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运动
1
想要处理好人和人的关系不难,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包括那些不喜欢的人,可以讨厌,没必要诋毁。
这也是一种实事求是,能够关注人的本质,才能不被情绪、好恶干预和人有关的决策。
2
劝退一个人的,不是一件事本身的难度,而是“觉得难”。
就像很多人会觉得每天上学难,但不得不去做,于是做的不情不愿。等毕业遇到一些真正难的事,就会开始觉得,上学竟然是最简单的事。
尽量不要总是靠“我觉得”去判断一件事的好坏、难易、对错,因为很多时候的“觉得”都是选错参考系的错误感觉。
3
有受害者心态的人,总会觉得身边很多人都在为难自己,什么事都是在针对自己。
如果出现这种觉得周围人都错了,世界错了,只有自己没错的情况,绝对是自己出了错,对世界的认知出了偏差,真正要做的是找到问题所在,自我纠偏。
对于“受害”,可以换成另一种心态,我不是受害者,我是幸存者,这次又过了一关,又学会一点经验,自己升级了。
4
很多打工都没打明白的人,被自媒体讲师们一忽悠,就觉得老板剥削自己太狠,要裸辞,要去创业,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最后都会赔掉自己所有积蓄。
打工可以只看单方面能力,每个人总会有一两个比较突出的能力,可以作为打工特长。
创业考验的是综合能力,要考虑的更多,除了要有某方面的特长,还得对所有环节都有所了解,才能跑通流程,才能避免被人坑。
你去看那些创业成功的人,几乎都是在打工的时候就是佼佼者,一个人能顶一个小团队的存在,大多是因为公司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上限,他们才会跑出去单干。
5
不要陷入别人对“自律”这个概念的诠释,去咬牙坚持一些被别人推崇为“正确”的事。
能够让一个人持续做下去的事,一定对自己来说是热爱、享受的事,能够沉浸于其中,而不用什么外力推着去自己去做。
6
人很多时候都无法真正感受到当下的意义。
就像,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只有在事后回忆起来,才能知道当下做过什么、错过什么。
7
帮助一个人,不代表要卷入这个人的命运,去扭转他的行为。
有些助学的人,给学生掏钱,这确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他的生活,是好事,但是想要深入干预,就不一定是好事了,甚至可能反过来培养一个人“吃大户”的心态,给自己造成威胁。
好多助学的人都是,只掏钱,不留任何联系方式给学生,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教书育人的事就让那些老师去完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