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E2024中国国际钠电池技术展览会、中国国际换电 & 储能电池技术展、2024起点钠电行业年会和锂电行业年会等,涉及众多展商和赞助商,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等。
包括宁德时代与东风日产CTP 3.0项目超充动力电池的合作,以及亿纬锂能与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签约等。
宁德时代发布了海外商用动力电池品牌CATL TECTRANS及多款新产品,国轩高科美标储能产品与全场景储能产品解决方案的展示,以及新型锂电池储能项目一期的投产等。
包括起点锂电采访多位产业链人士对锂矿停产影响的看法,以及深圳富锂锰基企业完成天使轮融资等。
中国国际换电&储能电池技术展
主办单位:
起点钠电、起点锂电、起点充换电、起点研究院(SPIR)
展会规模:
200+展商、2000+参会企业、20000+展会面积、30000+专业观众
第一批展商及赞助商:
金钠科技、海四达、湖钠能源、隐功科技、成泰科技、璞钠能源、杰事途、铧钠新材料、科达新能源、尚金科技、天钠科技、科迈罗、瑞扬新能源、华普森、净森源、浦士达、容钠新能源、果曼钠电、钠博恩、亮见钠电、超力源、苏州翼动新能、智莱科技、海雷新能源、尚水智能、英钠新能源、超业精密、贤辰智享、达力智能、利信能源、研新检测、思沃新能源、钠博恩、联鹏智能、中天和、思谷智能、珈钠能源、光宇出行等
前言
宁德时代发布电池新品;国轩高科签2GWh订单;比亚迪获储能电池订单;瑞浦兰钧合作动力电池产品下线;碳酸锂价格反弹
6GWh锂电池储能项目一期投产
9月18日,伴随着首批储能液冷电池模组下线,龙净量道6GWh锂电池储能系统一期项目正式投入生产。该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投产后产能将达到1GWh。
全新液冷电池模组及PACK总装生产线自动化率达到95%以上,在工序优化、工艺改良和生产效率上都有质的飞跃。
宁德时代发布海外商用动力电池
近日,宁德时代发布了海外商用动力电池品牌CATL TECTRANS,并推出了五款全新产品。
CATL TECTRANS-T的超充版和长寿命版主要适用于重型商用车,两款产品续航里程均达到500公里。CATL TECTRANS-客车版主要适用于公交客运,该产品的能量密度达175Wh/kg,是目前客车行业最高能量密度。
国轩高科新签2GWh储能订单
9月10-12日国轩高科携多款美标储能产品与全场景储能产品解决方案在美国展出,并现场收获2GWh订单。
其中,国轩高科美标版的Gotion GRID 5MWh储能集装箱现场颇受关注,采用国轩高科314Ah大容量、长寿命单体储能专用电芯,循环次数可达15000次以上,行业首创包级“液体浸没式”灭火方案。
5C超充!瑞浦兰钧合作动力电池项目产品下线
近日,瑞浦兰钧与东风日产CTP 3.0项目超充动力电池下线仪式于瑞浦兰钧模组产线隆重举行。
通过问顶技术的持续创新,电芯内部空间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极耳长度进一步缩短,电芯阻抗全面降低10%,成功实现了电芯5C的超充能力和185WH/kg能量密度的双高性能。再结合整包电气和控制系统的高度集成设计,电池包能量密度持续突破,进一步优化了整车能耗。
宁德新能源锂电池生产线扩建项目签约
近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福建省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湖西四期年新增产能977MWh聚合物锂电池生产线扩建项目参加签约。
今年7月,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西四期年新增产能977MWh聚合物锂电池生产线扩建项目环评获批复,项目总投资15.2亿元,其中环保投资900万元。
宁德时代成立新公司
9月13日,山东融汇时代船舶科技有限公司在山东省成立,注册资本为1亿人民币。
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张强,经营范围包括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船舶租赁、船舶销售、水上运输设备零配件销售、电池销售以及集中式快速充电站等。
据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由济宁能源旗下山东融汇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和宁德时代旗下宁德时代电船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亿纬锂能签约中电建北京院
9月10日,亿纬锂能与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建北京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合作,在新能源和储能电站等开发领域进行广泛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根据协议内容,在新能源项目和非电项目的资源开发及合作中,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专业技术、行业优势、客户资源等,围绕电网侧、电源侧等不同场景,在新能源和储能电站等开发领域进行广泛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互助共赢。
比亚迪获储能电池订单
近日有消息称,西班牙独立电力供应商Grenergy与比亚迪已扩大了对智利阿塔卡马绿洲光储项目的供货协议,订单容量达3GWh。
目前该协议涵盖了位于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的1GW太阳能、4.1GWh储能项目的第三阶段。
年产12万吨锂电材料项目开工
9月19日,昇辉科技年产12万吨高性能纳米锂电池材料项目正式开工。根据公司规划,项目将分三期进行。
其中,一期项目4万吨将于明年中投产,年底大规模量产。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2万吨纳米正极材料、年产10万吨高性能正、负极材料的生产能力。
保时捷投资建设欧洲最大的锂电池回收厂
9月19日消息,德国初创公司Cylib近日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Dormagen镇破土动工,着手打造一座大型电池回收工厂。这座工厂预计在2026年投入运营,目标在于减少废弃的电动汽车电池所造成的浪费,同时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据悉,Cylib得到了保时捷和博世等知名企业的支持,其新工厂将主要服务于汽车、电池制造以及化学品行业。该公司雄心勃勃,不仅希望成为电池回收领域的领头羊,还计划在未来数年内扩大规模,在德国乃至欧洲其他地区增设更多回收工厂。
