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农村留守老人,被大水围困在煤矿沉陷区 ·  2 天前  
单读  ·  我们这样的人啊!很难挣到划算的钱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去看每一片土地,听那里风土的声音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0-20 22:59

正文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在《且介亭杂文末集》中的话,也是每一个愿以人文视角瞩目四方各处的人,心中的愿景。2024年,由三联人文城市所开启的首届人文风土季,正是对这种愿景的回应。


首届人文风土季落地于河南中牟,由三联人文城市和中牟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由普罗理想国、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郑州海昌海洋旅游度假区协办。




2024三联人文风土季活动现场


在2024年6月到10月的首届三联人文风土季中,我们通过展览、风土行、在地工作坊、论坛、沙龙、音乐与舞蹈演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讲述地方历史⼈⽂⻛貌的同时,挖掘城市与⼈之间紧密的情感联结;在回望传统的同时,探索充满可能性的未来,立足“此时此地”,对人文风土在当代的焕活与复兴,展开新的谈论和思考。



2024三联人文风土季活动现场


中牟县委书记丁文霞提到,自今年夏天“人文风土季”启动以来,在中牟落地了一系列活动,“各位艺术家、专家学者以‘此时此地’为主题,用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手法深度挖掘中牟‘人文风土’”,由此诞生了大量兼具文化内涵与传播力的线上、线下内容,从而“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中牟·幻乐之城’独特的城市文化气质和文化魅力,提升了中牟的曝光率、知名度。”


中牟县委书记丁文霞致辞


人文风土,是人和土地、自然、文化、历史的交织。当人文的温度,被注入由故事、建筑、民俗推动的地方文旅事业中,它们就一起构成了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当代风土资源。


正如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所说:作为中国主题乐园第一县,中牟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工业”之城。“我注意到,目前的中牟,无论西瓜节,还是人文风土季,这些活动的指向非常明确:创造一个叫‘中牟’的品牌。”而今天,中牟正“走在前人未有经验的发展道路上”,这是这座中原小城真正的独特之处,也是创造性所在。


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李鸿谷致辞


在人文的视野下,关注每一片大地上的风土,聆听它们的声音,从陌生到熟悉,从认识到理解,我们愿意开启一场属于地方文化的再兴,一起跃入潮涌,与风土同行。













关注人文风土,就是关注时代的此时此地




特定的⻛⼟⼈情塑造了独特的地⽅性格,也为曾经或正在⽣活于此的⼈们带来了精神养料。而风土为形,文化为神,当人文与风土碰撞,才能激发一城一地完整的文化表达。


10月18日,在“此时此地”人文风土论坛上,六位来自建筑、历史、⽂化、艺术、文学等不同领域的嘉宾,从各自视角,为“此次此地”给出了他们的阐释,启发我们对“风土”的再认知。


当历史回拨到遥远的古代,中原是《诗经》最重要的创作土壤。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学者董梅近年展开了一系列围绕《诗经》所书写土地的实地“田野调查”。


董梅:回到《诗经》的土地上,重寻诗性

 

“以这种置身于风土之中行走的方式,我所收获的,是对于中国的文化史、文明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比较清晰和完整的认知。”


行走中,董梅也遇见了比《诗经》历史更久远的中华先民文化。这让她意识到通过行走的方式,自己可以“打开时间的维度”,“我们会逐渐建立起一个更大的文化坐标,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仅文学,历史也可以和行走、和“田野”结合。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在文本的基础上,提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史方法。


韩昇:行走于黄河之畔,再读三国


在演讲中,韩昇讲到东汉末年发生在中牟的一场大战——官渡之战的结局,介绍了这场大战如何被一个小小的地理细节所影响。


“如果我没有到周末没有到黄河边上,我没有看到那一片泥沙,我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袁绍会惨败在这里。”韩昇的分享提醒我们重返历史发生地的意义:只有回到历史现场,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人物,以及我们与历史的关系。


同样是围绕中原文化展开,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以《作为故乡的河南》为主题,以文学视角关注故乡河南。


梁鸿:作为故乡的河南


她分享了自己作为河南人,从最初抗拒写作河南,到后来通过深入研究河南文学和文化,逐渐理解并接受故乡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发展,乡土、传统的河南形象在不断变化。今天当传统不再是落后的象征、不再被歧视,“一方面要非常欣喜地去迎接它,同时也要辨析它——辨析出一个经过我们心灵重新洗涤的、传统和现代交织的中国生活。”


如果文学是风土无形的载体,那么乡土建筑就是地方风土有形的容器。在西南的沙溪古镇,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主任、副教授,沙溪源乡村合作中心理事长黄印武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乡村复兴实践。作为较早投身到国内乡村复兴的专家,他在一次又一次的修复实践中找寻链接传统空间与当下日常的方法。


