时,跌幅最大、影响最大的是创业板,主板似乎并不在乎它的存在。其实,原因只有一个,中小盘股不再稀缺。


本轮新股发行的最大特点就是“小而多”:“多”是指发行家数多,“小”是指募集金额低。十几家公司一起拿到IPO批文,但累计募资金额不超过六七十亿的场景却司空见惯。


市场认可的次新股炒作逻辑主要在于,盘子小,题材丰富,股本扩张潜力大、无套牢盘等等。然而,在新股发行加速的背景下,次新股的炒作逻辑正在被打破,最为关键的是小盘股已不再稀缺。


次新股除了丢了“稀缺性”这一优势以外,讲“故事”的工具——再融资也被收紧。


此前中国证券报曾报道过,预计接下来监管层将调整A股市场融资结构,对再融资中并购重组属于借壳上市、跨界并购和高议价收购的情况严格监管,将更多资金引到IPO市场,未来三到五年将是IPO的黄金机遇期,规模有望大幅增长。


而昨日又有一则类似的消息,据一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今年监管层可能会将再融资的规模控制在2016年规模的一半左右。今日,新华社消息称,目前监管层正在研究再融资相关政策。


由此可见,今年的再融资规模不会再像去年那般疯狂。这对于次新股来说,依靠定增收购讲“故事”的模式将不再延续,炒作预期势必降温。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