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nowYourself
深夜友好型公号。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WhatonBusiness商业评论  ·  中年人,都被 “大方” 给拖垮了 ·  21 小时前  
WhatonBusiness商业评论  ·  中年人,都被 “大方” 给拖垮了 ·  21 小时前  
简单心理  ·  我该选精神科,还是心理咨询?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KnowYourself

明明很不安,却假装若无其事 | 你是不是纠结的“恐惧型”恋人?

KnowYourself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3-02 22:27

正文


在上个礼拜推送了关于“情绪暴力”(点击了解更多)的文章之后,后台收到了很多小伙伴的留言,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在关系中表现得“忽冷忽热”、“若即若离”。其中,有一条留言是这样描述的:


“我在和ta(伴侣)相处的过程中,一旦当我们变得亲密,当我感觉到ta开始依赖我的时候,我就会莫名厌恶,想逃开。而当我们变得疏远的时候,我又很渴望彼此之间的亲密感。我也很容易因为一些细节,就觉得ta可能没有那么爱我,然后主动疏远ta。


我想,可能在ta看来,我就是那个‘若即若离’的操控者吧。可是,我并不是有意要这样的。感觉自己是一个注孤生的设定。我该怎么办呢?”


从简短的留言中,我们虽无法准确判断,但是,在亲密关系中若即若离,可能是因为: Ta是对亲密关系、对伴侣充满不安全感的“恐惧型依恋者”。今天我们就要来聊聊这样一种人。



什么是恐惧型依恋者?


在“是什么决定了你在爱情中的表现”一文中,我们提到过,人们在幼年时,在与父母互动中会形成一种情感上、心理上联结的固定模式,而这种模式也会在我们成年之后影响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与伴侣的互动,它也被称为“依恋”模式(attachment)(Djossa, 2013)。

 

拥有不同成长经历的人可能发展出不同的依恋模式。


心理学家Kim Bartholomew(1998)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人们在关系中程度“焦虑”和“回避”程度,将成人的依恋模式进行分类。其中,焦虑程度高(即高焦虑)的人总是害怕对方会离开自己或不重视自己,而低焦虑的人则不会有这样的担心;而高回避的人容易对彼此间的亲密感到不适,而低回避的人,则乐于亲近他人。


根据以上标准,人们的依恋类型被分为:安全型、痴迷型、疏离型及恐惧型(Secure,Preoccupied, Dismissive, and Fearful)。为了便于后文的理解,我们先来看看这四类人在回避与焦虑双维度上的具体表现:


  • 安全型(低焦虑、低回避):既不担心被抛弃,也乐于亲密,与伴侣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

  • 痴迷型(高焦虑、低回避):总是很担心被抛弃、渴望亲密,十分依赖伴侣

  • 疏离型(低焦虑、高回避):难以信任和依赖他人,对亲密感到不适,追求独立

  • 恐惧型(高焦虑、高回避):担心被抛弃,但又对亲密感到不适,既想要依赖又希望独立


对痴迷型、疏离型及恐惧型的人而言,亲密关系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感到不安,这也就不奇怪,这三类依恋模式都被学者们认为是“非安全型”的。


* 恐惧型依恋者:想爱又怕受伤


那么恐惧型依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会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在进入亲密关系之前:


  • 恐惧型依恋的人往往显得很犹豫。他们既渴望亲密关系,又十分害怕在关系中受困、受伤。他们总是会预想许多自己被抛弃、被背叛的可能性,有时候这种对被伤害的恐惧甚至会让他们宁愿长久孤独也不愿进入一段感情(Shorey, 2015)。


  • 们的犹豫有时还会表现为对亲密关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永远在等待“对的人”,认为只要等到这样的人,自己就会不害怕被抛弃也甘心相互依赖(实际上,即使真的有合适的人出现,们也不会真的不怕且甘心的)(Alee, 2011)。


在进入亲密关系之后


  • 当伴侣不在身边时,恐惧型依恋者会感到不安,但当伴侣回到自己身边时,又会感到厌烦。他们自己总是在亲密与疏远之间挣扎徘徊,也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分分合合的戏剧化关系之中。


  • 他们也总是试图压抑和隐藏自己的真是感受和想法,害怕在伴侣面前暴露自己脆弱、依赖的一面。



在亲密关系出现冲突时


  • 比起直接与伴侣争执,他们更“擅长”被动型攻击(点击了解更多),以隐晦、间接的方式来表达不满,如出现争执时,他们会疏远对方。


  • 他们也常常是“爱的逃兵”,总想做那个先放手的人。当他们觉得自己总是反复陷入被抛弃的不安之中时,他们不仅会疏远对方,还可能会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避免陷入对方的操控,而采取更为极端方式——主动分手(Williams, 2016)。


不难看出,恐惧型依恋者,就是一群想爱又怕受伤害的人,亲密关系让他们感到矛盾他们既会因为担心失去而想要亲近,又会因为害怕亲密而想要逃避。这种对于亲密既渴望又恐惧的心态,就很容易让他们在一段关系中表现得“若即若离”。


而另两种“非安全型依恋”,即痴迷型与疏离型,在某种程度上都要比恐惧型来的“自洽”,痴迷型的人想爱就用力爱,疏离型的人想逃也没犹豫,唯独恐惧型的人,既想爱又想逃,因而,他们也被认为是最容易将自己陷入无序和混乱(disorganized)的人(Catlett, 2015)。


为什么亲密会让恐惧型依恋者陷入矛盾?


