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工业品价格持续大跌:南华工业品指数创下去年11月底以来的新低;焦煤和焦炭期货价格暴跌逾11%;MyIpic矿价综合指数暴跌8.2%,至此抹去“特朗普行情”以来的全部涨幅;螺纹钢期货结算价进一步大跌6.2%,基本回到了年初水平。工业品价格的持续下跌,主要与近期供需格局转向松弛有关,随着上游工业复产补库存的持续,以及总需求逐渐呈现走弱迹象,去年底以来的“再通胀”预期正在退潮,本轮由上游行业主导的周期复苏也正迎来向下的拐点。
本周房地产销售持续低迷,而上周土地成交量大幅收缩。在地产信贷政策趋严的背景下,近期房地产相关融资方式的两个变化值得关注。一是,3月居民短期贷款骤增,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令人猜测这或与央行对房贷的加码调控有关:银行放缓对房地产按揭的发放节奏,可能导致部分被延迟发放的贷款,不得不暂时诉诸于短期贷款。二是,在境内发债和银行贷款均被严格限制的情况下,信托和海外发债再成房企输血通道。CRIC报告显示,3月房企票据和债券融资额总额较上月增加348.57%,其中,海外发行的票据和债券占比高达74.95%;去年11月以来,信托贷款发放量就较前期骤然上升,今年3月新增信托贷款再度超过3000亿,与房企表内融资受限有很大关联。
本周利空消息主导债市。其一,尽管资金面总体宽松,但周四到期的2170亿元MLF央行并未续作,而是代之以短期限的逆回购和定向的PSL,继续彰显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基调,引发市场些许担忧。其二,银监会密集发布金融监管政策,剑指过去两年快速膨胀的同业链条及其资产端高速增长的债券投资,令债市情绪大受扰动。其三,周四的贸易数据显示,3月经季调的进口、出口同比增速皆达到近四年最高水平;而周五金融数据反映表外项目带动社融再度放量。二者均加剧了市场对基本面上行的担忧。下周,重磅的3月增长数据即将出炉,经济数据的走向、缴税因素影响下央行的OMO和MLF操作、以及金融监管的落实情况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相对来说,短期内资金面的波动和金融监管对债市的主导性更强。
本周人民币汇率再获提振。本周三,特朗普在《华尔街日报》的专访中,称美元太强势,表示喜欢低利率政策,并不排除令耶伦连任的可能,还明确不会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上述表态皆与其竞选时的承诺背道而驰,导致周三美元指数遭受重挫。但随后美军在阿富汗使用威力仅次于核弹常规武器炸弹,美军部署战斧巡航导弹应对朝鲜试射核弹,令中东和朝鲜地缘冲突风险急剧上升。日元、美元作为避险货币又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涨。在此背景下,本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升值,CFETS人民币指数先升值后贬值,部分承担了美元指数的波动。往后看,朝鲜局势的走向、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选都将左右美元指数的走向;周五公布的美国核心CPI升幅创2015年11月以来最低,对美联储加息形成一定的拖累。一触即发的地缘政治风险,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可能随时承压,但倘若地缘政治相安无事,美元短期内或将继续震荡走弱的格局,而人民币汇率的“蜜月期”和增大弹性的窗口也将得到延续。
工业品价格持续暴跌。本周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小幅回升至64.4万吨,仅较上周创下的3月以来最低单周水平增长2.8%(图表1)。本周南华工业品指数延续上周的大跌之势,快速下滑4.4%收于1843点,创下去年11月底以来的新低(图表2)。反映去年底以来的“再通胀”预期正在退潮。本周公布的物价数据显示,3月PPI环比连续第三个月回落,同比增速亦出现了15个月来的首度向下。考虑到上游工业品价格的下跌与经济总需求的走弱,二者存在相互加强的关系,我们认为,3月应该就是工业品价格回落和经济走弱的拐点,后续工业生产的景气度或将逐步呈现震荡下行的格局。
原材料价格普遍下挫:除原油价格继续反弹回升、农产品价格低位企稳外,煤炭和铁矿石价格均现暴跌,有色金属价格显著回落。
煤炭期货价格全线下跌,其中,焦煤和焦炭价格暴跌逾11%,动力煤价格小幅下挫2.3%(图表3)。煤炭价格快速下跌,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供需关系的逆转。进入4月以来,榆林、鄂尔多斯作为全国煤炭高产集中地,积极复产复工。据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统计,陕西地区煤矿开工率达到96%,煤炭供给持续增加;而下游水电代替火电发力,又导致电厂存煤不断攀升,煤炭供需格局转松。在此背景下,陕西榆林煤炭普遍出现价格下调现象,期货市场上的暴跌即于此相一致。对后续煤矿复产力度超预期的风险需引起重视,可能导致商品价格加速回调。
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周四收于55.9美元/桶,周环比进一步回升3%(图表4)。原油方面利好消息不断,令布伦特原油连涨8天,创近五年最长连涨天数。包括:沙特要求OPEC延长减产协议,中东地缘政治风险,美国当周EIA和API原油库存均显著低于预期,以及OPEC国家3月减产执行率达到99%等。目前原油市场情绪已明显转为乐观,CFTC数据显示,投机者至4月11日当周所持NYMEX WTI原油期货和期权净多头头寸创五周新高。在地缘政治风险发酵的背景下,预计原油价格短期内仍将保持强势。此外,本周海关数据显示,中国3月原油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一季度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市场,中国需求对国际油价走势的影响进一步加强。
