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处历史遗迹的完美保存,以及后世还原。都少不了背后工作人员的保护以及修整。
尤其是建在沙漠断层的敦煌莫高窟,经历着风沙侵蚀和战争毁坏的双层压力。让它一直苟延残喘的生存在沙漠之间,随时可能像楼兰一样,消失不见。
但如今的敦煌莫高窟带着神秘的色彩,古老而庄严。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敦煌研究院的院长攀锦诗。可以说,敦煌成就了她,她也成全了敦煌。
25岁的她并不甘愿前往敦煌,30岁因为文化大革命被迫留在敦煌,40岁开始和敦煌真正和平相处,60岁让敦煌完好的屹立在沙漠之巅,76岁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正式竣工。
这个年轻时说话都带着吴侬软语的上海姑娘,是北大历史系有名的才女。带着一股出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请求分配到西北的敦煌莫高窟实习。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本以为离自己的理想更进一步。结果去到一看,只有20平米的房间,连卫生间都没有。
昼夜温差大不说,风沙吹得人眼睛睁不开。根本没有自己梦想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没过几天,从没受过苦的她被折磨的病倒了。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她想着,等回去了,就再也不要过来了。
可能敦煌和攀锦诗注定有一段生命的牵扯,回到北京的她被分配到了敦煌工作。原因是敦煌研究院直接去北京要人了。
当时清华大学工程系毕业的攀爸还专门连夜写了一封言辞诚恳的信,不想让女儿再去往苦寒之地。但攀锦诗不想动用父亲的关系,就直接打包去了沙漠。
这一待,就是几年。1967年的一天,她和恋人彭金章两人举行了婚礼。本想着结完婚请求组织调到武大和丈夫团聚,但因为文革的到来,回去的日程遥遥无期。
这一分别就是19年,期间两人的孩子都是在西北出生。但因为西北环境的恶劣,孩子也回到了父亲那里,攀锦诗则一年回去一次探望他们。
直到1986年,组织想要调离攀锦诗去武大和丈夫一起团聚。这时的她已经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洒在了沙漠。
和丈夫孩子比起来,她割舍不下敦煌,她强烈要求让丈夫来西北任职。
那时的车马很慢,一生也只够爱一个人。她丈夫不想再忍受离别之苦,带着孩子欣欣然来到沙漠,一起定居敦煌。
而当家庭稳定下来的时候,她把整颗心都挂在敦煌研究院上。给在研究院居住的工作人员改善生活环境。为他们争取出国留学,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
1998年,当上院长的她接手了常书鸿,段文杰等的心愿。带领留学归来的工作人员开始用高科技勘测洞内环境,抵御风沙侵蚀。
而也在那时,她向党中央极力申请,把电在沙漠建了起来。敦煌历经千年,终于变得明亮,具有现代化。
平常生活的她对人是特别和蔼的,但在学术问题上她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的。
60多岁的她在撰写关于莫高窟的报告时,被已经90岁的宿白评为不合格。她直接推翻全部重写,直到六年后才出版。
而真正让人震撼的是她在76岁时建立的数字化敦煌。这个从来没接触过互联网的老太太为了保护文物,竟然超前的想到用数字化影像代替实体莫高窟。
90年代的中国刚刚掀起一个文物景点旅游大潮,而莫高窟独有的文化是大家向往的圣地之一。但却让年尽70的院长整夜担心的睡不着觉。
她担心这已经风烛残年的洞窟不能承受数以万计的人参加。同时,她想着壁画这种东西不会永生,说不定哪天就会消失。
因此当她第一次听说数字化的时候,就想着能不能用数字化展示莫高窟,让人们不进去就能看到莫高窟的全景。也能把莫高窟的影像存起来,让它与世长存。
2003年,她开始建立数字图像基地。将彩塑,壁画,文物用数字影像加工成高智能图像,把遗留在世界各地的敦煌信息都汇集成电子档案。让敦煌不再神秘,让大家能够了解敦煌。
十年之后,莫高窟数字图像正式竣工。利用仿真技术推出了立体球幕《梦幻佛宫》和《千年敦煌》
2016年,敦煌电影正式上线。网站把整个敦煌展示出来。跟着鼠标走,如身临其境一般,每一帧都能显出它们对敦煌的情谊。
当敦煌影像面世时,她也收到了来自中国各地的采访和邀请。但都被她委婉拒绝。实在躲不过去,她就说让记者多写写敦煌,让所有人都关心怎么保护敦煌。
就算被记者提问的时候,每次开口,必是敦煌的艺术价值以及敦煌所代表的民族文化。从不刻意的说自己对敦煌的贡献。
期间,在2009年。她被评为感动全国十大人物,正在搞敦煌数字工程的她觉得根本没必要。对打电话的人说她根本就没有达到感动中国的地步。
她认为守护敦煌只是她的本职工作。当听到又给她颁布双百资格,她直接躲在沙漠敦煌搞研究,不出来了。
而如今已经78岁的老太太卸下了院长的职位,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上海。只因想给后人一个发展的机会,不想留在那让他们施展不出自己的拳脚。
老太太说,等她死后,想埋在敦煌,继续守护着那里。
也就是这样倔强,执着的前辈,把敦煌莫高窟当做生命的一部分。才让我们有幸见识到敦煌莫高窟的瑰丽。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