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UU的工作室发现一个现象,团队都是年轻人,四男四女,看似比例完美,气氛也总是很愉快,但是活干的并不好。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确实不累,但效率也不高。
2. UU在管理在上也有问题,可能是她的团队都太散漫,所以常常加班,黑白颠倒,其实效率更低。
我跟UU说了一个观点,假如我想做一个新项目,需要选一个人做负责人,现在有两个人选,一个是任劳任怨,经常加班。另一个总也不加班,到点就走。你说我应该选哪个人?
UU说正常来说,肯定要选任劳任怨能加班的那个,但是如果是那样,你就不会问我了,所以我猜你肯定选不加班的那个,只是我不知道为什么!
我说,应该选能把活干好的一个。
根据以往的工作表现来对比,这两个人,不管加不加班,谁能把我安排得活干得更好,谁就是我想要的人。
如果两个人每天完成的工作量是一样的,那我会选不加班的人,显然不需要加班的人更有能力。
3. 一个矛盾:
学校里要求学生要听话、守纪律,规规矩矩。
当学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又发现雇主们看重的不是规规矩矩,而是创造力,热情和兴趣。
4. 以前我有个毛病,选择困难症,很痛苦。
现在我有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在我左右为难,实在无法做决定的时候,就扔硬币做决定。
普通人所遇到的两难,其实大部分情况下都无所谓A或B。又不是生死选择,走哪条路,下了决心都有可能走成。
5. 选择不对,努力白费。这就是一句顺口溜,千万别当真。如果知道哪条路是对的,那就不用选择了。既然需要选择,就说明两条路都有利弊,难以取舍,根本不存在单纯的对与不对。
如果等你知道哪条路是对的,你再开始努力,那时候可能共产主义都实现了。
6. 我妹妹,看见别人早起,她也要早起。
有人买了苹果手机,她也要买,
朋友圈有人减肥成功,她也要减肥。
结果早起的她,白天昏昏沉沉;用苹果的她,总觉得手机过时了;减肥的她,食量大增。
总是在看别人,从来不去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7. 记得有一次看康熙来了,小S说他的发型,一直在巷子口的小理发店剪,那个师傅剪她这种学生头简得最好。
像她这种明星,应该有很多厉害的发型师可以选择,想找个外国的大师级别的也不为过,但是小S偏偏钟爱巷子口的小店。
我很喜欢这样的人,知道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8. 朋友告诉我,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很多大学课程都是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