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桔子
关注IT桔子,即时了解国内外IT互联网新公司新产品、投融资事件等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独角兽智库  ·  近期外资做多中国氛围浓厚 ·  昨天  
投行业务资讯  ·  “狂飙”!扣非净利润8000万,正式登陆创业 ... ·  4 天前  
高毅资产管理  ·  从人类简史到AI浪潮,赫拉利对未来的五个判断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桔子

滴滴的阳谋,共享经济的下一站丨深度预测

IT桔子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6-08-26 12:01

正文



2013年,滴滴C轮融资找到Uber,最终在入股5%还是30-40%的问题上没有谈拢。

2014年7月,估值400亿美金的Uber,向滴滴提出占股40%的投资方案,被程维拒绝。

2016年7月21日彭博社爆料合并消息。双方分别辟谣。

2016年8月1日,卡兰尼克个人博客走露合并消息。立刻被滴滴否认。

 

随后,伴随程维、柳青公开信发布,这场合并大戏落下帷幕。

 

Uber中国作价70亿美元并入滴滴,新公司估值350亿美元。滴滴出让20%股份(Uber全球17.7%,其余中国股东2.3%)。乍一看比例正合适,但Uber中国并不是70亿美元现金入股,而是70美元的“估值”,占有新公司20%的股份。同时,滴滴向Uber全球投资10亿美元。原谅小编的愚蠢,这真的合适吗?

 

总体算下来,Uber花费两年半的时间,拿走了滴滴17.7%的股份,10亿美元的现金,并甩掉一个年亏损10亿美元的摊子。这生意做的真的不能更好。试想几年前,如果接受Uber占股40%的投资,拿到真金白银的同时,几轮稀释下来也不一定有17.7%这么多。其它投资者真金白银投滴滴,让Uber成了第一大股东,是不是已经哭晕在厕所?

 

反观滴滴,拿20%的股份和10亿美元的现金,换来什么?7.8%的专车市场份额(数据来源:《2016年Q1中国专车市场研究报告》)!投资人也觉得这划算吗?滴滴为什么这么做呢?仅仅是投资人压力,烧钱无法继续吗?

 

滴滴的重大决策,受限于历史和当下,也必关乎滴滴的未来。着眼过去和未来,我们更能明白滴滴当下的选择。


/ 共享的经济 /


滴滴作为共享经济龙头,想要理解其行为,我们试图从共享经济本身发现一些端倪。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授Marcus Felson和Joe L. Spaeth,曾在1978年提出共享经济的概念,即:消费主体借助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三方市场平台,交换闲置物品、分享知识或募集资金。这一概念跟目前“共享经济”型态非常接近,比如目前估值最高的几家公司:Airbnb、Uber、LendingClub

 

▎Airbnb共享民宿


1960年代,英国西南部和中部农家,开始采用B&B(Bed and Breakfast)的家庭式招待客人,补贴家用。我国诗人陆游名句“炊烟生旅灶,野水漱寒沙”,及武松没有落脚的“三碗不过岗(大酒店)”,也随处可见民宿的影子。甚至,常被拿来跟Airbnb对比,世界最大酒店集团之一的“希尔顿国际酒店集团”,同样源起于康拉德·希尔顿为维持生计,共享自家土坯房,开办的家庭旅馆。所以,民宿的共享并不新鲜,现在有了高效的线上平台,但仍根植房产资源。

 

▎Uber共享车辆


1588年的英国,四轮马车开始承揽出租业务。1654年,英国议会给出租马车主发放了营业许可证。1897年第一家出租汽车公司在斯图加特成立。19世纪初前后“Taxicar”(计程车)出现。

 

1914年,当时计程车还没有大的起色,LP Draper就在洛杉矶开始“共享”自家汽车,带乘客出行,只收取5美分,因此也被称为“JitneyBus”。由于当时公共交通的紧张,JitneyBus很快传遍整个美国,仅一年后的1915年,JitneyBus在洛杉矶的日单量,就达到了15万。100年后的2016年2月份,Uber在洛杉矶的日单量,也才达到15.7万。尽管如此,JitneyBus还是由于营运混乱、政府管制等原因,在1919年彻底消失。可见只要需求存在,即使没有大数据、没有云平台,供需双方也会自然匹配达成交易。但如果缺乏线下车辆管理和运营,“共享私家车”的如火如荼,很可能化为灰烬。



图:JitneyBus

▎LendingClub共享闲钱


“金融”作为经济活动的要素独立出来,一开始便充分具备了“共享经济”的基因。闲置金融资产,经过第三方平台(银行、基金等)共享给需求方创造价值。从威尼斯的钱币商人(Banco),我国钱庄票号,发展到现代金融业,其内部完成了在信用保障、风险的控制、杠杆作用的合理发挥等方面管理能力的积累。

 

