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澎湃新闻
有内涵的时政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亩三分地Warald  ·  海外9年VS北京1年,多少钱可以躺平? ·  4 天前  
人民日报  ·  祝贺!年终世界第一! ·  6 天前  
青年志Youthology  ·  上岸之后,挥之不去的“交卷心态” ·  6 天前  
青年志Youthology  ·  上岸之后,挥之不去的“交卷心态”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澎湃新闻

我们生而为人子女,但真的会做人子女吗?

澎湃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24 23:04

正文

我们生而为人子女,但并不意味着天生就会做人子女。

在成年之后,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在微妙变化着,我们不再需要被原生家庭所局限,但是双方都对这种新变化感到不适:

父母总是把我们当孩子一样魔性掌控,而我们也不知道对父母说什么,一说话就起争执,或者相顾两无言;我们对父母很关心,但是父母的执拗却让我们很担心;对于曾是决定一切的父母,我们很难鼓起勇气去谈自己的想法和决定;面对疾病衰弱的父母,我们无能为力,难以接受现状;甚至我们不知道怎么和父母一起面对生离死别……


我是姜楠,现在是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在老年心理健康、长期照护和代际关系临床研究方向工作六年了。我了解老化父母的感受和期待,在中国文化的大环境下,成年子女如何了解自己和父母的内心需求,重新梳理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探讨和父母相处的小技巧,问我吧!



以经济独立

定义自己的生活方式

1


 赫罗: 我相信作为子女,有不少人曾经或正在经历着这种两难困境:一方面,我们向往平等尊重的亲子关系,渴望理解;另一方面,父母无处不在的掌控欲常常让人窒息。我曾试图进行自我反思和主动沟通,但是无效。作为一个经济尚未独立的学生,您认为我应该如何去寻找和父母沟通的合理方式呢?


姜楠: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看你现在处于的生命状态。如果你现在已经是一名大学生,那么的确你已经需要认真思考与父母独立。

经济独立其实不仅仅是不在依赖父母的证据,更是定义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经济独立的过程中,尝试寻找你自己,而不是过依赖他人的生活。大学期间其实可以尝试很多兼职,是成长的机会,也向父母证明你可以自己生活。

关于与父母谈想法,以下我有几点建议:

  • 作为独立的个体,可以不需要父母先做出改变,可以先主动改变与他们的相处方式。例如,尽可能以不激烈的方式,向父母真实、诚恳的指出你认为家庭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尽可能说明自身感受,和这种不健康关系对双方造成影响。就事论事,不要发泄情绪,不要像父母攻击你一样攻击他们。冲突往往加深恶劣印象,无法改变。

  • 要学会自我鉴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看法,划清个人界限。你需要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清晰明确的表达出来,绝不动摇。

  • 在此过程中,你也要学会尊重父母的边界。如果一方面你一味要求他们理解你,让你的需求成为他们生命中心,那你无法要求他们尊重你的独立,这对父母来说也不公平。

你可以尝试给父母做示范,在家庭关系上更成熟的相处模式是怎么样,而不是逃避、沉默、敷衍。


 shangwei7907:现在中国房价高涨,很多年轻人结婚后由于经济原因被迫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由此产生生活方式上的很多矛盾,例如子女教育,生活习惯,婆媳相处问题,请问该如何妥善处理矛盾和改善彼此关系?


姜楠:婆媳相处问题,男生的责任非常大。科研数据表明,90%婆媳纠纷都是因为男生过于依赖原生家庭。一般就是两头都不敢得罪,反而两头受气。

特别理解小家庭成立之初,势单力薄,需要依靠父母。但是这个时候,丈夫需要和原生家庭划清界限,尊重母亲的基础上,不能妥协自己现在家庭的权益。当然,妻子这个时候需要尊重丈夫在家里的权威。

虽说房价贵,我还是鼓励年轻人老年人分开居住。临床表明,老年人和伴侣居住幸福度最高,其实父母也不愿意和你居住。努力打拼,自己有自己的小家最温暖。



那份爱如何表达


2


 Older Lee:我是个男生,平时与父母沟通的少,并且在外地工作,感觉父母怕耽误我工作,家里一些事儿也不愿跟我说,总感觉慢慢变得比较生份,怎么拉进与他们的距离呢,心里好爱他们,却不知该怎么表达?