60亿材料产业园项目传新进展
9月15日,安徽邦德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邦德锐新材料)纳米级硅碳负极材料及导电浆料项目首线正式投产。
据介绍,邦德锐新材料纳米级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年产5万吨纳米级硅碳负极材料及20万吨配套新型导电剂,实现年产值约125亿元,年综合税收贡献额约4.5亿元。
九岭锂业停产 碳酸锂价格反弹
继宁德时代旗下宜春锂矿被传出停产消息后,同日晚间,九岭锂业也宣布,旗下矿山和选矿厂将进行停产检修。从2024年9月12日零时起,控股子公司江西春友锂业有限公司(矿山)将停产15天,全资子公司宜丰九宇锂业有限公司(选矿厂)将停产10天。
起点锂电采访多位产业链人士,认为若短时间内出现多个锂矿停产,将刺激碳酸锂现货价格向上。19日碳酸锂价格继续上扬,市场回暖趋势不改。需求端,市场对9月比较乐观。
深圳富锂锰基企业完成天使轮融资
9月13日,深圳市速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速方新能源)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产线拉通暨点火仪式在深圳坪山举行。此次产线拉通实现量产后,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年产量将达到百吨级。
同日,速方新能源宣布已于近期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其中青松基金参与投资。本轮融资将进一步推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发、产能扩充以及市场布局。
上市公司宣布终止一锂电隔膜项目
近日,东峰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拟终止公司控股子公司盐城博盛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的“盐城博盛锂电池隔膜生产项目(二期)”的实施。
公司表示,现有的锂电池隔膜产能已能够基本满足客户及订单需求,短期业务的发展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继续实施该募投项目对其业务规模、经营效益的提升作用极为有限。
26亿元锂盐项目传新动态
日前,年产1000吨的双氟锂盐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设备全线运转顺畅。
目前,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9月底正式生产出合格产品,并交付客户试用。一期主要产品为锂电池新型锂盐,目前主要作为电解液中的添加剂使用。资料显示,该项目规划占地284亩,一期占地250亩,计划总投资26亿元,其中一期投资5亿元。
长城汽车、华为正式官宣!
9月22日,长城汽车宣布与华为签署营销数智化全面合作协议。合作将借助华为在云服务、AI、智能联接与交互等方面的技术,推进长城汽车营销数智化转型。
此外,长城汽车最近完成了“长城汽车APP”的核心版本开发,该应用整合了旗下哈弗、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皮卡五大品牌的车型、服务和用户业务,并已上架至HarmonyOS应用市场。
大众中国计划裁员关厂
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报道,大众汽车中国在集团层面的减员数量将达到数百人,因该公司在这个最大的市场无法止住销量的持续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奥迪也在单独裁员。对此,大众汽车回应表示,此举是其全球范围内降低成本努力的组成部分,但拒绝透露具体的裁员人数。日前,据媒体报道,大众汽车与上汽集团成立的合资企业正准备最早于明年关闭一家在南京的工厂。
赛力斯115亿现金收购华为引望10%股权
9月20日晚,赛力斯发布《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全资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华为技术持有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引望)10.00%股权。本次交易中,深圳引望10.00%股权合计作价为115亿元。
小米汽车组织架构调整
9月20日消息,媒体报道称,小米汽车智能驾驶团队近期已经完成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原有“感知”和“规控”两个二级部门,重组合并为“端到端算法与功能部”,负责量产方案开发,目标是年内交付端到端智驾。
此外,原负责预研工作的“自动驾驶”团队,也成为重点发展部门,同步推进L3/L4级自动驾驶产品的研发与落地。
蔚来新车乐道L60上市
9月19日晚7点半,蔚来旗下全新品牌乐道汽车首款车型——乐道L60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为20.69-23.59万元,电池租用方式购买14.99万元起,其中60千瓦时电池月租费用为599元,90千瓦时电池月租费用为899元。
曝宝马重返价格战
9月19日,据媒体报道,因为涨价后销量应声下跌,宝马如今正重返价格战,大幅下调旗下车型售价,目的是抓住窗口期,完成2024年销量目标。
此前报道显示,宝马于7月份宣布退出价格战,旗下多款车型价格上调,尤其是之前大幅降价的宝马i7。但涨价后宝马的销量却应声下跌,从乘联会公布的7月份销量数据来看,宝马i3当月销量仅4083辆,相比6月份的6952辆下滑了41%。
奔驰正式退出腾势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9月14日,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发生股权变更,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将腾势剩余的10%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股份回购,当前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由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全资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