LendingClub作为共享金融领域龙头,上市以来CEO、CFO相继离职,信用违约丑闻缠身,亏损持续扩大(16年二季度亏损8140万美元)。虽然肩扛“共享金融”大旗,其盈利模式与传统金融机构“吃息差”、“收管理费”的模式并无二致。现代科技赋予我们更多“专业化”能力,但资产管理依然扎根传统。

 

某种意义上,我们整个经济都源于“共享”。共享经济的核心仍然是“经济”。新的时代有新的玩法,但都无法摆脱商业本质。


/ 无法摆脱的“发展路径” /

 

▎提高效率,要求职业分工。


自然界的分工无处不在,有了人类也便有了分工,女人负责采集,男人负责渔猎。经济世界第一的古代中国,春秋时期就在《考工记》中记载了手工业的细致分工。伴随“珍妮纺纱机”和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门类日渐增多,英国经济总量迅速跃居全球第一。1913年福特的第一条生产线,引爆了人类工业化大分工,逐步奠定了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公元前380年,柏拉图就论述了,以市场和货币为基础的专业分工,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极大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逐渐将业余的、低效的生产方式淘汰出局。

 

2015年,滴滴专车司机400万名,日订单量400万;出租车司机153万,日订单量300万。平均每名专车司机1单/天/人,出租车司机2单/天/人。如果去除专车司机注册的水分,可以推测,大部分专车司机处在半全职或全职状态。从下图15年7月全国司机在线人数,可见,专车司机数量在高峰与低谷的差额,并没有想象中显著。更有趣的是,专车司机在线中午最低谷,几乎和全职出租车司机数量相等。与单量挂钩的翻倍奖、成单奖等激励制度,也让很多专车司机成为事实上的“专职司机”。出行服务专职化发展也是自然的过程。

 


图:2015年7月全国司机全天在线人数


▎“重资产”运营红利凸显


前文提到的社会分工,可以通过简化每一部分操作,使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成为可能(黑格尔、巴比奇)。机器的发明应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把人类从简单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软件、硬件、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赋予了人类完成创造性任务的能力。从乘车的角度看,基础需求简单明确,即从A点到B点,一次乘车需求的决策时间较短,个性化需求相对较低。现阶段,通过改变乘客服务的花样,创造的价值并不可观。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维度,“驾驶”创造性较小,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将逐渐减少,直至被替代。


亚马逊云服务(AWS),2016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18亿美元(同比上长135%)。得益于此,亚马逊二季度净利润达到8.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200万美元,增长9倍还要多。国内,阿里云在2015年二、三、四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速超过100%,第四季度达到126%,再次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增速最快的业务模块。微软、谷歌、IBM、腾讯、百度、华为也都纷纷亮剑。服务器硬件共享,作为目前盈利能力最好的“共享经济”,成为大公司眼中的肥肉。再仔细研究“共享经济”行业翘楚(Airbnb、Wework、Uber、LendingClub),也会发现,他们都包含在一个概念下,那就是普通人一生最重要的几份资产:房子、车子、票子。“重资产”运营,悄然成为共享经济主角。

 

从北京专车总体车龄分布可见,68.3%总体车龄小于一年,多年车龄的家庭用车,并不是共享的主流。原因多种多样,有一定比例的司机,是看到了“车辆资产”带来的价值,购买新车开展出行服务。所以,“车辆资产”运营带来的价值,将超过“驾驶”劳动创造的价值。“车辆资产”运营将成为滴滴未来的核心。

 


图:2015年7月北京专车总体车龄分布


/ “政经环境”的风口浪尖 /


 

这张照片是不是有些眼熟?

 

2013年4月18日,北京市交通部门证实,确有3月1日“总书记打出租”的事情。照片中正是当时的司机师傅郭立新,以及总书记墨宝“一帆风顺”。2013年春节前夕,习总书记就曾走访北京出租车市场,亲自考察民生问题,深切关注“乘客打车难,司机收入低”的顽疾,并督促管理人员,尽快出台相关改革方案。4月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强出租汽车管理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的意见》,停滞多年的出租车行业改革重新启动,矛头直指旧有利益格局。

 

事实上,包括北京、深圳、广州在内,全国85%以上的城市,出租车经营权都掌握在出租车公司手里,个体司机被拒之门外。起初政府为了方便管理,控制出租车牌照。出租车公司牌照在握,就要求司机缴纳高额“份子钱”,吃掉大块利润的同时,以各种理由催促政府加强牌照管理,目的就是把牌照紧紧握在自己手中。公司拿走大部分收益后,留给司机的劳务性收入就少的可怜。国家领导注意到了市场化改革需求的迫切,整个出租车行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一触即发。

 

2014年1月份,马化腾向李克强总理建言打车软件被“禁用”,总理就马上指示部委负责人“切实解决”。之后各级政府纷纷颁布新规。2014年末,《杭州市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2015年5月,《义乌市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工作方案》出台。《广东省定价目录(2015年版)》规定自2015年8月15日起,使用市场调节管理出租车承包经营费。2015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颁布:“进一步完善出租汽车运价形成机制,发挥运价调节出租汽车运输市场供求关系的杠杆作用,建立健全出租汽车运价动态调整机制以及运价与燃料价格联动办法。”并鼓励拼车出行。2015年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征求意见稿,2016年7月28日意见正式公布,网约车合法化确立。