黄印武:我在小城修古建:时间的力量


他认为,如何对乡土建筑进行修复与保护,体现出看待历史的态度。保护与发展从来不是对立的,在乡土建筑的修复中,他跳出两种看似矛盾的视角,以彰显时间的印迹来缝合历史与未来。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邬建安也在实践中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展开《在神话传说中,寻找文明的罗盘》的主题演讲。


结合他在皮影艺术创作上的实践经验,和《是海是沙丘》的展览,邬建安分享了自己将传统审美、工艺与现代艺术融合的创作之路。从传统神话到现代寓言,他向我们展示了艺术家如何向神怪借力,打开想象的边界。


邬建安:在神话中,寻找文明的罗盘


关注地方性,也是在关注一地的文化表达和精神脉络。“此时此地”人文风土论坛以西北根源音乐人张尕怂的创作分享和个人作品《马儿谣》的演出收尾。


西北传统风土滋养和催生了西北的民间音乐——青海花儿、宁夏小调、甘肃民谣……张尕怂将西北各地的民间曲调都融入到了他作品里,以黄河尕谣来命名。


张尕怂:在黄河边长大的孩子,世代唱着黄河的歌


民谣“活”在民间。他讲到自己的创作就如同乡亲们“在黄土地上的耕种”,“《黄河尕谣》就是我心中的万亩良田。”


这场人文风土论坛落地在郑州美术学院,院长石品对论坛的举办表示欢迎。在他的理解中,三联人文风土季的系列活动,是基于专业方案的具体实践,也是深度观察、介入城市人文发展的典范。


 
郑州美术学院院长石品致辞


大俗即大雅,曾经最“土”的东西,可能化身当代的活力艺术,这取决于我们是否认真注视、细微理解。


“风土不仅是传统的载体,也是创造的基石。”论坛主持人、三联人文城市执行总编辑贾冬婷说到:“没有风土的现代化,便失去了它的土壤,也失去了推动之风。”

论坛主持人、三联人文城市执行总编辑贾冬婷





和风土在一起,用实践唤醒地方文化



在“此时此地”人文风土论坛之外,10月20日,我们又开启了“在田野里实践:人文风土实践论坛”。


实践论坛为本届人文风土季主题“此时此地”提供了另一层面的行动内涵——不仅要将目光聚焦在中国跨越地域、参差多态的人文风土和时代变迁,更呼唤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参与。


五位躬身入局城乡在地实践的嘉宾从他们自己经历出发,分别从艺术、建筑设计、媒介、理论等多个维度展开关于实践方法的讲述讨论。


北京安哲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王求安近年持续致力以建筑设计服务乡村振兴。


王求安带领团队辗转各种村落、“城中村”,鼓励村民自建、公民共建,目的正是改变千村一面的现状,让村落展现出他们各自的特色。在王求安看来,“百家百业”才是烟火气的体现。


王求安:从地里长出来的建筑师,回地里“掘金”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何崴长期从事建筑、城乡、艺术、灯光等跨领域教学。同时,作为三文建筑创始人,他也是中国新乡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过去的十年中,他始终参与着乡村建筑工作。


他用容器、酵母和灯塔这三个名词加以总结乡村建筑的作用:乡村建设需要有容器的实用性、如酵母发酵一般影响周围、像灯塔一般具有引领性和影响力。


何崴:在乡村盖房子:容器、酵母和灯塔


策展人、安徽大学副教授左靖是最早投入当代中国乡村建设的关键人物之一。他从过去多年在河南焦作修武县大南坡村的实践案例出发,分享了乡村建设的方法和思路。


左靖强调“存量建筑”改造,保留地方记忆,用音乐、电影、文学、摄影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丰富当地的文化性,并举办“南坡秋兴”等文化活动。在左靖看来,乡村建设是“崎岖无退,回乡歌且谣”。对村民们的陪伴、呼唤村民参与、后期的持续运营,都是“长效”的工作。乡建要有“韧性”,更要耐得住时间的考验。


左靖:如何在乡村建设中实现“长效主义”?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刘庆元以木刻艺术介入城乡实践。刘庆元说到,在今天,木刻作为一种媒介,能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艺术本身。“通过木刻,能给我们带来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去让他人认识你,也去认识他人”。


作为实践型的艺术家,他选择“贴地飞行”,去接触更广阔的人群与行业,去做实地的“田野调查”,用“传统”的木刻艺术去激发新的潮流。



刘庆元:在地十二年,用木刻与乡村对话


最后一位分享嘉宾是艺术策展人孙倩。孙倩是大地艺术节中国发起人,《把艺术种在大地上,会收获什么?》是她本次分享的主题。


孙倩:把艺术种在大地上,会收获什么?