LME铜、铝现货结算价显著下跌,二者分别环比回落1.6%和2%,铝价跌离近28个月高位,同样受到地缘政治风险打压。本周MyIpic矿价综合指数暴跌8.2%,国产矿和进口矿分别下跌7.6%和8.6%。至此,铁矿石价格已抹去“特朗普行情”以来的全部涨幅,令钢铁生产成本明显回落。本周南华农产品价格指数低位企稳,略涨0.3%,在大宗商品当中表现相对坚挺。
钢价继续调整,水泥价格不断攀升。本周螺纹钢期货结算价进一步大跌6.2%,基本回到了年初水平(图表5)。钢价的持续调整,有上游铁矿石和焦煤焦炭价格走低的影响,但核心仍在于钢铁供给显著恢复,而下游需求偏弱,加之出口受阻,导致钢铁库存压力加重。本周高炉开工率仍处于77.6%的较高水平,据兰格钢铁统计,全国库存水平比去年同期高28%,其中,主导全国钢材价格的华北地区较去年同期高113%,对钢价造成较大压力。本周水泥价格环比再涨1%(图表6),近期水泥价格持续上涨,与此前错峰生产导致供给受限,以及雄安新区预期继续发酵有关。
房地产销售持续低迷,土地成交量大幅收缩。本周全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仍处低位,仅较上周创下的低点略有回升(图表7)。3月居民短期贷款骤增,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令人猜测这或与央行对房贷的加码调控有关:银行放缓对房地产按揭的发放节奏,可能导致部分被延迟发放的贷款,不得不暂时诉诸于短期贷款。而上周100个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大幅收缩,各线城市土地成交均出现了明显的缩量(图表8)。据媒体报道,目前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限制范围比此前大家意识到的更广,某接近国有行人士透露,从去年10月份起多家银行就停止了所有开发类的项目贷款,连建筑类企业也在暂停发放开发贷的名单里。而在境内发债和银行贷款均被严格限制的情况下,信托和海外发债再成房企输血通道:CRIC报告显示,3月房企票据和债券融资额总额较上月增加348.57%,其中,海外发行的票据和债券占比高达74.95%;去年11月以来,信托贷款发放量就较前期骤然上升,今年3月新增信托贷款再度超过3000亿,与房企表内融资受限有很大关联。
上周五,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了一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我们结合报告中的几个亮点,进一步阐释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的看法。
第一,今年一季度百城均价累计涨幅持续收窄,但3月单月环比涨幅略有扩大,其中三线城市涨幅最为显著。由于一、二线城市不断加码调控,购房需求溢出到周边的三四线城市,这是中国过去几轮房地产周期所共有的经验。而今年三线城市之所以销售和价格表现格外突出,还与棚改货币化安置所带来的改善性需求有关,也就是说,房地产的“货币现象”在三四线城市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但是往后看,我们认为棚改不能改变趋势,随着全国房贷政策的收紧,三四线楼市也将逐步降温。
第二,热点城市销售回落导致库存消化时间普遍延长,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出清周期回升至10个月以上。这是上周发布的土地调控定量指标所存在的一个现实困境。库存去化周期是一个与销量相联系的动态指标,热点城市在严厉的地产调控下销售势必明显萎缩,这会导致库存去化周期在读数上的延长。也就是说,既然加快供地可能拍出更多“地王”,那么地方政府只要控制住房地产销售的量,就可以继续维持偏紧的供地节奏。而这显然不利于维持房地产投资和平抑房价。
第三,房地产行业的信贷环境将面临收紧压力,不排除针对房地产收缩信贷的可能性。对这一看法我们是认同的。上周社科院张晓晶副主任指出,2016年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而考虑到中国居民部门净财富占全社会净财富的比重(40-50%)远低于发达国家(70-90%),从居民债务占居民净财富的比重来看,中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水平已经非常高了。由此看来,不管央行对房贷的表态方式如何,去年房贷发放的节奏确实是过快了,居民部门杠杆率蹿升的事实摆在眼前,而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只略降了1个百分点,杠杆转移的效果似乎也不明显。在此情况下,今年央行在行动上收紧房贷的可能性很高,这也是我们认为今年房地产销售会有显著回落的重要原因。
农产品价格的季节性下跌有所加速。本周农产品和菜篮子批发价格指数显著下跌,周环比分别下挫1.3%和1.5%(图表9)。农产品价格虽季节性地加速下跌,但相比去年同期降幅依然温和,4月CPI或有望大幅回升。3月CPI连续爆冷,仍主要受到食品价格的拖累,而非食品价格在能源和新兴服务品的拉动下维持高位。我们提示注意两点:一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仍达到2%,是2013年以来的一个次高点(仅低于今年1月,图表10);二是,消费升级背景下,新兴消费与日常消费的价格走势分化,这也是居民感受通胀与实际通胀出现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没有必要做出调整和放松。
