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精读
跟着我,选好书,读好书,用好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着文摘  ·  恶之花:二战时期的德国女兵 ·  15 小时前  
十点读书  ·  当一个人不再联系你,最好的对策,就1个字 ·  3 天前  
书单来了  ·  正义会迟到! ·  4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维吉尔之死》:与整个宇宙存在合一|2024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精读

6分钟读完《慢思考》,生活快节奏,但请让思考慢下来

精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3-18 20:00

正文

【精读君曰】


生活节奏越快的时候,越要停下脚步,去认真思考一次。


通过思考才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对他人的偏见。




快生活,慢思考


本文已获授权,来自简书作者爱文字的小药师



《慢思考》


最近在读一本书《慢思考》。看到个书名,我就开始遐想,这本书应该是在讲这些问题。


诸如什么是慢思考?如何进行慢思考?看了之后,尽管这本书确实讲解了这些问题,但如果只是解决这些问题,这本书未免也太浅薄了。好在《慢思考》一书超出了我的想象。



思维导图


《慢思考》一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讲我们大脑的运作机制。


第二部分讲大脑的四条锁链。比如:随时在线,多重任务并行,睡眠不足、低水平压力。


第三部分,讲如何解放大脑。即离线思考、批量处理、恢复正常的睡眠模式、科学应对负面压力。


这本书涉及的内容较多,不过,在我看来,《慢思考》一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大脑分为了三个部分。这是,以前我闻所未闻的。


这三个部分分别是思考脑、反射脑、储存脑。在理想情况下,这三种脑配合无间,帮助你达到最佳智力表现,但某些时候,它们又会互相竞争。



下面是这三种脑各自的特点。


1.思考脑。反应慢、理性、耗能多、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2.反射脑。反应快、直觉、耗能少、一次能做多件事。


3.存储脑。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储存。与思考脑保持平衡,其中一个激活的时候,另一个就进入休息状态。


当我们理解了我们的大脑之后,我们才能理解这方法之后的原因。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一些对比。


一、在线思考与离线思考


我们的思考脑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如果,我们经常保持在线的状态,我们的思考脑就会随时进行切换,而“任务切换”会使我们的精力分散,这样我们的效率就会更低,而且还容易出错。


同时,我们的反射脑运转比较慢,如果,经常保持在线的状态,我们的思考脑就会遭到打扰,这样也会影响思考脑的运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离线思考的原因。


糟糕的是现在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时常在线的习惯。如果要将手机分开,实在太难了。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这么做。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没必要很快回复一些信息。不过,我发现现在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我们工作的时候,许多时候都要用QQ群或者微信群通知任务。我们被迫保持在线,这是一个非常坏的行为。


不过,在我看来,最大问题倒不是网络影响我们的工作,而是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习惯了保持在线的状态却无意识,认为生活就应该是这样。


不管是工作还是在家,总是处于在线的状态,这才是做可怕的。我们的精力被无形的切割,我们却还以为理所当然。


我想,这是《慢思考》给我的一大启示。


在此分享,李笑来老师的一个例子。他就是在自己安静工作的时候,将手机开成静音,隔两个小时再看一次。


这个习惯,保持了很多年。他的朋友刚刚开始的时候,还不习惯,因为总是找不到人,后来,有些朋友也跟他这样学,因为效果很好。


记住:我们的思考脑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二、多重任务与批量处理


还是那个问题。思考脑每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如果一次做多件,其实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我们的大脑也是经常切换的。举一个例子:30分钟做一件事比3个10分钟做3件事,效率要高很多。当然,生活中我们也难免有多重任务的时候,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那就是将任务分门别类。


1.必须单独处理的

2.两者具有相似度很高的

3.毫不相关的杂事。


关于杂事,在此强调一下。不要觉得杂事不重要,因为这些事情不做,会影响我们另外事情的效率。


比如定期收拾一下自己的办公桌或者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离线期,一般来说都会有一些消息等待处理。比如邮件、电话以及交软件的消息。将这些事进行批量处理。


批量处理看似与多重任务相似,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考虑了事情的优先级。但并没有违背思考脑的运作方式。


三、睡眠不足与充足睡眠


谈到睡眠,这就要谈到存储脑了。上面我已经提到存储脑的工作方式。存储脑必须要在思考脑停止工作的时候,才能正常进行工作。


而在白天,许多人见缝插针,“充分利用”时间,不给大脑休息时间。于是,只有在晚上休息的时候,我们的存储脑才能抓住机会开始工作。


存储脑的工作就是对白天的信息进行分类和储存。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我们的存储脑还未将那些信息充分处理,那么这样恶性循环将会导致更多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四、低水平压力和合理面对压力


关于应对压力,这本书也讲了很多方法。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正确认识压力。过多或者过少都不是一件好事。


比如:空闲时,无聊无事可做,看似没有压力,但一天还是会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压力呢?


1.合理安排任务


2.提高耐压能力


人的耐压能力也是可以锻炼的。以跑步为例,第一天跑步,跑一圈(400米)就会觉得累,但是经过不断训练,跑十圈甚至更长的距离都不会累。


3懂得放松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方法,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做好的方式。


谈了这么多,好像与反射脑还没多大关系。别急,下面再来谈谈反射脑。


上面已经提到,反射脑的工作特点。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运转快。这与进化有很大原因。


在远古时代,到处都是洪水猛兽,如果我们不能根据环境快速做出判断,我们就会被其它野兽所吃掉。生活,永远都是先求生存,再谈其它。


在现代社会,我们的反射脑功能依然很强大。对环境的快速判断,让我们快速逃离危险。但是,我们的社会发展的太快。


在这个互联互通、无所不在的扁平世界。正是由于这种互联互通,21世纪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拥有的那种快速思维方式是为了生存和战斗,那么在21世纪的丛林当中,这样的直觉思维方式,将会很难适应这种社会。


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敌人不是猛兽。


第二:我们的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快速的思考会产生很多谬误。


马克思有句话说的好。“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远古时代,我们根本就不用考虑太多的人际关系,但是现代社会,我们必须要考虑。


当然,人际关系只是一方面,还有这个复杂的社会本身。我们还会因为一些有固有偏见,被别人利用。


举个例子:我们是否想发现了一个现象。商品的价格总是以9结尾。比如9.9、99、1999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其实,这就利用了我们人的直觉思维。不要以为自己不会上当,当我们这样思考的时候,我们又犯了“过度自信效应”的偏见。


总而言之,在我们我面对这个快速发展,而又日渐复杂社会的时候,我们应该让我们的三种脑相互平衡,以便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偏见。


↓点击直达200人共学的成长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