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新三板研究最用心,最原创的诸海滨团队】↑↑↑
三板做市:1130.81↓7.19(↓0.63%)
挂牌总数:11111家
新挂牌:54家
新转为做市转让:0家
股票成交数:1220只
做市转让:754只
总成交金额:8.45亿元
做市转让:4.44亿元
整体日化换手率:13.20%
整体估值:28.46X
做市估值:30.89X
协议估值:28.16X
04月24日0家公司协议转做市
04月24日0家公司做市转协议
顺应“转板”大趋势,新三板公司争抢IPO盛宴
(来源:经济导报)
烟台新三板企业美瑞新材(834779)在前段时间完成上市辅导之后,IPO之旅再获新进展———日前其披露称,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已被证监会受理。财报显示,该公司2016年实现营收3.35亿元,同比增长52.24%。
转战IPO的新三板企业,美瑞新材不是个例。经济导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4月23日,共有400余家Pre-IPO的新三板企业,其中有349家已发布IPO辅导公告。从证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分析,目前受理的首发企业共有607家,其中新三板拟IPO企业共有89家。
“因新三板流动性相对有限,加之IPO审核提速,使得新三板公司加速集结,拟转向A股IPO。”南方一家券商投行部总经理严鹏对经济导报记者说。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亦表示,从理论上来看,由于相对更加规范,新三板企业申请IPO应该更加顺畅、容易。
审核速度稳步提升
几天前,上交所发行上市中心执行经理顾斌在首届中国并购交易商大会上表示,已披露辅导公告或者已向证监会递交申请的新三板企业,到今年一季度末有400家左右,速度增长比较快,说明有大量的新三板企业在向IPO转移。
此言不虚。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突破1.1万家,流动性限制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瞄准了A股市场。在新三板拟IPO的89家企业中,处于“已反馈”的公司有53家。若按当前发行速度,今年将是新三板公司登陆A股的井喷之年。
全国股转系统官网发布的公告显示,4月17日-20日共有6家公司发布与上市相关的公告。具体来看,仕净环保、阿尔特、保丽洁发布关于上市辅导备案的提示性公告;捷佳伟创发布的是首发申请获得证监会受理的公告;元道通信发布关于上市辅导登记的提示性公告;大洋生物则发布关于正式启动首发上市工作与券商签署框架协议的公告。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证监会发审委日前审核通过了贵阳新天药业的IPO申请,该公司也成为去年以来第四家成功过会的新三板拟IPO公司,同时有望开创新三板创新层公司登陆A股的先河。在严鹏看来,新天药业以及已过会的新三板企业拓斯达、三星新材、光莆电子等,从被证监会出具反馈意见到过会分别耗时18天到6天不等,“这足以说明新三板公司的IPO审核速度正在稳步提升。”
事实上,新三板公司IPO热潮不减,与IPO审核速度的加快不无关系。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共有147家中企完成IPO,达到自2015年以来的最高值。一季度上市企业中,境内上市135家,融资额共计696亿元。顾斌也表示,根据一季度发行速度测算,今年将延续去年11月、12月的高速发行节奏。
据悉,去年11月以来,证监会审批速度明显加快,发审委维持了每月4批、每批10至12家的发行速度。预计今年全年核发IPO数量达500家,全年IPO融资额达3000亿元。
或倒逼政策尽快出台
不少受访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分析,新三板的估值和成交量始终不能与主板相比,于是众多优质企业将新三板作为通向主板的跳板。如今,新天药业等公司IPO的通过,对于新三板企业转主板将是一个强力“刺激”。
新三板投资联盟创始人许小恒认为,之所以市场内很多企业谋求转板,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新三板流动性萎缩,企业股价跌破定增价,新三板市场的一级市场融资功能也受到影响。而谋求转板的企业,基本上以提升融资能力为基本目标。