MLF到期未续作,央行时隔13个交易日重启逆回购。本周公开市场共有1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连续十三个交易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后,周四重启逆回购,同时开展839亿元PSL操作,以应对当天的2170亿元MLF到期,全周实现资金净投放700亿元,结束了连续两周的净回笼(图表11)。尽管重启了逆回购并辅以PSL操作,但本周到期的MLF并未续作,反映货币政策仍然延续中性偏紧的基调:随着人民币贬值压力暂缓,外汇占款减少的趋势得到遏制,减轻了央行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央行代之以短期限的逆回购和定向的PSL,稳定短期资金面并维护市场情绪。在此背景下,本周货币市场利率保持较低水平(图表12),资金面总体平稳。考虑到下周缴税因素又将对资金面施加影响,且下周还有2345亿元MLF到期,而通常二季度也是全年流动性波动最大的时候,预计央行将加量公开市场操作,维持资金面紧平衡。
利空消息密集,债市情绪受挫。本周国债收益率全线上行,曲线有所增陡:1年和3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3.5bp-3.7bp,而5-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达6.3bp-8.9bp(图表13)。本周债市受到基本面与监管预期的双重夹击,资金面尽管宽松,但MLF到期未续作仍然引发了市场的些许担忧。具体地,本周三开始,3月物价、贸易和金融数据陆续出炉,周三的物价数据如期呈现出PPI同比回落的拐点,CPI同比连续爆冷,但当天主导债市情绪的是银监会监管风暴的来袭,令债市情绪大受扰动,国债期货午间快速下跌。周四的贸易数据显示,3月经季调的进口、出口同比增速皆达到近四年最高水平,基本面向好的迹象导致债券收益率大幅上行。而周五金融数据反映表外项目带动社融再度放量,同样加剧了市场对基本面上行的担忧。下周,重磅的3月增长数据即将出炉,经济数据的走向、央行OMO和MLF操作、以及金融监管的落实情况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而资金面波动和金融监管对债市的主导性更强。
理财收益率略有回落,票据贴现利率居高难下。上周日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6个月)略降至4.4%,仍处高位。考虑到6个月同业存单利从3月底以来已有明显下降,理财产品同样作为银行的主动负债工具,收益率也出现了些许下调的迹象,这反映出随着监管政策的加强,银行规模扩张的冲动或有平抑迹象,对此仍需持续跟踪。本周长三角票据直贴利率(6个月)先回落至3.95%,周五又上升到4.10%(图表14),票据利率依然居高不下。
从3月金融数据的情况来看,社融的显著回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表外票据的回归。而我们此前指出,2月表外票据规模骤减,与银行在充足的贷款项目储备下,通过“压票据、保贷款”来达到监管层的信贷规模控制要求有关。那么,3月表外票据的回归,或反映出信贷需求已有所走弱,从而为银行腾出了票据规模扩张的空间。然而,表内票据依然降幅明显,考虑到相对来说,民间资本更加倚重于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且通常民间资本在年初的借贷意愿较强。因此,这一贷款结构的变化,或意味着银行依然偏向于基建等大项目,从而导致民间融资需求受到压制。这提示在货币政策从紧以推动金融去杠杆的同时,亦需警惕“错杀”基础并不牢靠的实体经济。
特朗普背弃竞选承诺,朝鲜局势升温,人民币汇率再获提振。本周三,特朗普在《华尔街日报》的专访中,称美元太强势,表示喜欢低利率政策,并不排除令耶伦连任的可能,还明确不会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上述表态皆与其竞选时的承诺背道而驰,导致周三美元指数遭受重挫。但随后美军在阿富汗使用威力仅次于核弹常规武器炸弹,美军部署战斧巡航导弹应对朝鲜试射核弹,令中东和朝鲜地缘冲突风险急剧上升。日元、美元作为避险货币又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涨。
在此背景下,本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升值,CFETS人民币指数先升值后贬值,部分承担了美元指数的波动。具体地: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较上周升值209点,收报6.8740;即期汇率上涨达124点,收于6.8869;CNH本周略微升值43点,收于6.8822,两岸汇差倒挂得到明显纠正;CFETS人民币指数后半周逐步走贬,收于93.180(图表15、图表16)。往后看,朝鲜局势的走向、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选都将左右美元指数的走向;周五公布的美国核心CPI升幅创2015年11月以来最低,对美联储加息形成一定的拖累。倘若地缘政治相安无事,美元短期内或将继续震荡走弱的格局,而人民币汇率的“蜜月期”和增大弹性的窗口也将得到延续,但一触即发的地缘政治风险,也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可能随时承压。
联系作者,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欢迎订阅我们的公告号,第一时间获取莫尼塔宏观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