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君陪你度过经济、投资里的漫长岁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荣耀股东数增至17个;小米成全球第二大智能手 ... ·  昨天  
吴晓波频道  ·  广州服装村的焦虑:选希音、Temu,还是抖音 ... ·  2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TOP刊: 足球与家暴, 事件研究vs绝对时间分析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行“重返海外”这些年: 海外业务利润贡献度高达36% 贯通“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4-01 12:04

正文

文/黄斌

海外业务,已再次成为中国银行利润的重要支撑;在美元加息驱动下的全球金融格局里,这个支撑点只会不断强化。

中行3月31日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末,海外机构资产总额达到7,307亿美元,在集团资产中的占比达到26%;实现税前利润122亿美元,同比增长39%,贡献度达到36%。

实际上,中行海外机构(包括港澳台)税前利润在全集团利润额中的占比曾一度达到37.72%(2006年)和42.25%(2007年);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下,海外利润贡献度迅速跌落至8.09%,此后数年,进入逐渐回升的态势。

2013年以来,中行海外资产和利润增长开始明显提速。2012年末,海外资产约3.1万亿元,但到了2016年末,这一数值已超过5万亿元;海外税前利润也逐年扩大,2013年-2015年间,分别为412.42亿元、531.93亿元和547.54亿元,占全集团盈利占比则分别为19.37%、22.98%和23.64%。

到了2016年,税前利润总额和占比大幅跳升至约840亿元和36%。

回望过去这几年,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对中行“重返海外”进程中,颇为重要。

中行行长陈四清在3月31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行2016年加快了建设“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扩大海外机构布局,海外机构覆盖5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行还跟进“一带一路”沿线收购、融资项目约420个,意向性支持金额约947亿美元;此外,中行还获得了美国人民币清算行资格,全球23家人民币清算行中独占11家。

“一带一路”成绩单

2015年,中行顺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提出在“一带一路”沿线打造金融大动脉的发展战略。

据中行2015年提出的计划,中行要“争做‘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的首选银行,争做‘一带一路’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主渠道银行”;更为具体的目标还包括: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构覆盖率50%以上,通过远程服务和海外工作组实现业务全覆盖;2015年“一带一路”相关授信200亿美元,未来三年授信1000亿美元等。

时至2016年末,中行已获得较大进展:中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共跟进境外重大项目约420个,完成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授信支持近600亿美元;中银香港陆续出售了南洋商业银行、香港集友银行等资产,机构布局优化调整持续进行。

据中行管理层透露,截至2016年末,中行在5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600家海外机构,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初步实现了中行构建‘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的目标。”

机构之外,人才储备亦是关键。

截至2016年末,中行海外机构共有员工2.3万人,其中,外派人员1200人,当地员工占比约95%;为了配合“一带一路”战略,中行储备了大量小语种人才,涉及29个语种。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战略的过程中,中行还做成了几单颇受国际市场关注的业务。

2015年6月,中国银行成功发行了40亿美元“一带一路”债券。此次发债由中国银行位于“一带一路”沿线的香港、台北、新加坡、阿布扎比、匈牙利5家海外分行作为发行主体,采用人民币、美元、欧元、新加坡元等4个币种同时定价发行,覆盖2至15年的多个期限。在资金运用上,主要配置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如匈牙利分行的5亿欧元资金将用于支持匈牙利当地的宝思德公司和匈牙利电力公司项目。

业务结构之复杂,参与者之丰富,使得中行凭借该笔业务,获得《亚洲金融》(Finance Asia)评选的2015年“年度最佳融资机构(Borrower of the Year)”。

中行董事长田国立此前撰文称,“一带一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项目周期长、融资结构复杂等难点,“如果能设计出合适的金融创新工具,将‘一带一路’建设红利转化为短期可见、易得的投资收益,将有助于激发各方投资意愿。”

而“一带一路”债券,显然属于这种创新金融工具。其意义在于,通过发债的方式,中行成功将私人资本纳入了“一带一路”项目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起,中行在全球首创“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化身“红娘”,为中外中小企业牵线搭桥,对接资源。

“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采用区别于传统招商引资模式的“六步走”流程,即信息储备、客户配对、网上“相亲”、现场洽谈、实地考察、配套金融服务,有效降低了企业对接成本,显著提升了中外企业合作成功率。这一模式,同样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在国内银行中颇具特色。

截至2016年末,“跨境撮合洽谈会”已在全球举办28场,吸引来自五大洲70多个国家30000余人、共计20000余家中外企业参加;“一对一洽谈”已开展10000余场,行业涉及高端制造、环境保护、信息科技、教育、医疗、现代农业等众多领域,企业获得了贸易、投资、技术引进等一系列商务合作机会。

四奖项管窥中行海外业务实力

中行的国际化取得跨越式发展,与中行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助力企业“走出去”紧密相关。2009年以来至2016年末,中行累计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项目约3200个,提供贷款承诺1800多亿美元。

据悉,2016年中行海外新增公司贷款首次反超境内,这对中行而言,是一个重大的信号,有可能成为中行国际化发展再上新台阶的转折点。

2013年-2016年四年间,中行海外资产规模和贷款规模均增长了接近50%,远高于全集团30%的增长幅度;资产占比由23%提高到27%,贷款占比由19%提高至23%;海外机构服务本土客户占62%,世界500强企业有一半以上都成为了中行的客户。

但规模上的快速增长,仅是硬币的一面;“质”的提升,作为硬币的另一面,或许更值得关注。而这,可以从中行2016年获得的国际奖项中窥得一二。

第一个奖项与并购有关。中行位居2016年度汤森路透亚太区并购融资排行榜首位,并获得晨哨网最佳跨境并购金融服务机构奖、2016年中国并购公会最佳并购融资奖。截至2016年末,中行已累计支持213个并购项目,涉及多个领域和国家,其中包括腾讯收购芬兰Supercell、北控收购德国EEW、渤海租赁收购美国Avolon、迈瑞医疗私有化、豪威科技私有化等一系列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项目。

第二个与银团贷款有关。中行多年来雄踞汤森路透与彭博公布的亚太市场(不含日本)银团贷款委任安排行首位,在欧非与美国的投资级市场也位列中资银行之首。近年来,中行依托海外三大银团中心,发挥海内外联动优势,支持境内分行牵头国际银团项目。同时,中行还拓展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丰富银团筹组模式,如牵头与IFC组建10.25亿美元银团贷款、牵头百度20亿美元银团贷款等。 

中行还荣获路透《国际金融评论》2016年度中国最佳债券承销商。在Dealogic最新公布的2016中国国际G3货币债券市场承销商排行榜中,中银集团以7.9%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超越外资投行首次在该排行榜上位列第一名。同时,根据彭博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中行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承销熊猫债140.5亿元,承销境外点心债44.67亿元,同样是名列前茅。

此外,中行还获得了国际权威杂志Euromoney颁发的2016年“亚洲最佳现金管理银行”。这是中资银行在历史上首次获得该奖项,意味着国际市场对中行现金管理业务发展水平的高度认可。

截至2016年末,中行全球现金管理平台覆盖43个国家和地区,跨境人民币和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业务上线集团数分别达296和220家,跨境本外币业务份额领先同业,获得了南航、海航、美的等跨国企业全球现金管理主办银行、沃尔沃汽车唯一跨境人民币现金池主办行、中石化跨境外汇现金池独家合作银行等多个资格。

2016年,中行跨境人民币清算量312万亿元,结算量超过4万亿元,境内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量中的1/4通过中国银行渠道办理,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2016年,中行纽约分行获得美国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资格,至此,中行在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担任人民币清算行,在人行指定的共23家人民币清算行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