姜楠:看了问题的描述,首先为你点一个赞,作为家中的男生,已经学会了独立生活,并且学会关心父母,这是生命成熟的标志。

对于父母对你有所隐瞒,我觉得从老人角度出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认为并且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家庭治疗大神Minuchin(1974)认为,一个拥有健康亲子关系、边界清晰的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之间彼此连接,对家庭有归属感。而且每个家庭成员之间都各自分离,具有独立性。能看出来你的父母也很尊重你个体的独立性与边界。毕竟成长了,我们和父母将会成为两个家庭。

作为一个独立的成人,你需要承认你属于你自己,可以主动尝试与父母相处的新模式。如果你觉得父母有点生份,那不妨定期打打电话,聊聊家常,诚恳和他们说明白你想帮助家里,也多和他们分享自己生活的事情。另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双方也可以多走动。他们了解你的近况之后,也会慢慢地与你分享生活。男生和女生相比,表达感情相对少。但是慢慢积累肯定有质的变化。



亲情时差综合症


3


 火烧马其顿:每次放假回家,刚回家那一两天爸妈对我真是太好了,但在家里呆了几天玩电脑啊,就会说“一天懒懒散散的,就知道玩”,但是开学要走前几天又会对我特别好。我也是这样,放假之初很想和他们一起生活,待几天又觉得烦,要开学了又有点舍不得。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状态啊?


姜楠:你好,谢谢你这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心理学家Yuko在2016年提出了Family Jetlag这个概念,描述的就是这样一种感受。Jetlag是“倒时差综合症”的意思,长时间飞行之后到了一个有时差的地方,出现各种不适,例如从北京到纽约旅行的人,就会因为两地12个小时的时差而不得不颠倒昼夜。“倒时差”会带来疲乏、食欲不振、生物钟混乱等一系列状况。

而人们在假期与家人团聚时,也会出现一些类似倒时差一样,无法适应的情况。从“异乡到故乡”,有两种不同的生活节奏、不同的人际相处模式:一些当地人看来稀松平常的事会让返乡的人感到不适,比如被一些亲戚问及收入或婚姻状况等。

尽管你在与这些亲人分开时已经有了全新的生活,但他们还是会用旧的方式对待你——这不是你父母的特殊情况,而是人们都会习惯用熟悉的模式对待对方。刚回家头两天你们还因为能够控制自己,把最好的一面给对方,几天之后就会无法对抗习惯,故态萌发。

而当你们家庭的固有模式就是不健康的,重回这样的模式里,无疑会让你痛苦。

对于解决方式,尝试寻找那些真正属于你自己、定义你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再过着只是为了赢得他们的赞许的生活。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父母带娃是帮忙

不是负责人

4


 CAMEL图腾:不知从何说起。因为孩子必须有人看护,我又是职业女性,所以请爸妈来家里同住。我父母是退休教师,有钱,自认为素质高。经常对我和我先生流露不满,觉得我们不跟他们交流,但是事实是一交流就出问题,所以我基本上回家不说话,家庭氛围很压抑,我不喜欢我的父母,我愿意给他们自由和快乐,但是事实上他们和我们都不快乐,到底该如何跟父母交流?


