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联社
最独家的财经报道(本微博凡注明独家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财联社所有,任何法人或自然人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财联社,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msd美思德发泡 ...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天天向上801006 ...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这一幕,燃爆了! ·  昨天  
券商中国  ·  刚刚!谢幕! ·  3 天前  
第一财经  ·  深度复盘!DeepSeek引起的全球技术圈恐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联社

【原创】京投发展去年销售额增逾六倍  仍仅为目标额的65% 净利润下滑四成

财联社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4-23 07:03

正文

京投发展没有完成2018年全年销售目标。


财联社(北京,记者李洁)讯 ,京投发展(600683.SH)没有完成2018年全年销售目标。


该公司曾预计2018年签约销售额为70亿元,但根据其最新公布的2018年全年业绩报告,实际完成45.39亿元,仅完成销售目标的近65%。


京投发展方面表示,未完成目标主要受到调控政策影响,部分类型产品销售难度增加,签约手续用时较长等。


财报显示,2018年京投发展签约销售额45.39亿元,同比增长614.2%;签约销售面积为10.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4.3%。


“2018年京投发展的销售额及销售面积看起来出现大幅增长,但这是因为其在2017年业绩下降太多。”一位熟悉京投发展的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


据了解,2017年京投发展累计签约销售金额仅为7.39亿元,同期销售面积仅为3.18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京投发展2018年业绩迎来增长,但仍旧不如其在2016年创造的业绩,销售面积也仅是2016年的一半左右。2016年京投发展累计签约销售金额为78.23亿元,同期销售面积为20.04万平方米。


分析人士认为,这与该公司的区域布局及发展模式有关。京投发展以TOD模式为主,开发的项目多数位于北京地区,签约销售收入及营业收入也主要来自北京地区的项目。


“近两年公司北京区域房地产项目的商业、办公类产品受调控政策影响较大,须制定有效的 销售策略,加大去化力度,尽量减少政策变化对公司经营业务的影响。”京投发展方面表示。


虽然京投发展未完成2018年年度销售目标,但在营收、净利方面较为亮眼。2018年其营业收入为79.75亿元,同比增长 28.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58亿元,同比增长11.22%。


在公布去年全年业绩的同日,京投发展还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其营收和净利,同比又出现下滑。


一季报显示,京投发展实现营收8.82亿元,同比下降11.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7.73万元,同比下降40.1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3亿元,相比2018年末的1.46亿元明显减少。


“利润数据出现下滑,说明其经营成本是比较高的。京投发展这两年面临不少压力,包括轨交物业等发展面临冲击,住宅等业务发展也较为滞后,对其现金流回笼形成一定压力。”易居智库研究中心总监严跃进告诉财联社。


根据2018年年报,京投发展管理、销售、推广等费用共增加了15.83%,总计 4.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64亿元。其中管理费用增长15.33%,达1.96亿元;销售费用增长 50.94%,达1.2亿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