新三板公司转板热潮不减,或倒逼相关的红利政策尽快出台。事实上,新三板的转板制度一直存在预期,监管等相关部门也多次提及。本月17日,深交所官网发布的深交所总经理工作报告(节选)中就指出,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包括推动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试点,把创业板服务对象向产业前端推进,向企业最需要资本市场支持的阶段推进。这是2017年以来,深交所第二次提到转板试点话题。此前,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谈及新三板时也表示,要让一批创新能力强、诚实守信、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能够转板的就转板,不愿意转板的就在新三板里面绽放”。
与此同时,券商对新三板市场的争夺热度不减。从今年的挂牌企业数量上看,截至4月21日,安信证券、国融证券、申万宏源证券排名前三,分别达到85、63、50家。新三板被认为是未来券商收入的高地,各家券商也加大了项目承揽的力度,中小型券商通过更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服务占据了部分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从等待过会的企业储备来看,目前已经预披露的排队企业超过600家,已辅导登记备案受理家数1035家。按照目前的审核速度,只需一年多时间,就能把当前排队企业全部审完。“今年监管层的思路非常明确,就是大力推进IPO,加快去库存的步伐,同时规范再融资和并购重组。从这一角度来说,新三板公司纷纷抢食IPO盛宴,也是顺应了大势。”严鹏说。
零售业“跨界”只是套路:一场消费升级下的“圈地运动”
(来源:微信号第三只眼看零售)
4月7日,五星电器首个跨界品牌“星格玛”在宁波市中山路开业。这家500平方米的创新业态主营中高端炊具、餐瓷、日用杂货以及一些家饰软装等品类。根据五星电器的规划,“星格玛”首先作为店中店进驻五星电器直营店,未来计划开设独立店,预计今年开店20家,3年内将开出100家门店。
笔者得到这样一组数据:五星电器首家“星格玛”门店开业期间日均客流量为6488人,日均销售额5.5万元,初步符合预期。
一个家电零售企业跨界开设家居软装品牌店,释放出什么信号?回顾近年来的零售业发展轨迹,就会发现零售企业的跨界案例加速度涌现。从最早咖啡陪你与招商银行的“混搭经营”,到方所、言几又、诚品生活等弄潮儿将图书、咖啡、文创项目进行跨界融合,再到诸如超级物种、盒马鲜生等“超市+餐饮”模式的推陈出新,可以看出,跨界经营已经深入传统零售经营者的内心。
IT界有个著名的摩尔定律,即同等面积的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在《第三只眼看零售》看来,摩尔定律同样适合于零售业。在市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一定周期内,跨界业态将以翻倍的速度剧增。
笔者认为,跨界业态急剧增加并非经营者脑洞大开的结果,而是消费者升级时代的必然趋势:
首先、消费者购物行为呈现碎片化态势,传统业态已经无法完全满足购物需求。零售专家鲍跃忠撰文称客流量下滑是当前实体店最大困境——而这也是很多实体店经营者所感同身受的。但事实上,中国人口总量是增加的,消费基数也是增长的。这两年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逐渐趋缓,甚至一些电商平台开始主动向线下引流。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实体店客流下滑的现象?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消费者发生了分化,传统业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而跨界业态有望填补这一空白。
其次、传统业态的生命力逼近大限,业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不久前有传闻称美国全食超市将被收购。一位商业综合体运营者认为,这是由于该业态的生命周期走到了尾声。在未来,业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一个新业态或许也就是三五年的生命周期。最早呈现这一趋势的是餐饮企业,品牌的生命期短暂,因此很多餐饮企业不断推出“副牌”。那么,传统的零售业态会不会像餐饮企业一样出现类似的趋势呢?我们认为很有这个可能。
综上所述,零售业跨界风潮的兴起,并非决策者的灵光乍现,而是企业出于自身安全需要进行的扩张式防守。如果五星电器当前安于现状,三五年之后家电品类被几大电商巨头所垄断,后果将会有多可怕?可以说,“保守”是当前最大的风险。
因此,我们是这么看零售业跨界风潮的:它是消费升级背景下,传统零售商掀起的一场“圈地运动”——以创新业态为藩篱,重新圈住消费者,重塑实体店价值。
圈定消费新需求
“我们身边的都市白领很多是这个样子的:坐着真皮沙发,看着4K曲面大彩电,却抱着十元店的小抱枕;躺在床上用最新款iPhone刷着土豪们的朋友圈,却用着不足40支纱织的床单床罩。”五星电器“星格玛”负责人张慧妍描述了这样的场景。
