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质量
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网络时延上限值为 400 ms;
b) 时延抖动上限值为 50 ms;
c) 丢包率上限值为 1×10﹣³;
d) 包误码率上限值为 1×10
﹣4
。
音视频编解码满足下列要求:
a) 音频编解码宜支持G.711、G.722.1、G.723.1、G.729、SVAC或AAC格式,参见ITU-T Rec.G.711、ITU-T Rec.G.722.1、ITU-T Rec.G.723.1、ITU-T Rec.G.729、GB/T 25724;
b) 视频编解码应支持H.264、H.265、SVAC 或 MPEG-4,应符合TU-T Rec.H.264、ITU-T Rec.H.265、GB/T 25724和 ISO/IEC 14496的规定;
c) 视频图像分辨率宜支持CIF、2CIF、4CIF、D1、720P、1080P、4K 等;
d) 应支持基于主子码流的图像质量优先或流畅优先可调,视频帧率应不低于 25 帧每秒。
部服务系统功能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支持对视频资源进行实时监控、云台控制、视频轮巡及录像检索和回放,支持断流后自动重新取流;
b) 支持视频资源分组收藏功能,将收藏的分组共享给其他用户;
c) 支持视频资源预览上墙、回放上墙以及轮巡上墙;
d) 支持在地图上展示视频资源,支持关键字模糊检索、空间查询等视频资源查找;
e) 支持对视频质量问题进行诊断和统计分析,视频质量问题分类代码符合附录 B 的规定;
f) 支持多级用户管理,为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管理权限。
子服务系统功能满足下列要求:
a) 应支持视频资源的实时点播和并发点播。
b) 宜支持对历史视频资源的检索、远程回放和文件下载。
c) 宜支持接收部视频服务系统发送的云台和镜头控制指令。
d) 应支持通过 NTP 协议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或国家认可的授时源进行时钟同步。子平台视频服务系统应对本域内视频采集设备进行校时。时钟同步周期不少于 1次每日,时钟同步精度不大于 1s。
e) 宜支持对视频质量问题进行诊断和统计分析,视频质量问题分类应符合附录B 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