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2024
本科生毕业设计展主题是“
独树一帜
”,作品分两期在大学城美术馆展出。一期展出时间为5月21日至5月29日,展出专业为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二期展出时间为6月4日至6月12日,展出专业为动画。
三期展出时间为
6月18日至
6月27日
,61位研究生共57件(组)作品在该场次展览中展出。
相关链接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
设计作品选(2-1)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设计作品选(2-2)
以下是
视觉艺术设计学院2024届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
前 言
请问你……
请问你……请问你做好了准备接受老师们、同学们、同行们乃至社会观众们的提问、意见、异见、评价、批评、甚至被质疑被否定了吗?
这个准备,来自于你这一年自开题以来到在展厅里挂上作品等待开展那一刻所有的创作研究工作、思考、投入与坚持;来自于你三年读研以来所上过的课、听过的讲座、参观过的展览、参加过的学术活动、参与过的项目、读过的书、写下的字、画过的草图以及与导师与同学的每一次讨论、交流甚至聊天;还来自于你自大学乃至更早期接受教育以来的学习方法、成长经历与知识及能力储备乃至日常习惯;更来自于你与生俱来的对事物的好奇、对问题的敏感、对自我的认知以及自驱力自由意志等等一切因素。
这个准备,尤其来自于你自己作为创作主体、研究主体、设计主体、思考主体的在这一切“故事”刚开始、“问题”产生那一刻正萌发的初心与原生动机,正因为你的主动和勇敢地甚至“幼稚愚蠢”地提问,觉察出一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另外的可能性,还可探索或再探索、验证和再验证,能带来新的独特的观点、价值……这个你所意识到的问题和你的问题意识,这个基于你或学硕或专硕而不同的身份、立场、趣旨、视角、取向所导致的问题差异与个性化答案,正是你为被提问而做出的即使不是最足但一定是最好的准备。
正如学校在毕业展的主序言所说的“提问与应答,是创作的动力源”,而提问又在应答之前,因此要想创造,提问比应答更重要也更关键,没有问,何来答?没有好问题,更不会有好答案。
于是,与其说三年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在培养你的应答能力(当然绝不会是应试能力),更不如希望在启发、呵护和保有你与生俱来并在后天的学习中可能被潜藏被埋没起来的提问意愿和提问能力。因为,当你即将步入社会和职场,当你将向更高专业研究领域进发,当你会面临更多复杂与不确定变数的世界,尤其当你要面临AI技术强大生成力挑战的时候,你所要做和能做的,就是不断去提问,还有没有更好更新?还有没有不足之处?还有没有其他可能?
所以请问你,下一次、下一秒,你又会问什么?还会问什么?
作品说明:
《麻厘连梦录》故事灵感来于梦境,世界观设定在集体潜意识的概念空间中,意识流是这个空间的能量来源。人类的梦是在一个梦境之城中生产的。承载着人类现实素材和情绪的梦泡,通过意识流运输到梦境之城,枕头人将代理梦泡的意识,演绎梦境。在梦境之城打工的棉花枕头小麻,把自己所有的激情和梦想投入到造梦工作中,却发现人类世界充满各种欲望,对梦境毫不重视,造出来的梦根本没有人记得……
作品说明:
运用陌生化手法,在叙事上以兔子的视角交织讲述女孩在场的两个死亡事件,动画中兔子既是旁观者也是当事者,通过两种对生命的不同态度,在对立和冲突中唤起对所有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为了强化这种对立,在视觉上设置了黑白和彩色、水清透质感和铅笔粗糙感,一方面强化冲突,另一方面更好看出是两个不同的事件。
作品说明:
文字,作为人类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和记录历史的根本方式,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意蕴。中国书法作为独特的文字书写艺术,蕴含着极为重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然而,许多杰出的作品在历史长河中遗落于朝代更迭的洪流。以《道因法师碑》为例,此作为欧阳询之子欧阳通的杰作,因其卓越的艺术价值被誉为“楷书入门必学”碑帖之一,有效字数不过一千余,为欧阳通唯二存世之作。相较之下,现代计算机中文字库已囊括万余汉字,数量远超传世书法的有限范畴。但传统的人工开发中文字库方式,不仅耗时耗力,且效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字库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并实现字体的自动生成技术,对于提高字库开发效率,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目前汉字字体生成任务被视为实现汉字字体间的风格迁移,现有的生成模型大多基于深度生成,特别是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生成模型。本项目尝试采用优化后的生成对抗模型ESGAN,提取欧阳通楷书等书法风格,从而实现书法风格字体的复刻与再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更多数字化文字载体。
作品说明:
具身技术嵌入身体的过程实则是双方不停产生数据、误差和吸收的过程,信息杂糅在一起形成“数据自我”,搭建起一个由复合信息组成的身体景观。作品关注技术具身的嵌入关系,在理论模型引导下进行了身体数据的实验收集、差异对比与形态输出,融合了综合材料和数字技术,形成一个嵌入状的艺术气动装置。
作品说明:
一款基于扩展现实技术的青少年美育游戏,围绕岭南建筑的主题展开,让玩家沉浸在岭南数字建筑和现实空间相融合的世界中进行游戏化学习。游戏中设有各种挑战和任务,玩家需佩戴扩展现实眼镜观看虚拟与现实融合的数字内容,通过手势操控混合空间中的建筑部件拼装成完整的建筑物,完成建筑拼装后展示建筑人文活动和揭秘建筑地域文化。通过建筑三维拼装的玩法引导青少年玩家了解和学习岭南建筑的建筑结构和人文文化,过程中可以体验到岭南传统建筑的独特韵味和艺术风格,最终给玩家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和综合的美育价值。本游戏的主要特色包括了利用扩展现实技术进行青少年美育的科教融合价值、虚拟内容和现实空间相互融合的虚实互动方式、感官反馈和自然交互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与人工智能协作共同完成游戏制作的人机共创模式。
作品说明:
ORDINARY / 碌碌无奇受「铁三角LP60唱机」网格结构启发,设计了独特的唱片机网格字体,并将其融入音乐与唱片封套设计。视觉音乐文本源自电影心灵奇旅中五句台词,通过将台词重构,组成旋律以传递电影情感。五首视觉音乐以黑胶唱片的形式记录,并配以相应的唱片封套,封套背面的二维码可观看视觉音乐。
作品说明:
游戏以“连结”为主题。在未来,因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气温不断上升,一场规模史无前例的化学山火席卷了全世界。若干年后灾难过去,百废待兴,玩家作为一名爆破专家需要在已经荒芜的世界上,用自己制作的道具穿行在被灾难封闭的区域,通过炸开障碍物链接各个被封堵的区域,并建立通讯基站,恢复整个区域的往来。
《秋之静美——临终关怀主题馆设计》
蔡宇翔
指导教师:童小明
作品说明: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消逝,是人生中不可逃避的一部分。秋叶,隐喻进入临终状态的老人,具有基层含义:一是,老人面对生命消逝的观念和态度;二是,临终老人的生活经历;三是,在生命的尽头,“临终关怀”对老人生命的温暖呵护,使其安然逝去的幸福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