她说到,艺术节名为“大地”,只有“熟悉当地,才可能挖掘出适合当地的特质。”和土地结合无疑也是和人的互动。孙倩提到她一以贯之的工作准则:“尊重,尊重当地人、尊重他们的传统观念、需求……”


五位嘉宾对谈现场


在演讲环节后的对谈中,当问到今天乡建是否依然被需要、是否仍然重要这一问题时,何崴说到:“具体我们需要看,这一‘乡建’,是短时间完成任务的建设,还是长期的、生长的建设?”


村庄不应该是观看的村庄,而是生活的村庄。“自然生长、回归日常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东西”,左靖说。


而除了实践论坛中五位嘉宾所分享的实践经验,另一场在地实践,更是将工作直接落在了河南中牟的一座大型回迁社区中。


  “从花园开始”大孟社区营造工作坊沙龙分享现场


“从花园开始”大孟社区营造工作坊,由三联人文城市与建筑师、艺术家、教育工作者、跨界组织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何志森共同合作发起。作为在中牟本地的实践项目,何志森主持的社区工作坊,向我们展示了在中牟这片土地上,本地人群的真实生活样态。


大孟社区是中牟最早、规模最大的合村并居的拆迁安置房,从2014年起,四个村子的数千名村民陆续迁入大孟社区,居民中很多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


今年7月20日,何志森与招募而来的54个学生住进大孟社区。为期10天的工作坊为这个社区带来了什么?


  “从花园开始”大孟社区营造工作坊沙龙分享现场


10月19日,何志森在中牟普罗·理想国社区共享中⼼·聚汇礼堂分享了他在实践中的观察。


何志森讲述了大孟社区的整体情况:社区里不同村落的人以往曾经发生过冲突,彼此有隔阂,不相往来。土地与传统耕种方式的消亡,让村民们失去了往日的主体性与集体意识。社区里原本规划的公共空间被荒置,或者种上自家作物,变成自己的菜地……大孟社区映照着中国近十年来农民回迁社区的普遍问题。


 何志森的沙龙分享


在何志森的带领下,21个专业背景的54名学生自行组成小组,以“闯入者”的身份开始,和居民们互动,“带着自己的身体,加入到他们(大孟的居民)正在进行的生活世界里”,“向在地者学习”,摸索融入社区、做出实践尝试的办法。


随着参与的深入,工作坊成员和居民形成了平等的关系,一起合作,做的不少事——放露天电影、理发按摩、一个社区公共厨房、一份包含女性成员的家谱、给手艺人王奶奶做个人博物馆。在沙龙分享的现场,手艺人王奶奶也拿来了她的手工艺术品展示、售卖。


大孟社区的中间绿地,之前是一个无人照看的“露天的公共卫生间” 。在这里,学生们与当地居民共同收集废旧的生活物品,将它们重新利用,作为花草的容器,在10天内成功打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社区花园。


手艺人王奶奶的手工艺术品


随着花园正式开放,吸引了社区各年龄段的居民聚集于此。花园唤起了居民们对旧生活的怀念,许多年没见过面的村民也出现在了花园开放日的现场。一座社区花园,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社区内失落已久的集体意识。


在沙龙分享的最后,何志森谈到,花园并非目的,它更像是个抛进社区的“钩子”,“随着花园带来什么结果,这是重要的”。它是一种试探,将人与人之间隐藏着的集体意识激发出来。


一次10天的工作坊正是尝试的“第一步”。


大孟社区居民的沙龙分享





和更多人在一起,分享风土的新消息



音乐和舞蹈是一个地方风土特质最显然的体现,也是我们进入和理解地方文化最清晰、最舒适的接入口。在17日-19日“人文风土季”的音乐舞蹈演出中,在中原大地上的,舞动的身姿和悠扬的旋律,链接了过去与未来、人与自然。


10月17日晚,回声当代乐团在只有河南乾台带来“大地的回响-跨界声音剧场”。开篇序曲《大地的回响》,为秋夜的中原大地注入新锐而深沉的力量。现代与传统交织的音乐,带领观众进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旅程。


 ←左滑查看更多  大地的回响-跨界声音剧场


中牟地处黄河之畔,夜幕降临,回声当代乐团开篇带来序曲《大地的回响》,苍茫草原的风声与连绵群山的震动,为秋夜的中原大地注入了一股深沉的力量。


踏入棋盘格布局的乾台,现代与传统交织的音乐,变幻无穷的五彩灯光,带领观众进入了一场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穿越之旅。电子合成器和马头琴、中阮等传统乐器被编织成新的实验乐曲,打破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也让观众在现代音乐的语境中感受到风土的厚重与魅力。


