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做書
记录出版者的努力和探索,让出版简单、有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亲爱的故乡,别来无恙 ·  3 天前  
为你读诗  ·  寒露:心无挂碍,好事纷纷落于我 ·  5 天前  
为你读诗  ·  蒙曼讲诗词:腹有诗书,如草之兰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做書

不会脑补,别说自己是阅读达人

做書  · 公众号  · 文学  · 2017-01-09 13:49

正文

如今,电视、电影等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甚至有些受众已经到了须臾不可离开的地步,人们读图的兴趣也远大于读文字,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样不平衡的文化现象,我们又为什么需要坚持阅读纯文字?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造成“读图”和“读文”的两端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两者文化传播的媒介不同,二是受众自身具有先天的思维惰性。

相比于纯文字,电视剧、电影和图片传达信息的媒介是具体的图像、声音、光线、颜色等,而纯文字的传达媒介则只是一个一个抽象的语词组成的句子,多个句子组成的句群,多个句群组成的篇章,这些语言单位都具有概念性,是一串串符号。

对于具象的信息,受众会更容易、也会更快速地接受并理解,而对于抽象的信息,受众往往需要将它们先在大脑中经过较为复杂的转化才能接受并理解,这就是俗称的“脑补”。当一个看电视的人看到屏幕上出现一张木质桌子的时候,他的眼睛立马会将接收到的图像反映到神经中枢,知道这个东西就是桌子,知道这张桌子的式样、花纹和大小;而当他在书中读到“桌子”这个词的时候,他需要把这个词和大脑中这个词所指称的对象对应连接起来。

因为在语言产生的时候,一个语词和其所指称的对象的关系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只是一个符号同这个存在物之间的关系,这个符号一旦脱离这个存在物,便不具有指称意义。

当他知道这是指日常生活中自己所用的一件家具的时候,还并不清楚这张桌子是木制的还是玻璃制的,他需要自己在大脑中自行想象,尤其是当作者仔细描绘这张桌子的花纹、大小和姿态的时候,读者就更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在大脑中去创造出作者所描绘的“桌子”,只有这样他才能完整理解作者所描绘的文本世界。

因为两者传达信息所使用媒介的不同,造成了受众理解并接受信息的难度不同,相应地他们所需要花出的精力不同,所以受众一般更容易理解并接受图像影音形式的文化。

另一方面,人先天都倾向于做容易的事,而不愿意迎难而上,在易和难的选择面前。尤其在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情况下,人们对于文化接受的需求更多的是希望在百忙之余能获得轻松的享受,更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更多马上就能帮助他实现现实利益的信息。所以花费精力小,马上就能让他感到轻松的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就会成为首要选择,电影的观看也因其时长短、浓缩性且兼具图像、声音的特点备受人们青睐。

现在我们来说一说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阅读纯文字的文本?最为重要的原因是通过阅读纯文字的文本,我们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这包括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两方面。这其实与我前文所讲到的运用的媒介是语言有很大关系。

德国美学家伊瑟尔首先提出了“召唤结构”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的含义简单点说就是文学由于其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具有抽象性和概念性,所以所传达的信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性,这个不确定性和空白性正是文学阅读的魅力所在,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由于得不到确定的、终极意义上的完整信息,所以需要他们调动自己想象力去弥补这个空白,最后在自己大脑中形成确定性的文本。

作品中对于人物外貌、情态、动作、服饰的描写,对于山光水色的描写等都需要通过读者的想象性阅读构成一幅具有创造力的图画,呈现在自我脑海中,才能形成自己对于文本的个性化理解。而我们知道,图画本身就具有形象性,对于虚构形象的想象实际上就是一种对形象思维的锻炼。形象思维与想象力有关,想象力跟创造力有关。

同时,我们也都知道,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生动的文学形象的构造,更需要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在表面的形象下蕴含有一种揭示事物本质的眼光。比如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一书,表面上讲的是一个向往浪漫生活的女人出轨,最终服毒自尽的故事,然而在这个故事下面还有作家对主人公爱玛的悲剧根源的思考,对法国资本主义社会黑暗性一面的揭露与批判。

有人说,这种思考我在看电视剧,看电影中也可以进行,但是由纯语言转向个性化想象性的形象再转向深刻的哲理性思考,这个过程是看电视剧,看电影很难复现的。另外,作家对于文本结构安排,素材安排等也呈现出理性思考的特征,读者需要理解它当然也需要理性思维的参与。

比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又名《寒冬夜行人》),“就是由男女读者的爱情故事,穿插着这毫无联系的十篇故事开头而构成的。表面上这十篇故事互不相关,情节上也互不相连,但作者把他们镶嵌在男女读者为寻求《寒冬夜行人》的和他们恋爱的故事中,使每一篇故事的开局与上一篇故事的结尾连接起来,让读者始终保持着要知道下文那种悬念,真有点不读完全书不甘罢休的味道。”这样新颖的叙事结构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常有出现。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先锋小说也是如此,特别讲究叙事技巧,甚至于玩弄文字游戏,很强调对叙事本身的表现,即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在讲故事,这跟传统的小说作者把自己隐藏起来,拼命让读者对自己所讲的故事信以为真有着很大的不同。作者往往想要通过特别的结构或素材的安排来表达一种不诉诸于文字的深刻意义。

所以要理解这样的文本,需要极强的理性思维和理解能力,否则根本不知所云。阅读此类文本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自己理性思维的锻炼。由于中间由语言做媒介,增加了思维锻炼过程的难度,所以文学文本带来的理性思维锻炼比图像影音要更深刻。

图像影音的时代里,我们需要有一颗在冬天里围着火炉,捧着一本书静静地阅读的心,让自己在快中享受慢的愉悦,在文字中享受想象与思考的美好。

做書原创文章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下列 蓝色文字 查看精选内容

入行指南如何制定读书计划投稿说明编辑生活范文编辑手记范文诗歌出版从想法到成书书店范文电子书kindle豆瓣阅读知乎离线独立出版刘瑞琳李昕谈页边距沈昌文范用汪家明姜峰原研哉朱赢椿聂永真杨林青王志弘诚品PAGEONE钱晓华方所万圣书园理想国再谈编辑再谈电子书再谈读书我在单向街书店的日子2016中国最美的书书单Goodreads2016书单2016《纽约时报》年度书单那些在豆瓣上消失的书关于书籍设计的一些网站


点击阅读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