这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正是“星格玛”看准的市场空白点。“消费群体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找到消费者需求集中的空白点,自去年10月开始,我们进行了消费者调研,发现购买电器的顾客群体,在家居用品和软装方面有着很强烈的消费意愿。”张慧妍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跨界经营的核心是消费者需求。就零售行业业态发展过程而言,不同的消费需求催生相应的经营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卖的是产品,第二阶段卖的是品牌,最后一阶段卖的则是生活方式。换句话说,当零售企业处于卖方市场时,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较高的商品足以获得竞争优势。但在消费升级之下,如何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强化体验感则成为企业克服同质化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跨界经营应运而生。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6年统计公报》来看,我国的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2016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同比下降0.5%,基本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这一变化意味着随着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在服务业中产生的消费比重将会不断增加,但在生产型消费、物质型消费等方面的增速将会放缓。
目前来看,消费结构升级对耐用品行业的影响明显大于快消品行业。首先是由于耐用品行业目前来看大多库存高企,且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快速增长。据统计,我国家居卖场的总面积已经超过4000万平方米,其中50%的卖场属于产能过剩,由此引发的负面效应已经延伸至建材行业。同样面临困境的还有家电行业,据统计,2015 年家电行业整体实现主营收入7290.82 亿元,同比下滑3.90%,其中四季度实现主营1813.04 亿元,同比下滑10.17%。在整个行业遭遇市场总量饱和的情况下,以家居卖场为代表的耐用品经营者不得不将转型目光投向其他行业。
笔者走访居然之家北京十里河店时发现,卖场的负一层被改造为主打进口商品的怡食家精品超市,属于居然之家跨界经营的子业态。据其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居然之家将向消费综合体转型,以会员体系为基础,将现有的家居建材中心业态转变为中高端家庭消费生态圈。”
其次是从贩卖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看,快消品行业相对容易进行业态整合。举例来说,新世界百货与易买得跨界合作了一种全新业态,将生活场景描述为“如何让不爱逛街的男士在卖场中逗留的更久。”他们首先将主营业态定为电子产品,同时融入男性服饰、男性专用发型店等业态,以此促进关联消费。
跨界与融合
“不同业态的融合是目前跨界经营的主要手段”,深圳万维商业空间设计公司CEO卢泰彻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从我们已知的零售业跨界案例中,融合是其关键词。无论是咖啡+书店、咖啡+服装,亦或是超市+餐饮的不同模式,用的都是这一套路。
以方所书店的创立历程来解析零售业跨界的内在逻辑。2010年,方所创始人毛继鸿在深圳万象城看见餐饮区人头涌涌,而服装店则门可罗雀。“我当时就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觉,单品牌销售是一个很无聊的事情,不仅浪费人员和资源投入,本来是公共空间的商场又被划分成一个个单独的空间。”毛继鸿表示。
2011年底,在实体书店没落的背景下,“方所”在广州横空出世。占地1800平米的广州方所有来自世界各地50000多种出版物,超过90000册书,内容覆盖设计、建筑、文学、艺术、电影、诗歌、美食、心理学等,是集图书、生活用品、咖啡、展览与服饰时尚于一体的立体文化空间。
方所与其说是一个零售终端、一个集合店,不如说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组合,她涵盖了书店、美学生活馆、咖啡店、艺廊与例外等品牌服装服饰。书带来的人流量和媒体效应会辅助其它业态,这是互相成就的一个集合业态。
