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剧院与艺术
我们将定期为您提供剧院艺术信息(舞蹈、戏剧、歌剧&古典音乐等)以及实时的文化产业市场新动向..欣赏艺术,丰富您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为什么捏住鼻子就尝不到味道了? ·  15 小时前  
中核集团  ·  今日开工,DeepSeek对核工业人说…… ·  19 小时前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bed of ... ·  昨天  
知乎日报  ·  家属证实「大 S ...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为什么大多数亲戚热衷于「说教」?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剧院与艺术

全球三地分校最新报道火热出炉 | 2019最燃的《摇滚学校》2月“开课”

剧院与艺术  · 公众号  ·  · 2019-01-14 08:00

正文

2015年12月,《摇滚学校》“百老汇分校”正式亮相;2016年平安夜,“伦敦西区分校”全新营业,轻松将“小魔头”们圈粉;2018年11月开演至今,“澳洲分校”燃爆墨尔本,一举俘获了男女老少的心。


这间全世界最燃最酷的“摇滚学校”,即将跨越一万公里,原班人马来到中国首办“亚洲分校”,向所有热爱音乐,心怀梦想的你敞开大门!


让我们先看看,百老汇西区澳洲三地分校的当地记者发回的报道——




关键词:摇滚ROCK


引用一下我比较喜欢的摇滚精神的定义——“摇滚精神应该是在拥有自由和独立的人格下,保持年轻积极的生活态度。”我和我朋友都是古典音乐粉,但这是为数不多我们都喜欢的摇滚作品。看完以后我们两个个加班狗都回去元气满满地加班了,充满了正能量。——@一位韦伯脑残粉


音乐和摇滚实在太容易调动情绪,似乎就是一瞬间就没有理由毫无征兆的突然开心了起来。就像剧院门口写的:“the most enjoyable few hours money can buy.”——@hy2啊



音乐剧《摇滚学校》是“音乐剧教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继在《猫》的复排中加入了说唱和街舞元素后,再一次与时俱进的大胆尝试——流行摇滚曲风,一经亮相便得到了评论家的赞誉,《每日日报》甚至称,韦伯“唤醒了摇滚的力量”。


很多人一听到“摇滚”,脑海中就浮现出“输出全靠嘶吼”的死亡金属,仿佛摇滚就是狂轰乱炸的洪水猛兽,毫不犹豫就将它拒之门外。

 

小心,如果你走进剧场,摇滚这头小怪兽会在不经意间闯进你的心里,释放你体内的摇滚因子,踏平令你烦闷的不如意。在不自觉的晃头抖腿中,你会发现,摇滚不仅会燃爆荷尔蒙,还能燃烧卡路里!



关键词:现场LIVE


相信看过同名电影的人都会对Jack BLACK那近乎疯癫的嗨炸天能量惊呆。然而电影是有拍摄周期的,场面可以NG,演员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再重复拍摄相同的片段。但是!在舞台上,Dewey的能量必须像鞭炮一样地持续地、不间歇地爆炸整整两个小时。所以他必须得兼具爆发力和耐力,同时还得保持圆滚滚却又灵活的身型。——@赵吹吹


一群讲话还奶奶的小朋友们,一碰到乐器就能炸出超好听的音乐!我身后的澳洲阿姨全场尖叫,返场的时候地板都被观众剁地颤动!比电影更加燃情感动。强推!——@Camping


我觉得相比电影,音乐剧里的孩子更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电影里我们看到杰克·布莱克饰演的角色去学校时,其实带有一些喜剧效果。而在音乐剧中,你看着那个孩子会觉得,那好像就是我。——《摇滚学校》中国巡演版音乐总监马克·张伯伦



音乐剧《摇滚学校》改编自2003年由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的同名电影,讲述了一个怀揣着摇滚梦想的废柴大叔杜威,假扮朋友混入一所私立初中当代课老师,不按套路出牌,将一班孩子打造成为有史以来最酷最萌的摇滚乐队的故事。这班全A成绩的优等生放下了古典乐器,背起吉他敲起鼓棒弹起键盘,从零开始参加一场摇滚大赛。

 

在电影中,杜威的一句“我们来这儿不是为了赢,是为了摇滚”让这部喜剧电影成为了不少人心中的热血青春片NO.1。而音乐剧的无NG现场Live表演则是将音乐的纯粹与舞台上迸发的能量展现到极致。只有走进现场,才能感受这部比电影更燃更嗨的音乐剧到底有什么魔力。



关键词:发现自我


每一个爱音乐的人都会走比较艰难的路是么,因为不想自己商业化,不想作品商业化。不被人理解,不被人看好。最害怕的是被否定,然而人生来就无需称赞和肯定,因为路是自己选的,日子是自己过的,未来,还是自己的。——@王慧妹的爸爸最伟大


我们应该还给孩子们一个真正的青春年少!《摇滚学校》是真正值得家长们带着慢慢长大的少年们走进剧场,去感受热情洋溢的青春,去启发孩子们的心智!——@小草


我们想要通过这部剧真正表达的还是有关家庭,倾听和关怀的一些事情;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照应,以及拥抱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接受真正的自我,并且最终成为那个你想成为的自己。——《摇滚学校》中国巡演版驻场导演莱娅·霍华德



在《摇滚学校》可没有小透明。不受欢迎的“书呆子”,可以是最酷的键盘手;一本正经的“小大人”,可以是最称职的乐队经理;害羞自卑的女孩,可以用歌声秒杀全场...杜威也不再是废柴大叔,而是通过音乐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我的灵魂导师。


或许你会想起那个害怕被否定,害怕变得平庸的自己。看似习惯了一成不变的忙碌工作,然而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背后,还藏着一段属于青葱岁月的梦想。其实,你从未忘记过它。


你问故事的最后,“School of Rock”萌娃乐队赢了比赛还是输了?这些都不重要,就像杜威的扮演者Brent Hill说的那样,“音乐就是享受美好,这才是它真正的意义所在,而不是赢得比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