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年,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几乎所有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都得益于大数据的应用,得益于用大数据的方法颠覆传统产业。
近几年互联网流行的精准营销、用户画像,都是通过大数据实现的。很多人认为大数据是指大数据技术,这是一个误区,技术只是手段,核心是数据。互联网公司的产品连接每个用户的鼠标和手指,能完整地把用户所思所为变成数据。将海量的数据“提纯”并迅速处理成有用信息,就像掌握了一把能打开另一个世界的钥匙。
所以我认为,大数据是新经济的石油,它对新经济的驱动力可以用“加减乘除”来概括。加法就是要更精细的质量、更高的效率、更多的扩展业务;减法就是要降低成本、降低消耗减少次品;乘法就是要通过大数据驱动人工智能,让产品的性能和价值实现几倍甚至百倍的蹿升;除法就是通过网络化让供应链精准分工,实现轻资产的运营。
现在,全球都在讨论工业互联网,我的总结是,工业互联网的主题有四个:一是智能工厂,二是智能生产,三是智能物流,四是智能产品。并且工业互联网还将实现“四化”:设计个性化、生产无人化、产品智能化,销售网络化。对大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造就了对传统工业的颠覆,大数据是工业互联网的大脑,通过对大数据的机器深度学习,使工业互联网拥有了智慧和意识,拥有了对事物进行识别、决策、判断和行动的执行能力。
同时,大数据还是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的驱动力。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严重的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是中央在深化改革中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中央提出加强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本质上是希望通过改革来构建“新动力”,通过创新来提供新供给。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数据驱动创新”成为全球趋势。大数据必将驱动企业通过创新提供新供给,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更低的制造成本、更高的产品质量、更快的生产速度、更智能的使用价值,去面对市场、面对客户、面对消费者。
但是大数据在给我们带来智慧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网络威胁。在互联网时代,网民是被攻击的对象,网民要社交,要购物,要玩游戏,要网络生活,所以隐私和支付是软肋,网络攻击者就以偷和骗为主要攻击方法。但在大数据时代,企业是黄金,软肋是大数据,网络攻击者如果还延续偷和骗,就赚不到钱,因为企业的软肋并不是隐私和网上支付。于是,网络攻击者找到了勒索的路子,把数据加密上锁,等于让一个人大脑昏迷、断血、肌无力,这时候,勒索基本会得逞。所以,“永恒之蓝”事件是一个标志,以后,这种攻击会变着花样常态化,可能会持续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
去年9月,我在国际反病毒大会上就做过预测,警告勒索病毒将泛滥成灾。因为以往的病毒传播拼的是技术,谁用的技术新,漏洞厉害,传播就广,病毒制作者获利就大。但勒索病毒用的是成熟的老技术,例如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非对称加密技术,十几年历史的匿名网络技术,七、八年历史的比特币等。攻击者把这些技术重新组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技术模式,只要一次运行,把文件加密了就能开始勒索。由于加密在这一次运行的时候就完成了,所以不需要修改系统来让自己长期存活,也不用想办法隐藏自己,不用和远端建立连接。就算杀毒软件把它删除了,用户还是得乖乖交钱才能解密文件。
重要的是,这个新的技术模式构造了新的盈利模式。以前的病毒、木马是把感染终端当作“肉鸡”,刷流量、装软件,一个终端赚十几块钱,想盈利需要感染大量的终端,并且要想办法在这些终端上持久存活。而勒索病毒只要感染几个重要的用户,就能直接从终端用户上至少赚到几个比特币,按照5月24日一个比特币2400美元的价格计算就是几万元人民币,而这笔钱以前需要感染几千个终端才能赚到。
正因为这个商业模式很创新,技术门槛也不高,匿名互联网技术又保证了自己不会暴露,大量的黑客开始学习勒索病毒的攻击思路和技术手段,大量应用于黑产。这次的“永恒之蓝”事件,攻击者正是利用美国NSA泄露的武器级攻击工具投放了勒索病毒,从而实现最大规模的直接变现。“永恒之蓝”只是NSA网络武器库中的一个,同样的武器还包括“永恒王者”、“永恒浪漫”、“永恒协作”、“翡翠纤维”等二十余个。
“影子经纪人”近日宣称还将继续曝光相关武器,哪一个会被不法分子用于下一次大范围攻击?我们能提前做些什么?这些问题需要每一个监管单位、政府部门、行业机构与大型企业认真思考并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