亲密让恐惧型依恋者陷入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在他们与痴迷型、疏离型的人的对比中,显得尤为鲜明。


1. 比起痴迷型,恐惧型的人明明不安却还假装若无其事


痴迷型与恐惧型的人都表现出“焦虑程度高”,即他们都常常担心自己会被抛弃、被拒绝、被伤害,也会对伴侣的情绪行为十分敏感,比如,他们都会因为对方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怀疑对方不在乎自己、不爱自己,并因此感到愤怒、不安、焦虑。


但不同的是,痴迷型与恐惧型的人在应对自己的不安和焦虑时的表达方式:


  • 痴迷型的人对于自己的不安与愤怒的表达是直接的,比如通过发脾气,让对方了解自己正在因为ta的某些行为而不悦,尽管事后痴迷型的人可能会因为自己发脾气可能伤害到彼此感情而感到后悔;或者通过“讨好”,主动靠近对方、粘着对方来缓解自己的不安。


  • 恐惧型的人的表达是间接的、消极的(passive)。这与他们的“回避程度高”不无关系。当察觉自己因为对方的举动而感到不安或愤怒时,他们会压抑和隐藏自己对真实感受的表达,而变得疏远或冷漠。明明不安却要假装若无其事,是他们内在矛盾的表现之一。



2. 比起疏离型,恐惧型的人想要逃避但又怕被抛弃


疏离型与恐惧型的人都表现出“回避程度高”,即他们都对亲密感到恐惧,害怕伴侣会依赖自己。他们对于伴侣试图操控自己或侵犯自己私人边界的行为十分警惕,比如,他们都会因为对方总是向自己倾诉情感、寻求安慰,而感到厌恶或惶恐。


但不同的是,疏离型与恐惧型的人在“回避”这件事上,是否一以贯之:


  • 疏离型的人在关系中的回避是一以贯之的。他们既不向伴侣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希望伴侣对自己产生情感上的依、向自己寻求安慰。他们甚至不会花太多时间去关心关系的进展,更不会担心被抛弃。他们常被伴侣认为是不坦诚的,难以亲近的,也更容易陷入一种“假性亲密关系”(点击了解更多)。


  • 恐惧型的人的回避是反复无常的。当感觉对方过度依赖自己时,他们会仓皇逃跑。但当彼此关系真的疏远时,他们又会陷入愤怒和焦虑,担心被抛弃。他们对伴侣的疏远和冷漠,有时不仅是为了逃脱控制,还可能夹杂了“被动攻击”的目的。想逃避但又怕被抛弃,是他们内心矛盾的又一表现。


不过,这样矛盾的人似乎在生活中并不常见。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属于恐惧型依恋的人仅占总调查人数的5%(安全型有50%,痴迷型为20%,疏离型为25%)(Levine & Heller, 2012)。那么,是什么使人成为恐惧型依恋者的呢?


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恐惧型依恋者?


我们也曾经在“是什么决定了你在爱情中的表现”(点击了解更多)一文中提到,若父母在孩子年幼时能够一以贯之地、并及时有效地回应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在成年之后会更少对亲密关系感到焦虑,也不排斥与人保持亲密,即更可能成为“安全型依恋”的人。


然而,儿时未能得到父母及时有效的回应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就可能成为非安全型依恋中某一种类型的人。


在这些人当中,能偶尔得到父母对自己需求的回应的人,会逐渐发展为“痴迷型依恋”的人。父母时而满足他们的需求,时而又对他们的需求熟视无睹,那么,他们便会对父母是否还在身边,什么时候会回应自己的需求感到焦虑,十分渴望父母能时时刻刻满足自己的需求、亲近自己,也害怕被抛弃、被忽视(Levine & Heller, 2012)。


而那些始终都得不到父母的回应,总是被忽视和冷落的人,就会发展出害怕与人亲近、回避亲密的特点。但,这其中为什么有些人成为了恐惧型(高回避、高焦虑),而另一些人成为了疏离型(高回避、低焦虑)呢?


