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很多咨询师都遇到过有职业生涯问题的来访者:
很多人因此被搅乱了头脑,整日为工作所累,患上了“职业病”。
简单心理《2021-2022年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显示,自2020年以来,
职场问题带来的压力
成为被调研用户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有超过1/3的被调研用户面临“职业发展和规划困扰”。
如何解决来访者的关于职业发展的困惑,是每一位心理咨询师都需要思考和了解的。
因此,学习和掌握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技术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在工作上遇到困惑的来访拨开迷雾,为其提供更全面、更客观的信息,更合理的策略和方法,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简单心理联合生涯探照灯推出了《NCDA职业生涯规划师认证课程》。
课程整合了目前国内生涯规划领域
超优质师资
,以
国际生涯发展学会 (NCDA)的认证
为课程设计框架,以
18到40岁人群
为职业生涯规划对象,从
理论到应用
,涵盖大学生职业选择、职场新人职业规划、中年职业转型等问题,设计了本套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另外,通过考核后还可获得
NCDA CDP(国际生涯发展规划师)证书
。
券后4980,
11月27日开课!
👇
立刻扫码报名
👇
80%职业困惑都不仅仅是职业问题
作为专业心理咨询师,也许你对职业生涯规划师有误解,认为生涯辅导就是帮助学员找工作。
但是,有职业生涯问题的来访者,
80%往往都不仅仅是职业问题。
来访者想要得到的答案,不见得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答案:
●
觉得工作没意思,寻找职业意义感的人,也许真正需要解决的是
兴趣与价值观的问
题
;
●
面临择业困境,是遵循家人的安排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真正困扰他的也许是
被压抑的自
我
;
●
嘴上说要工作却一直不付诸行动的人,也许还有拖延、懒惰等个人问题,要去
挖掘动力不足的卡
点
;
●
一直在考虑转行的人,只看到别的行业挣钱却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当务之急是
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做长远规划
。
因此
,
职业生涯规划也不仅仅是解决职业发展问题,它包容了
个体和环境的方方面面:
心理问题、人际问题或者是选择问题……
不能割裂来看。
职业生涯规划师需要具备对来访者的主客观条件进行评估、分析的能力,
帮助来访者充分了解自己的同时找到其最适合的事业
,
这个事业,囊括了职业发展全程,包括职业选择、职场适应、职业发展、转型、工作平衡等。
前面说的寻求职业意义感的来访,在他的认知看来,只有符合他兴趣与价值观的工作,才能让他感受到这种意义感,而这方面的探索,则需要用到
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人岗匹配理论
,
以及基于理论衍生的测验——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
职业生涯规划师可以为来访者筛选出符合其兴趣的、备选的
工作领域
,并为来访者确认其自身及周围可用的
资源
,认清其自身
潜在的特质与能力
,最终做出选择、开始新的尝试。
当来访者上路后,规划师还可慢慢帮助来访者找到自己的
职业锚
,确定来访者的职业定位,对自己不再迷茫,并开始稳定的职业发展征程。这一步,则需要用到
职业锚技术。
解决职业生涯问题的方法论
职业生涯规划跟心理咨询有一点很相似,那就是并不是替人做出选择,而是告诉来访者,抉择不定的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办。
我们不能永远逃避痛苦,但如果知道“如何作出选择”这件事是有方法论的,来访者就可以免去一些彷徨。
而这个方法论,正是这一模块的内容,生涯痛点的解决方式,可以分为5部分:
职业定位是职业人通过对行业发展的充分了解,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出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方向。
它是
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两者的统一
,通常面临下列情况容易出现职业定位模糊:
想了解上述问题,咨询师需要掌握
Holland兴趣论、多元能力观等基础理论
,从生命经验反思兴趣类型发现来访者的兴趣,从成就事件反思能力优势,帮来访者挖掘优势。
针对此问题还可以借助兴趣测评与STAR法则等工具,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角色,比如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配偶、父母、退休者等,
不同角色之间该如何平衡,也是很多人的痛点。
典型问题如:“我现在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可是家人却一再给我压力,想让我把重心放到家庭上,我该怎么选择?”
这个时候可以
借助生涯彩虹图,帮助我们梳理过去、觉知当下、规划未来
。
生涯彩虹图是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舒伯的研究成果。它集合了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其使用重点是对当下突显角色的认知和觉察。
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包括五个阶段:成长期(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相当于成人后期)、以及衰退期(相当于老年期)。
舒伯强调,在每个阶段内还可划分更小阶段,各个时期年龄划分有很大弹性,视个体情况而定。
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依次扮演九种主要角色: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
舒伯强调,角色之间要相互平衡。一方面,一个角色的成功会对其他角色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在一个角色上投入太多精力,会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在每一个阶段对每一个角色投入程度可以用颜色来表示,颜色面积越多表示该角色投入的程度越多,空白越多表示该角色投入的程度越少。
绘制生涯彩虹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梳理过往,觉察当下,还可以对未来的各个阶段进行调配,做出各种角色的计划和安排,让我们从容而又充实地度过一生。
特别注意的是,成功的生涯发展不是狭隘的、专指工作上的成功,而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完成如彩虹般瑰丽的角色安排。
每个年龄阶段凸显的角色不同,其组合模式体现了一个人当前的价值观。
想转型,但不知往哪转?要转型,但又顾虑颇多?这都是常见的转换问题。
当一个人不得不放弃从事多年的工作,而转向另外一个行业或者工种类型。从熟悉到陌生,没有了原始的积累,都会产生困惑和疑虑。
其实,转型既是一种机会也是一种危机,转型中必须考虑到自身的特质及行业个性。转型是一种机会,但也有两面性,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为此,针对有转型问题的来访者,
咨询师可以用“职业锚”帮助来访者选择TA的方向。
所谓职业锚就是指一个人不得不作出选择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重要的价值观。
为了尽可能避免转型过程中的“阵痛”,首先,要帮助来访者认清自身的不足,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包括职业兴趣、工作经历、自身优势等,找准TA的“职业锚”。
其次,要让来访者充分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对人才要求的变化,结合这两点,找到最理想的转型切入点。
券后4980,
11月27日开课!
👇
立刻扫码报名
👇
学生涯规划,你能得到什么?
当前的
职场危机
已经逐步渗透到各个年龄段,老员工丧失竞争力、新人没有归属感,危机感蔓延上至企业主下至员工,其造成的职业问题、工作问题亟需通过生涯咨询来进行处理。
而良好的职业发展,
应兼顾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空间
,但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中,仅有17.5%的人在择业的同时考虑了这两个因素。
因此,如开篇案例中来访者的无意义感,就会渗透进大部分职场人士的内心,产生时代的“空心病”。
生涯规划,是治这个病的良药。
在开篇提到的
《2021-2022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中
,存在成长探索问题的来访者比例达到了
60%
,职业问题的有
35%
,在前10名大众心理困扰中,有3个都与生涯困扰直接相关,而其余的,大多也都与工作问题脱不开干系。
而
工作是任何一位职场人生活的重心,因此职场问题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溢出,从而影响到人的生活
,
因此,很多个人、人际、家庭问题,都与工作不可分割。
因贪黑早起的双职工家庭所产生的家务分配问题,因工作与生活不能平衡所带来的夫妻感情问题、孩子教育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导向焦虑抑郁、喝酒吸烟成瘾等等。
那么,能掌握生涯规划技术,自然就会懂得如何帮助来访者
双管齐下,向内可解决心理问题、进行自我探索,向外可完成生涯探索、职业开拓。
从而解决2/3的来访者都在面临的问题
。因此生涯规
划能力当之无愧为
咨询的“第二核心能
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