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官方微信,与您一起艺术改变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旅拍誌  ·  大S早期写真!好美好鲜活! ·  昨天  
色影无忌  ·  富士2024回顾:推出4台新数码相机、2台新 ... ·  5 天前  
色影无忌  ·  无忌评图第181期|火车1903 :田园牧歌 ·  4 天前  
色影无忌  ·  传闻 | 尼康将要发布Z 35mm ... ·  5 天前  
摸摸艺术书  ·  人类首次近距离拍摄的彗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大剧院

今晚19:30吕思清云端独奏,聆听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大师弦音

国家大剧院  · 公众号  ·  · 2024-07-20 09:00

正文



在古典音乐界,有三位姓氏以B打头的作曲家,跨越时空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3B”巨匠组合。他们就是 巴赫、贝多芬和勃拉姆斯 今晚19:30 ,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将与钢琴家芦静怡一起,集中呈现 三位大师的三部“重量级”小提琴奏鸣曲 ,带领观众朋友们踏上一段奇妙的音乐之旅。



一场音乐会 的曲目如何策划?

在吕思清看来,主题的思路十分重要。不同作曲家有不同音乐的风格表现和技术的难度把控。在同一场音乐会呈现这种变化无疑是一个挑战。既可以把同一时代的大师,如巴洛克时期的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的作品在一场演奏会中演奏,将他们的音乐语言和技术的表达横向比较,也可以集中呈现同一位作曲家不同年代的作品,比如将贝多芬的早期、中期、晚期的奏鸣曲同台演绎,让观众通过时间链条来感受作曲家音乐上的成长。本场音乐会,特别安排了三位不同时期作曲家的三部极具分量的小提琴奏鸣曲,用心和诚意足见一斑。




01



巴赫

古典音乐之父

巴洛克时期作曲家


艺术评论家菲利普·肯尼科特在《复调》一书写道:“巴赫可以契合我的一切心境,无论我身在何地,处于何种生活模式,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玩乐,人生得意还是艰难,抑或是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对吕思清来说同样如此,巴赫的音乐可以带来平静,让人回归到内心的本质,同时又可以引发很多思索。他说“我觉得巴赫的音乐让人振奋,每当清晨,我希望很快进入到一种灵动有活力的状态时,我往往会听巴赫的音乐。当我希望放松的时候我也会听巴赫,并且不局限于小提琴或者大提琴的音乐,我也很喜欢他的键盘音乐,这些作品对我演奏他的小提琴作品产生了很多启发。”

巴赫的《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最初是为小提琴和羽管键琴所作,严谨的结构、丰富的音乐语言、独立而优美的线条,和声的变化以及节奏的韵律,可以引起很多思索和遐想,兼备深邃性和哲理性。




02



贝多芬

维也纳古典乐派集大成者

被尊为“乐圣”


贝多芬写过10首小提琴奏鸣曲,从早期更接近于莫扎特、海顿的表现手法逐渐走向成熟。到《C小调第七小提琴奏鸣曲》时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的语言和表现力。 在创作该曲时,贝多芬已经逐渐丧失听力,肉体和精神正经历着双重的痛苦。他将内心的冲突、矛盾,以及抗争,以戏剧性的音乐的语言体现在作品当中,但同时又表现出内心最渴望人性温暖的部分,最终成就了一部艰难而辉煌的巨著。



03


勃拉姆斯

浪漫主义作曲大师

曾有人这样评价勃拉姆斯:“他从巴赫那里继承了深度,从海顿那里继承了平和,从莫扎特那里沿袭了优雅,从贝多芬身上汲取了力量。”这位“3B”中最后一位大师,传承并发展了贝多芬的音乐精髓,而这首《D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创作时期,正是勃拉姆斯的创作炉火纯青的时期,美妙的乐思如同泉水涌出,作曲家精心架构,让这部作品的钢琴与小提琴浑然天成,旋律和声柔美,在伤感忧郁中抒发着隐秘的激情。



在演出开始前的导赏环节,主持人 聂一菁 将与 吕思清 深度对谈,畅聊三位作曲巨匠在音乐上的特点,分享对于三首曲目的不同诠释,并对如何鉴赏提出独特的见解。


本场演出由央视网提供超高清播出信号,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以及多家网络平台同步直播,点击“ 阅读原文 ”可直接进入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播出页,或扫描下方各媒体渠道海报二维码观看。


国家大剧院 古典音乐频道


央视网


国家大剧院 快手


国家大剧院 视频号


国家大剧院 抖音号


国家大剧院 微博


国家大剧院 喜马拉雅


国家大剧院 新华号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演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