演出突出强调身体与空间的互动,中牟千年古乐器箜篌的空灵幽鸣与柳琴、马头琴等配合无间,舞者的肢体在现代感十足鼓点韵律里流淌,带来一场与大地、远山、黄土、长河的对话。


10月18日,由舞者何其沃创办的二高表演,在中牟开展了《来来!沿着河走》舞蹈工作坊。10月19日傍晚,工作坊进行《来来!沿着河走》主题演出。


二高表演艺术总监何其沃在六月来到中牟采风,行走在黄河之畔,他灵感迸发,围绕“此时此刻”构思了三个主题片段,分别是象征流动之水的肢体表演、对潘安之美的现代演绎与畅想未来的迪斯科舞蹈。


←左滑查查看更多  《来来!沿着河走》舞蹈

工作坊演出现场


参加工作坊的舞者都具有丰富的表演和教学经验,短短一天半的时间,他们从热身开始,轮流展示自己擅长的舞种和表演方式,在演绎中从陌生变得熟悉,产生了惊人的默契。“二高表演不是在‘教学’,而是在引导大家共创。”


清脆的鸟鸣声拉开舞蹈序幕,舞者化身自然的使者从秋兴楼翩跹而下来到舞池。随即,一曲经典复古的迪斯科舞曲串烧点燃大家的热情。二高表演强调在地性与公众性,在舞者们热情的邀约中,孩子们加入其中,随即越来越多的观众被动感的音乐和趣味的舞蹈吸引,纷纷和舞者互动、“斗舞”,形成各种形状的舞阵,专业舞者与观看者的边界被打破。


晚风徐徐,黄河在远处静静流淌,潘安像屹立在侧,历史故事与当代艺术发生碰撞,二高工作坊团队对潘安之美与黄河之水的再度演绎,与中牟的风土、历史产生了奇妙的连接。

在音乐舞蹈之外,影像与声音也是把“风土”消息传到远方的当代载体。


从6月一直持续至10月底的“小城之春”第二季展览就是这样一场由声光影构成的“风土”盛宴。


→左滑查查看更多  “小城之春”第二季展览


“小城之春”第二季由三联人文城市联合策展人崔灿灿共同开启,邀请到15位(组)共创人——班宇、陈彧凡、陈彧君、程新皓、段建伟、耿军、顾桃、胡尹萍、罗宇杰、苗文翻译局、佘海晴、孙晓枫、伍伟、袁野、张尕怂、朱岚清。通过他们的创作,重新呈现了小城独特的风景、凝聚的回忆以及小城对世界的特有折射方式。


作为本届风土季的特邀摄影师,张景翔从海外回到家乡河南,用镜头记录下黄河边的麦田、贾鲁河两岸的野树,也记录下公园里的人群、物流城中的劳作者和儿时向往的主题乐园。


从6月持续到10月的“我们生活在这里”在地摄影展览,就是张景翔记录下的此时此地,连接了中牟的过去与现在。


在“小城之春”展览启动之后,我们又相继邀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辛德勇、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耿朔来到中牟,以一场“风土行”实地寻访有关于黄河、三国、古都的历史记忆。


→左滑查查看更多  张景翔从“我们生活在这里”影展作品选


回顾2024三联人文风土季,从“小城之春”展览,到漫步黄河畔的“风土行”;从展览、论坛、在地工作坊,到音乐、舞蹈,各项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相继举办。


二十余位嘉宾、共创人,以艺术、建筑、文学、历史、人类学等不同视角展开有关“风土”的行动、实践,分享他们的感受、观察与经验,在回望传统的同时,探索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对人文风土在当代的焕活与复兴,展开新的谈论和思考。


最终,首届三联人文风土季最终圆满落幕,但首届三联人文风土季所要传达的地方风土的消息并未停止。


风土从未消亡,也不会终止。对于每一位想去到具体地方的寻路人、对于每一种渴望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而言,他乡正是此地。


以“人文风土季”为契机,在未来,相信我们会一起去到更多地方,遇见无数人群,他们都与我们有关,与此时此地相连。且收获此刻的丰饶,为我们在他日展望远方。














三联人文风土季项目团队


总策划:贾冬婷

项目统筹:吴小霜

商务:董曼

活动:潘鸿、宋洋

策划:吴小霜、袁潇雪、俞冰如、吴佩珊

传播:沈雨潇、蒋瑞华、刘瑞丝


视觉设计:another design



三联人文城市联络方式:

官方公众号:@城市家City+

官方视频号:@城市家City+

官方小红书:@三联人文城市

官方网站:http://city.lifeweek.com.cn/

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蒲军强 15736184721

咨询信息:[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