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上线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搅动了整个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美团作为外卖行业的“老大哥”,迅速做出反应,开启“拔草”模式。
这场看似突然的对决,实则是互联网巨头们对本地生活市场潜力的再次挖掘。
京东的“免佣”策略能否打动商家?美团的“拔草”行动又将如何影响市场竞争格局?本文将带您走进这场激烈的“外卖大战”,一探究竟。
———— / BEGIN / ————
2月11日,京东官方公众号“京东黑板报”宣布京东外卖上线,启动“品质食堂餐饮商家”召募。
这实际上是一次典型的先动手试水深浅,再动嘴向外喊话。
京东一开始是用京东秒送,跑通即时零售,同时挖角美团外卖人员。
锄头挥出去,必定有响动,于是美团内部制定了应对预案。
2024年年末,京东秒送打着“5%的抽佣费率”,同时招揽商家与员工,此时美团才自上而下传达了京东要做外卖的事宜和应对策略。
从饿了么到抖音生服,再到快手本地,以及今年的京东,互联网巨头频频入局外卖说明两个问题:本地生活市场仍大有可为,且没有绝对的王者。
饿了么与美团是对位竞争,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留在牌桌上的玩家。抖音与快手靠着内容与流量入局,并且在到店业务成熟后染指到家,可因为算法与履约短板,一个遁隐,一个只能给美团导流。
表面上看,拥有仓配与秒送的京东不存在履约短板,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外卖经营要素就是多快好省,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很重要,当既有系统越来越好,后来者很难做”。
有比没有强,京东当下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B端缺乏商家池,C端缺乏流量与用户心智。京东需要向BC两端传递做外卖的想法,于是才会在这个节点官宣。
京东“挖角”,美团“拔草”
“加薪20%,其他福利另算。”
这是京东在全国各大城市挖角美团城市BD与BDM(主管)所开出的价码。这与两年前抖音挖角美团BD的待遇差了不少,不仅薪资涨幅略逊,而且没有提成。
阿诚是一位美团BD,他告诉我们,早前抖音生服针对城市BD,设置了引入SABC级别商家提成,其中一家S级800元,一家A级400元。
一位美团济南的城市BD告诉我们,商家关系是跟着BD走的,所以与其说抖音和京东是挖人,不如说是挖资源。“这是蛇打七寸,美团的BD模式决定了城市BD与商家建立起了很密切的人脉关系,因此京东直接挖角美团BD,战术上没问题。”
目睹了同事被抖音生服挖走,一年后因为业务遇阻而被砍掉,阿诚在收到京东的橄榄枝后,有些投鼠忌器。“我收入不太高,往上走又没有门路,跳槽是唯一出路。”
这种情况不止在北方出现,南方某一线城市近日也出现多位美团BD,乃至BDM(主管)跳槽到京东的情况。
据了解,一位城市BD如果月薪在1万到1万2之间,京东会开出1万5左右的薪资;BDM月薪在1万4到1万5左右,则会开出2万左右的月薪。
有趣的是,新老同事间没有因为所雇不同而剑拔弩张,也没有相互猜忌,反倒一团和气,互通有无。
跳到京东的前美团BD“想了解下美团怎么打我们”;留在美团的BD则希望了解“京东是不是真要做,待遇究竟好不好”。
美团BD们投鼠忌器不是没有理由。
南方某城市京东BD告诉我们,年前预计要招4个组,每组8-12个人,年后聚拢业务线,缩减到1个组,由城市BD直接带队对接秒送商家,团队规模控制在10个人。
我们从多位美团BD处了解到一部分跳槽到京东的BD画像——俗话说得好“人挪活树挪死”,许多BD在美团待了几年,看不到晋升的希望;第二类是考核长期处于尾部,有较大的工作压力;第三类是刚入行几年,薪资较低。
美团斗过饿了么与抖音,对抗之策已经成为这家公司的肌肉记忆。
为了应对京东可能的动作,除了保持对竞对业务发展情况的关注外,还在内部通过口头逐级向全国BD传达了“拔草”行动,没有任何文字与文件。
为了让身处一线的BD认真拔草,还列入了BD的每月考核,且考核比例很高,甚至会影响到是否拿C。“每个BD的拔草考核直接关乎到团队的生死存亡。”
