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2 天前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2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计量圈里这AI到底是谁? ... ·  3 天前  
洪灝的宏观策略  ·  2025年伊始,市场开始疯狂地囤积黄金和白银 ... ·  5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耶鲁The Budget ... ·  5 天前  
华尔街见闻  ·  打到美国死穴,DeepSeek真正动摇的是什么?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楼市真相:47%的房贷用在空置房,85%的购房者不是刚需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12-10 17:32

正文

四季度开始,调控放松和以人才名义招揽接盘侠的城市越来越多。

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11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发布高达72次,而去年同期只有20次,这其中主要就是限购放松和人才引进。

虽然我知道,很多刚需朋友还没来得及上车,但是我也只能很不幸的告诉你: 明年放松的城市会更多!


1

楼市真相


10月17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居民杠杆率和家庭消费信贷问题研究报告》显示: 2013年-2019年8月,我国个人房贷余额从9万亿大涨至25.8万亿,年均增速达23.4%,其中,首套房贷增速15.8%,多套房贷增速32%。

2018年,我国家庭在多套房上的贷款占比已经高达65.9%,超过了首套房。 更为关键的是,存量房贷中47.1%是用在空置房里,造成了信贷资源的巨大浪费。

去年底,同样是该中心发布了《2018年三季度城镇家庭资产指数报告》,对全国城镇居民家庭购房目的有过精准的研究和测算。 报告显示: 2018年三季度,从全国城镇家庭新购房的目的来看, 投资用途占58.2%,改善需求占26.7%,而首次购房的刚需仅占15.1%。
过去10年间,我国居民的购房目的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刚需: 从69.7%降至15.1%;
改善: 从10.8%升至26.7%;
投资: 从19.6%升至58.2%。

以上两个报告揭露出一个事实: 银行2/3的房贷资源是被投资客占用的,1/2的房贷浪费在了空置房中,85%的购房者都不是刚需,投资客是刚需客的4倍。 我们的房地产不是被刚需推动的,而是被投资驱动的,这才是楼市的真相!

2

可怜的刚需

根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上海住房消费走势》的数据: 上海市住宅总量有780万套,其中大约有290万套是用于出租的。 也就是说, 上海整个房产市场中37%的住房根本不是自住,而且被用来纯投资的。

一线城市尚且如此,二三线城市房产投资之风更是深入骨髓。


这位粉丝朋友在济南当地已经拥有5套房,但是在惯性和社会环境的驱使下,所有创业收入只有继续投资房产才有安全感和获得感。

为什么刚需买房越来越难,高房价只是表象,而 深层次的原因是 银行把2/3的房贷都提供给了投资客,买房人中85%都不是刚需,刚需的竞争者根本不是其他刚需,而是铺天盖地的投资者,刚需们是在用15%的微弱力量与庞大的85%在竞争。

最近几年我有个非常明显的感觉,就是买房子的人都是有房的人,纯刚需想要在大城市上车越来越艰难。 大城市的房子即将进入内部循环,变成有房人之间的封闭的圈内置换游戏。

没房子的人,拿什么去买房! 伪刚需的存在,才是刚需最大的阻碍!

3

调控的本质

光棍节那天,深圳提高了普通住房标准,对没房子的光棍来说,这个礼物太过扎心!

一刀切的政策规定: 容积率1.0以上建筑面积144平米以下都是普通住房,其结果就是深圳湾恒裕滨城一套面积88平总价2375万元的房子也冠冕堂皇的成了普通住房,而远郊龙岗区150平400万总价的老破大却被逼成了豪宅。

深圳这个托底政策效果立竿见影。 深房中协标准指数显示,11月深圳二手房网签量达到9243套,环比大涨57.5%,同比去年11月更是暴涨147%。

政策一经公布, 房价立刻反弹 据统计,11月深圳二手房价上涨房源占比达到64%,其中,涨幅在0%-5%的占比33%,涨幅在5%-10%的占比31%,也就是说大多数房源在政策公布之后,均上涨了5%左右。 其实, 这5%刚刚好就是普通住房标准提高后,节省下来的增值税。

深圳住建局曾在政策公布之后出面澄清,解释政策宗旨为降低刚需购房成本,让刚需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结果却是:减免的税费全部被房东增加到了房价之上,反而增加了刚需的购房负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