虽然融合是零售企业开展跨界经营较为常见的手段,但在卢泰彻看来,做好跨界经营就要学会“编辑卖场”。“编辑卖场的说法来自日本,是指以消费者为导向对卖场的布局、陈列、业态选择进行重新定义,而非以经营者为导向做上述事情”,卢泰彻告诉笔者。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茑屋书店。“茑屋书店的图书分类是按照旅游、料理、亲子等消费者角度进行分类,而传统书店则是按照社科、文学、小说、技术等经营者视角进行分类。这就是很典型的卖场编辑的思维”,卢泰彻表示。
在国内比较明确提出卖场编辑概念的当属天虹商场。“我们自己做生活方式的主题编辑,与我们的供应商、品牌商合作,为消费者真正来解读一种商品,来根据消费者要完成的情景任务,或者实现的生活方式,提供一种非常精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天虹商场董事长高书林表示。
真需求与伪需求
跨界的成功率有多高?抛开跨界不谈,我们先说创新(姑且认为跨界属于高难度的创新)。Kantar市场研究集团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快消品96%的新品都是失败的。也就是说,一家快消品公司推出一款新产品,其成功率尚且只有4%。那么,一家零售企业要跨界经营一种新业态,其难道可想而知。
如何提高跨界经营的成功率?核心只有一点,把握顾客需求。这里面有“真需求”与“伪需求”之别,一般情况下,互联网创业企业容易陷入“伪需求”的陷阱,花了巨大代价研发出一款消费者根本不需要的产品。但在跨界风潮之下,零售业也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我们举正反两个例子。先说无印良品,无印良品经营的品类跨度非常大,有家居、服装、文具、家电、食品、咖啡甚至生鲜和酒店。但由于其经营品类都传递了一种极简主义的生活主张,有统一的品牌调性,这使得其受众群体非常聚焦。因此无印良品的跨界经营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却把握住了消费者的“真需求”。
另一个案例是顺丰旗下的嘿客便利店。第一代嘿客诞生正是在O2O概念刚刚兴起的时候。嘿客的商业逻辑是这样的:消费者到门店看到商品的照片,然后找到对应的编码或者在门店的电子终端进行在线下单(当时似乎二维码扫码购物功能都还没有普及),然后在家里坐等送货上门。这其实是为了O2O而设计的购物流程,异常繁琐,可以说是一种“伪需求”。
如何判断真需求和伪需求?不同的商业模式,也不尽一致,甚至同一种模式不同的人也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在这方面,一些零售业“老司机”也容易看走眼。以当前流行的“超市+餐饮”模式为例。该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全食超市、意大利的Eataly超市等外资超市,而永辉开出“超级物种”之后在中国零售界引发热议。
就在业界舆论一边倒看好“超市+餐饮”模式的时候,中百集团CEO万明治提出了不同看法。超级物种通过打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以期吸引不同年龄层不同消费诉求的顾客,来拉动超市商品的销售。期望是美好的,但其关键是在于能否将各类的场景经营的相对专业,以及如何去平衡好专业性与经营成本。另外,如何平衡慢购物(餐饮)与快购物(超市)之间的矛盾,也是一个不得不去直面的困难。因此在他看来“超市+餐饮”是一个伪命题。
再以“超市+餐饮”为例,餐饮业态或许带动了堂食消费,短期看来整体坪效较高。但问题在于,超市部分的客流量反而有所减弱。《第三只眼看零售》对比某零售企业在同一时间段中,餐饮区域与超市区域中的客流量后发现,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也就是说,跨界经营带来的业态互补掩盖了某一业态疲软的现实,整体平均分较高,然而分差较大。而后者对消费的促进,更多体现在通过吸引消费者用餐,增加到店频率延长消费时间,实际上处于被动营销。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卖场中的餐饮的确好吃,但经营者缺少促进消费者购买生鲜食材回家自行料理的营销机制。”深圳万维商业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卢泰彻分析称。“如果能在卖场中加入类似于厨艺教室的环节,一面链接体验感极强的堂食餐饮,吸引消费者成为会员,参与厨艺教室。另一面促销超市区域中的相关食材,或许能够做出更高的坪效。”
“跨界其实是商业模式的重构过程,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效率。很多创新业态看上去客流量非常好,很兴旺的样子,但其成本高居不下,效率低下,很难成为一个稳定的商业模式”。好邻居便利店总经理陶冶告诉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