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天天说钱团队原创作品
百万人才下海南的盛况,真有可能会出现。
01
今天(3月15日),海南迎来了一个超级利好。
海南日报消息,3月15日上午,人大会议闭幕。采纳了海南代表团建议,写入“启动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立法调研起草工作”相关内容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经大会表决批准。
这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正式提上国家立法日程。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超级利好,是因为在过往的历史中,除了给予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设立基本法外,几乎没有单独给过一个地区立法的先例。
或者说,几乎没有在法案名称中冠以过地区名称的先例。而此次的自由贸易港法名称前,却加了“海南”这个前缀,从这一点来看,意义非凡。
这是否意味着,中央此意或是在为海南设立独立的关税区在做准备?本号以为,概率比较大。这对于海南,将会产生旧貌换新颜的气象。
香港与澳门因为历史原因,拥有独立于内地的关税区。由于许多东西零关税,或者低关税,香港才有购物天堂之称谓。
换句话说,香港世界级消费中心这个头衔,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独立的关税区。
由此可以想象,如果中央在海南设立独立关税区,对于海南的意义有多重大。百万人才下海南的盛况,极有可能会出现。
02
这一猜测并非空穴来风。去年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时,中国区域经济协会副会长肖金成说:
海南是改革开放和创新的窗口,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在很多方面,一直是先行先试。此外,海南毕竟是个岛,非关税区(零关税)的建立一定是要有物理隔离的,内地隔离起来难度要相对大一点。
换句话说,中央设立海南全岛自由贸易港,就是看中了它的地理位置。海南与香港地理位置上特别像,都是与大陆存在物理隔离的岛,便宜规划独立关税区。
海南在全岛自贸区、全岛自由贸易港之前,已经获得过中央给予的两次重大发展机遇,一次是1988脱离广东成省,并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另一次是2009的国际旅游岛,但都被房地产给毁了。
尤其是第一次。当时海南与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一起组成国家经济特区华丽阵容,但却选错了发展方向,在对外开放巨大历史机遇下,本该全力发展制造业,发展贸易出口,海南却迷恋上了房地产。
看一段公开资料披露的数据,就知道当时海南房地产有多疯狂。
数据显示,当时不到 700 万人口的海南,出现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仅三十余万人的海口房地产开发面积就达到 800 万平方米,平均房价从 1991 年的每平方米 1400 元涨到了 1993 年的 7500 元,地价在一年内从每亩十几万涨到六百多万,大量还是图纸的房子已经几经转手。
后来泡沫破灭,没有产业支撑,当初跨过琼州海峡奔赴海南的人才,纷纷回归大陆,海南经济遭受重创,并耽误了此后20多年的发展,以至于如今的海南,GDP根本拿不出手。
2009年给的国际旅游岛,依然没有提振海南的经济。
吸取了前面两次教训后,这一次海南壮士断腕,对楼市挥刀自宫,以表心志(2018年海南发布了楼市最严调控政策)。
那海南到底应该发展什么?自贸区与自由贸易港这两个超级利好已经给到,如何利用还需要看海南自己。
不过,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提上日程
,似乎给海南指明了发展方向,发展贸易、消费、金融为主的服务业。再加上海南自身的天然条件,还需要加上旅游业。
其实,如果30年前海南朝着这三个目标发展,如今很有可能已经是中国又一个香港、中国的新加坡、中国的夏威夷。
03
世间没有如果。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虽然海南目前的经济、产业、公共资源等各种配套基础都很薄弱,只要海南能用尽全力抓住这波机遇,海南迟早能焕发出自己的光芒。
海南已经停止了部分商品房建设,禁止围地填海。最近几天召开的重要会议上,海南的代表们透露,海南自贸区、自由贸易港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同时在扩建新建4个机场,以发展国际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