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中来股份
9月6日下午,超强台风“摩羯”在海南文昌沿海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影响程度堪比十年前“威马逊”,成为时隔10年又一严重影响海南的强台风。
全省52万人受灾。
文昌预计损失金额高达327亿元,海口市经济损失达263亿元,临高县直接经济损失96.49亿元等等省内多地损失惨重(数据来源:
海南应急管理厅发布会)。
海南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日照时间长、太阳总辐射量大,近年来也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是我国最适合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地区之一。然而17级超强台风,风速堪比高速行驶的动车,即便是钢筋水泥的建筑也可能被吹的摇摇欲坠。回顾历史,从“威马逊”到“桑美”,这些名字背后,是无数次的家园破碎和经济重创。面对如此强大的自然力量,光伏电站的脆弱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台风过境后受损集中式电站和户用分布式电站(网络图片)
大自然会用他的专属方式,警示着人类应该时刻保持敬畏。可是,在内卷的光伏行业似乎忽视了这一点,近年来,双玻组件逐渐成为主流,且功率越来越高、尺寸越做越大,导致组件自重变形、边框应力增加、机械载荷性能下降,不仅在工厂制造、运输、安装过程中会有爆裂的风险,而且在台风来临时,强大的风力不仅会在组件表面形成风压,还会对玻璃、边框造成压力,形成破损,造成组件内部电池隐裂、功率衰减。
那么我们只能放弃在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台风多发的地区发展光伏吗?安装在台风中心海南文昌市会文镇的中来股份御风组件,用无损抗“摩羯”的优异表现,给出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照片拍摄于9月15日下午
再对比看一下相隔3公里的其他品牌户用分布式电站的情况,某品牌的双玻组件在“摩羯”肆虐下,飞落7块组件,并有多处组件破损,损失较为严重。
中来股份御风组件是经典的单玻结构,
正面采用2.8mm全钢化玻璃、背面采用透明网格背板,边框采用的是御风合金钢边框,
这样一种钢柔相济的结构赋予御风组件更全面的抗风能力。全钢化正面玻璃和透明网格背板的结合,避免了采用半钢化玻璃双玻组件在强风条件下由共振造成的玻璃爆裂问题,
御风合金钢边框则为组件提供了比铝边框强3倍的边框材料强度和高至少2倍的安装孔抗撕裂能力,
为组件在强风条件受到的各种应力和载荷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御风组件能够通过60m/s(相当于17级大风)的风洞测试,其各关键受力点在风洞测试中的应力应变量均远低于铝边框。御风组件可以通过正面6600Pa、背面3200Pa的静态机械载荷测试和正背面1000Pa、10000次循环的动态载荷测试,抗载荷能力均远超IEC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