姜楠:我觉得这个问题在读者中很有代表性,就详细回答,希望对你自己和你的家人都有所帮助。

请问你的父母是对你和先生哪方面有所不满?根据我的经验,以下我进行分两种情况回答:

1.你在原生家庭就一直被父母指责,这种不满又带入你的婚姻。

对于这种状况,一般来说是你的父母情感本身就不成熟。这种父母看起来非常正常,也许也是高学历,但是缺乏和孩子的情感连接。当你和他们相处的时候,你可能有这样的感觉——

  1. 你不敢肯定自己的感受,对自己的负面情感感到愧疚。因为父母只关注孩子的生理需求,而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对自己的情绪非常困惑“父母对我很好,为什么我会不开心”。

  2. 有"一定要照顾好父母“的念头,甚至太疲于解决和父母的问题,而无法发展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同时,父母也有以下特征——

  1. 你感觉很难和他们交流,或者无法交流。

  2. 他们很少直接谈论自己的感受,而用情绪感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比如表达沮丧,并让他人也很沮丧,觉得他人对不起自己,其他人都有责任感到开心。

  3. 强调角色,他们的自尊建立在别人的服从上。

  4. 他们很难被取悦/接近,期待别人理解,而不会体谅他人,当他人给出建议时,他们又会拒绝。

  5. 希望和你产生纠缠的粘结,而不是情绪上真正的亲密感。情感不成熟的人会过分依赖,这种依赖会带来熟悉感。一旦有所改变,他们会变得十分焦虑。

针对这种状况,最重要的是你要意识到,你和父母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父母-小孩“模式,而是作为独立的成年人与父母沟通。

与父母的沟通也要注意两点:

  1. 超脱的观察:客观的看待父母并不是背叛、苛责,或者意味着不孝,而是意识到父母和普通人一样,有好也有坏。

  2. 成熟地回应: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完就放下,不强求对方回应;另外,谈话之前要有所准备,注重谈话的成果,而不是注重情绪发泄。

2.你的父母不满是在照顾的过程中产生的。

对于这种状况,我们临床上一般会称为“照护者疲惫”。毕竟看护孩子是一个非常辛苦的工作,耗费很多心力,对于身体机能逐渐退化的老年人来说,是一个非常辛苦的工作。

另外,老年人每天面对孙子女,精神空虚根本无法照顾。对孝顺的期待往往会使无法感受到子女孝顺的人觉得孤独。老人和子女即使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实质性交流,也是一种社会孤立。对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有很大破坏作用。

对于这种状况,需要重新理清照顾孙子女的责任。孙子女是子女自己的孩子,老人只是帮忙照顾,并不是负责人。一方面抱怨父母管得太多,另一方面又对父母予取予求,这对父母本身就不公平。

老年人的晚年应该有自己生活,他们需要自己的老朋友谈心,需要参加社区活动,需要跳舞打球,甚至去结伴旅游,他们值得更精彩。


总结了以上两种状况,解决的方法其实都很一致:你需要慢慢学会照顾自己的子女,父母只是帮忙。我很理解现在孩子小,很难自己照顾。但是当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你可以试着多担些抚养责任。孩子本身就需要父母的陪伴,这样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目睹家庭长期的冷暴力,会给孩子童年留下阴影。

另外,我自己和身边的亲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保姆,父母可以平时来帮忙检查,而不用花很多精力,这样很有效的缓解了“照护者疲惫”,您不妨试试。



请理解父母

更年期的焦虑

5


 $_$:感觉父母均在更年期,该如何相处和化解矛盾?


姜楠:父母在更年期阶段,面临很多新的适应挑战:

  1. 身体功能变差,力不从心;

  2. 面临子女独立,丧亲,社交网络缩小,情感变得贫瘠;

  3. 面临事业的危机和挑战,需要新的技能。

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痛苦的转变,因为这可以说是下降期,对死亡的焦虑也会随着亲友离世而增强。很多父母对于这种危机的处理方式就是魔性掌控,对子女的控制让他们忘记自己的老和无力,觉得自我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结果适得其反。

三点建议不妨听听:

  1. 改变环境,离开家庭。

  2. 确保自己独立和安全之后,尝试鼓励父母分享感受,但是要保证自己的精神心理状态平稳。

  3. 带入父母渐老的过程,理解他们的焦虑和局限。保证互相界限同时多陪伴。

父母进入更年期,你进入成年期。你的人生开始向前,你也将成为父母眼中的英雄。


 鬼永:父亲事业失败,无业在家,还有几年才退休。现在每天无所事事,手机不离手,还迷上炒股投资(亏得一塌糊涂)。而我不知不觉的发现和父亲不知道该如何交流了,整天没什么话说,想深入唠唠,又怕会戳痛他无业在家,炒股亏钱的伤疤。请问我该怎么办?