 

可以说,对线下出租车产业的市场化改革,风生水起、卓有成效。滴滴处在这样一个风口浪尖,无论是顺势而为,还是配合产业升级的改革,滴滴参与或帮助线下产业经营,都成为一种必然。


/ 滴滴的“现实困境” /

 

▎第一,需求困境


人们日常出行总需求,短时间內不会大幅增加,多出来的400万专车,必须与其它出行方式争抢需求。事实也是如此,以北京为例,2014年城市客运量92.9亿人次,同比增长0.8%;2015年客运总量84.88亿人次,同比下降9.4%。在滴滴用户增长量最大的2015年(见下图),北京市交通出行方式中,出租车的比例从6.2%,迅速下降至3.6%。目前滴滴专车北京日订单量超过100万单,也就凭空给北京的道路,每天增加了100万次车辆行驶,给道路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出租车没有被淘汰出局的情况下,拥堵加剧成为必然。

 

2015年北京早高峰平均交通指数5.3,晚高峰平均交通指数6.2,较2014年分别增长5.3%、3.1%。需求被强行拉入地面小轿车,造成日均拥堵时间(中度拥堵、严重拥堵)比2014年足足增加1小时5分钟。通过拼车、降低空驶率,可以最大化利用社会车辆资源,但出行总需求不变,失去补贴对需求的扭曲,总需求除以大的运营车辆基数,使得大部分车辆无利可图,而退出市场。大部分需求重新回归公交、地铁系统,兼职运营的专车将逐渐沦为配角。留给滴滴的路也只能是运营自己的车辆。(数据来源:《2015年北京交通发展年报》《2015年交通运行报告》)。

 


图:滴滴出行安卓端用户下载量增长情况

 


图:北京市历年交通出行方式构成

 

▎第二,商业模式困境


当用户打车行为,对移动互联网工具产生了依赖,滴滴在流量的变现上,会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事实上滴滴也曾推出过游戏中心,试探互联网公司的路子,但目前已经停止运营。流量的广告变现,还曾搞过“给全国人民送荔枝”、“给全国人民送蛋糕”。目前滴滴软件还能看到流量转化尝试,比如办理信用卡、积分商城、生活服务。但从消费者的角度理解,这些功能仍然是出行服务的小小配角。更远的未来,滴滴积累的数据价值,同样可以转化为变现能力。但短时间内流量和数据变现,仍然是出行服务变现的配角。

 

消费者使用滴滴的诉求非常简单,核心就是出行。出行的消费行为,自然主要发生在出行服务过程中,这也是出行服务流水和利润的源头。正如滴滴副总裁付强所说“经过这些年的经营,我们发现真正的核心战略还是用户体验。真正留住用户的不是短期促销,而是优质服务。”如果仅看网约出租车,滴滴则变成了一个出租车背后的SaaS系统,出租车司机在向出租车公司交了高额“份子钱”之后,滴滴想要再次从出租车司机身上榨取油水已绝无可能。所以,想要提供优质服务,并从中获利,也许滴滴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跟出租车公司深度合作,让合作的出租车公司在竞争中胜出,进而与出租车公司共同分羹;另外就是运营自己的出租车公司。


/ 滴滴已经出发 /

 

今年5月苹果10亿美元战略投资滴滴。据说,与苹果一直在推进的AppleCar项目,CarPlay车载系统的战略布局相关。但你很难想像,车载系统布局到“不拥有一辆车”的滴滴。

 

事实上,滴滴早在15年3月份,就开始在二线城市试水运营直营车。

 

  • 15年6月4日,滴滴与北汽集团签署了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进行深度战略合作协议

  • 15年11月底,与深圳前海泰丰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签订《汽车租赁服务合作协议》,泰丰租赁成为滴滴平台的车辆供给方。

  • 16年4月18日,滴滴出行面向北京、广州、深圳、武汉和成都五地,正式推出“伙伴创业计划”,首批招募10万车主。

  • 16年4月26日与上海海博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出租车、专车、巴士以及汽车后市场等领域展开合作。

 

市场还有传言,滴滴曾尝试收购北京万泉缘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ALL INALL

 

在深入车辆资产运营的道路上,如果前有狼后有虎,自然是滴滴不想面对的。于是在试水线下车辆运营的前夕,合并当时平分秋色的“快的”(15年2月14日正式对外宣布)。保险起见,在全面开展“伙伴创业计划”的两个多月后,滴滴收编Uber中国。

 

所以我们说:

 

人类创造性劳动含量不高的“共享经济”,必然走向“重资产”运营的下一站。

滴滴的阳谋在线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