所谓拔草,指的是BD到店与商家沟通,提供一定免配送费或者费率优惠,以稳固商家,从而在源头处遏制竞对的扩张。在京东入局外卖之前,上一个与美团硬刚的是抖音外卖。
BD是维系平台与商家的核心链条,京东挖角固然可以快速积累起商家池,但并不足以留下商家。
我们联系了某餐饮商家,让其尝试走完京东外卖入驻流程,不知是不是系统刚上线还未优化可以注册,却始终无法上传资料。
这位商家表示,“京东外卖到底能给我们什么,目前还是未知数。”
快递不等于外卖
“蛇打七寸”,京东外卖拿出的杀手锏是“全年免佣”。
三个月前,京东秒送测试餐食外卖时,曾打出了佣金5%的旗号,对于商家的吸引力非常有限。几乎所有竞对都曾拿着“佣金”问题跟美团敲竹杠,如果不把这笔账算清楚,很容易被误导。
实际上,平台只是免去了本就不高的“平台费”,而履约服务费和配送费才是每单外卖最主要的开销。例如,美团将所有费用分化为平台费(佣金)、履约服务费(自配没有)、客户配送费三类。
图注:作者根据第三方信息整理汇总,实际收费情况根据不同区域和商户类型有差异。
为了进一步巩固竞争,过去一年,美团对商家运营持续精细化,最重要的手段是提升专送的服务能力,从而让核心KA商家与专送绑定。
这被认为是美团真正的护城河所在。
规模往往被认为是平台型经济的护城河,这种说法其实曲解了“护城河”的概念。
护城河指的是一家公司拥有一个己所具有,而他人难以培养的能力。
放到美团,护城河有两条:一条是迭代多年的到家业务基础算法,另一条是基于算法上,形成了一套BC两端都行之有效的履约标准。
目前接入京东外卖的商家多为秒送与全国连锁品牌,鲜有POP商家,且配送形式多为达达,少部分为商家自配,这种业务情况,短期很难与美团外卖掰手腕。
在抖音外卖入局时,曾依靠第三方运力达成,但第三方配送往往存在配送时间长、骑手响应不及时等问题。于是不少商家转为自配,而自配也是问题重重,不仅配送费用并不比美团专送、快送低,而且商家还需要时刻关注履约过程——是否有骑手接单,如果没有还要加钱,逾期未出餐又会导致赔付。
这时候,美团专送的好处便立即体现出来。
不仅履约快、服务好,而且商家自己可以完全从履约中解放出来。
有美团BD告诉我们,高客单价(40元以上)商家既能承受专送的费用,也有相应的履约需求,成为过去一年美团商家运营最明显的趋势之一。
有观点认为,京东与抖音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有履约基础——达达的秒送与京东物流的快递。
达达秒送为众包模式,即兼职骑手,在快递行业越来越成熟的当下,兼职骑手无论在收入还是职业能力上都很难与专送骑手抗衡。
用一位饿了么人士的话说,依靠达达的京东外卖,虽然不存在履约问题,但至少目前与美团“仍差了几个饿了么”。
那么全职的京东快递小哥能否一战?
这其实是一个有些异想天开的假设。
随着“小时达”普及,快递与外卖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尽管如此,外卖与快递仍然是泾渭分明的两件事情。
简单来说,快递做不了外卖,外卖也没办法做快递。
无论是次日达、半日达、小时达,都是按照固定时间段分拨商品,且以指定的地点(仓、中转站、驿站)为中心,向周边配送。看起来是到家,实际上所有快递小哥都有固定负责的区域。而外卖存在明显的时间特征——中午、晚饭,以及夏秋季的夜宵,且配送起始点非常随机。
由于分拨的存在,快递小哥在时间和上门等考核下,几乎没有余力再来承接更为复杂的外卖配送,即便可以,其履约和服务能力甚至比第三方配送还差。
配送之外,京东另一个老问题是“流量”。
截至目前,京东外卖在京东APP主页中的“秒送”之下,换言之,是在一个被称为“流量黑洞”的电商应用的二级页面之下,在外卖没有独立成APP之前,京东商城的天花板就是京东外卖的天花板。
“京东外卖目前业务还在秒送下面,没有独立建制,应用功能也存在很多问题。”一位业内人士提到,京东外卖的定位是快递收件地址,而不是即时。如果要想以所处的地点定位点外卖,需要先修改默认收件地址。
美团希望看到新挑战者
多位美团BD表示,“京东做外卖对美团来说不是坏事。”从宏观角度来说,有新玩家入局有助于对冲来自反垄断的压力。“美团乐见同行喝汤,只是不希望吃肉。”
另一个因素是,每当有新巨头入局本地生活,都会为行业带来一轮新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