姜楠:相信你父亲的状况,也是很多老年人,特别是老年男性面对的晚景。退休无所事事,原先打拼的事业离自己而去。而因为之前忙于事业,朋友不多,又疏远亲情,和家人交流也不顺畅。你父亲应该已经启动了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把真实的焦虑和不舒服,转移到其他的目标和环境上(上网、投资)。

这个时候,我建议陪伴是最好的良药,平时多交流。你的父亲正在经历老化带来的生活改变,这是一个很孤独的过程。如果你陪伴他,学习适应技能,那么他就可以用学到的应对能力支撑自己和家人,生活也更有意义。

股票亏损他自己估计比谁都着急,我建议可以鼓励他多去社区参加活动,多运动,转移注意力。子女也不需要总是批评老人,可以让他找其他有趣的事情做。


 张谋仁:怎样让老人愉快地接受新鲜事物?


姜楠:老人其实是愿意接受方便好用的新鲜事物的。但是他们学习需要手把手的教学,而且要多引导他去尝甜头,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感觉不孤独。另外,有互动和鼓励也可以让老人更快的学习。



爸妈黄昏离

养老怎么办

6


 原子三号:你好,我是一位母亲,也是父母独生子女。爸爸妈妈黄昏离。尽管分手很和平,他们各自也身体健康,生活无忧。但我总有很大的隐忧。父亲愿意在我身边养老,尽管他自己买了养老床位,理智上不给我们添麻烦。母亲想抱团养老,尽管不现实。先生也是独生子女。我想今后辞职养老人,不知您怎么看我家的困境?


姜楠:亲爱的原子三号你好,谢谢你来信给我分享你的困境。我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你的无助,也很庆幸你愿意诉说,诉说的本身就是勇敢的面对,是对自己的治愈。

对于上一代的恩怨,对我们的伤害是毋庸置疑的。很多情况下,子女会把自己牺牲到父母关系中,深感内疚,无法建立自己的亲密关系(夫妻、子女关系)。但是要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设置好良好的人际关系边界,照顾好自己,让自己的生活更稳定更健康。

父母现在的状况,你可以坚定、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比如母亲抱团养老会面临的问题,但是你和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能控制你的生活,你也不能改造他们。

至于辞职,我个人是不同意的,毕竟你还有自己的先生和孩子,你的孩子需要一个温暖的童年。你的责任光荣而艰巨,走出原生家庭,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听听父母的心声


7


 冉刘:我们老俩囗在女儿家带小孩,女儿经常为一些小事就和我们吵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才好?


姜楠:谢谢您的问题!我终于看到了老人自己的心声,为你参与网络社区互动点赞。也希望您可以多号召您的老伙伴都来参加这个讨论社区,老年人需要发出自己声音。

您的女儿为了什么事情对你们发火?如果是因为带孩子,我可以说道说道:带孙辈其实是子女一代的责任,父母是帮忙的角色,这个关系要理清。

我一直鼓励年轻人自己带小孩,一是亲子关系更健康,二是减轻老人的负担(带孩子非常辛苦),最重要的是培养子女自己独立性,避免对父母予取予求,尊重父母的边界。

您可以和女儿真实、诚恳地说出自己的委屈,就事论事,在尊重女儿的基础上,清晰明确表达自己在带孙辈的角色,育儿责任需要女儿自己承担。如果有特殊要求,请提前说明。




本期编辑 杜薇


END





澎湃问吧

澎湃新闻问答社区

id:pengpaiwenba





Tip1:澎湃问吧是什么?  对话框回复“问吧”

Tip2:如何在澎湃问吧提问? 对话框回复“提问”

Tip3:如何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对话框回复“下载”



更多精彩问答,点击阅读原文↓↓,还可以提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