这可能与不同的人对“被忽视的经历”的解读的不同,以及他们内在防御机制的不同有关(Fraley & Shaver, 1997; Willkie, 2001)。


学者们认为,恐惧型的人会将儿时被忽视的经历以“羞耻”的感受记忆下来——认为是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好好对待,才会被忽视的。在成年之后,他们总是试图在关系中不断压抑这种羞耻感。


而我们也曾强调过,这种最具破坏性的人类情感,不仅不容易被我们承认和压抑,它的出现还会使我们对其他所有情绪的表达都遭到抑制。


这就是为什么,恐惧型的人总是担心被伴侣抛弃、被拒绝(认为自己不够好),却在感到这种焦虑和不安的时候,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变得疏远和冷漠(其他情绪的表达因为羞耻感的存在而被抑制)。


而疏离型的人,则以“愤怒”理解了这段被忽视的经历——认为是因为父母不够好,自己才遭忽视的。并且他们还在成长过程中,彻底抑制了这种情绪的产生(prevent the activation),凸显出自己的独立、无所谓。渐渐地,他们在意识层面彻底“封锁”了这些感受(可以理解为,他们的防御机制不是在体会到感受之后才发挥作用的,而是在此之前就彻底抑制了以至于自己根本感受不到。)



面对恐惧型依恋,应该怎么办?

 

看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恐惧型依恋”是可以被改变的吗?答案是肯定的。除了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找到一个安全型的伴侣”或“找到一个足够好的心理咨询师”之外,这里将提供一些其他有帮助的思路。

 

如果你是恐惧型依恋的人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过去经历所导致的“羞耻感”是影响恐惧型依恋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做出改变时,如何应对羞耻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一方面,你可以通过改变对过去的叙述来改变自己对过去的看法,减少自己所感受到的羞耻。比如,你可以回顾儿时的经历(可以是文字记录也可以在脑海中回忆),试着不去将父母忽视和冷漠看作是自己的错,找到并赋予这段经历其他可能的原因——可能是当时家庭条件不允许等等(Djossa, 2013)。

 

另一方面,你可以试着去释放和表达那些被羞耻感所压抑的情绪。比如,当对方不接自己电话的时候,你可以尝试着先对自己说出当下的感受——“ta没接我电话,这让我感到很担心/害怕”,而不是急忙压抑感受而疏远对方(Shorey, 2015)。

 

如果你的伴侣是恐惧型依恋的人

 

你需要确定ta和你的依恋类型(不要因为ta对自己冷淡就妄下判断,有时候对方可能只是不爱你),你可以通过KY后台的依恋测试(回复【依恋测试】做测试)来帮助你了解这一点。


接下来,你需要判断自己是否愿意承担起维护一段稳定关系的责任(注意这里并不是让你为对方的改变负责,而是为你们的关系负责),尤其当你对彼此的关系有很多关于“亲密”的期待,而这ta而言是十分困难的(但不代表ta不会与你亲密),你是否还愿意留下?

 

最后,当你选择留下,你需要意识到,当ta变得冷漠时,ta是在试图表达自己的焦虑、不安,即便他们可能否认,但请不要报复性地疏远ta,也不要逼迫ta亲近,要给予ta空间,让ta能够学会相信会有一个人持续地、支持性地存在于ta的关系中(Shorey, 2015)。

 

每个人都值得被爱。恐惧型依恋者或者其他非安全依恋者,当然也同样值得被爱。但同时,每个人也都不是其他人的拯救,你不要在关系中怀着“救别人”的心愿。爱首先是一种接受,你接受ta此刻的状态,对ta来说起到的帮助,要比“我一定要让你变好”更大。

 

当然,也有一些安全型依恋者,可以不费力就化解不安全依恋者带来的挑战。他们自带充沛的安全感,敢于包容和坚持。

 

愿刺猬一样的恐惧型依恋者们,都能在自爱和被爱里,学会坦然地爱他人以及被他人所爱;都能明白,人与人的靠近不可能完全无痛,但关系、他人都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极端地善变而危险。你遇到的人的表现可能出乎意料,但“ta为何如此”也始终是有迹可循的。让自己的安全感增强的途径,并不是以为生活中没有风险,而是知道那些风险是值得承担的。


最后,只要一段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有很强的意愿,为关系的发展调整自身,一切就都还有希望。


以上,晚安。



References:

Alee (2011). Top ten signs your partner isavoidant.

Catlett, J. (2015). Understanding insecureattachment. Psychalive.

Djossa, E. (2013). Thefearful/anxious-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 The Love Compass.

Levine, A. & Heller, R.S.F. (2012).Attached: The New Science of Adult Attachment and How It Can Help You Find andKeep Love. Tarcher Perigee.

Shorey, H. (2015). Fear of intimacy andcloseness in relationships. Psychology Today.

Williams, Y. (2016). Fearful-avoidantattachment: Definition and treatment.

Willkie, C.E. (2001). Shame and anger inadult fearful and dismissive avoidant attach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