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HR实名俱乐部
HRBP领跑者,专注HR转型。分享有营养的干货,组织有质量的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企业家杂志  ·  李嘉诚7.6折抛售北京在售物业?售楼人员回应 ·  2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董宇辉需要过三关丨观察家 ·  2 天前  
插座APP  ·  工作上的难受,大半来源于性格 ·  2 天前  
HR圈内招聘网  ·  人社部能建中心《HRBP培训》双十一活动开始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HR实名俱乐部

500亿HRD,谈如何成为业务型HR

HR实名俱乐部  · 公众号  · 职场  · 2024-10-29 19:23

正文

最近,应实战会员反馈新增了一些直播栏目(暂定「围炉夜话栏目)。实战会员」们一是想看看更多HRD的成长路径,想听一听HRD们说,如何才能成为HRD;二是也想看看HRD的工作思路,HR如何理解业务,如何成为业务型的HR。欢迎各位加入实战会员,听全部内容。

本次采访的主角是HR实名俱乐部的老朋友黄大鹏,26岁的时候就担任人力总监了,30 岁的时候进董事会然后去一线做销售管理,做了三年左右养殖业务,后重新回到人力资源部来做组织发展的工作,现在是集团的党委副书记兼人力资源总监。公司年营收超500亿,HR团队200多人,员工14000多人。下面是采访节选,更多内容请关注实战会员的栏目回放


嘉宾核心观点👇

1、关于人效,HR最关键是能识别业务流程,员工哪些是有效的、高价值的动作。‍‍‍‍‍‍‍‍‍‍‍‍

2、传统HR快速理解业务,一靠组织技术,二靠案例萃取,三靠业务分镜。‍‍‍‍

3、HR影响业务领导要会借力,一借领导的上级,二借内外部标杆。‍‍‍‍‍‍‍‍‍‍‍‍‍‍‍‍


---

 裙子:大家好,我是HR实名俱乐部创世人、主编陈祖鑫,也有人叫我裙子。今天荣幸地请到老朋友黄总,来跟我们聊聊《如何成为业务型的HR》,你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

 黄大鹏: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算是HR实名俱乐部的老人。十几年前就和裙子认识了,当时我们通过 QQ 群认识,当年我跟裙子认识的时候,我所在的企业规模大概是年产值 40 多个亿,现在十年左右过去了,今年产值应该是有520亿左右。

(图为2016年裙子走进力源集团跟HR团队交流)

我是武汉大学毕业的,第一个工作的单位就是桂林力源集团,其实很幸运,跟着这个企业,从规模不算很大,甚至在桂林市都不是最大的企业,到现在能到这个中国民营企业前500名中的第280位

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面,我个人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企业的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是被规模所助推的。当企业40 多个亿的时候,它整个企业就 2,000 多个人,管理层几十个人,开个大会议室就 OK 了。当企业超过1万人的时候,公司整个决策的逻辑方式,连干部任命的方法都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变。

我是一入职就从事人力资源的工作,26岁的时候就担任人力总监了,30 岁的时候进董事会,然后去一线做销售管理,做了三年左右养殖业务,后来重新回到人力资源部来做组织发展的工作,现在是集团的党委副书记兼人力资源总监。

伴随着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我也经历和见证了企业成长中会遇到的一些烦恼,面对这些烦恼,我也解决了一些问题。所以,对于做业务做人力有一些体会,今晚跟大家做一点分享和交流,也向大家学习。

 裙子:今天晚上我们夜谈,一方面,除了要采访那个大鹏之外,另一方面,我们还会跟大家互动,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对了,黄总,大家可能不太清楚我们公司是属于什么行业的。

 黄大鹏:我们属于农牧食品行业,主业是饲料,饲料的产值大概占到了300 亿左右,这个能在全球排第13,在国内也算是前几名。

另外第二个产业是养殖。我们每年大概养1亿只黄羽鸡鸡,还有大概400 多万头猪,还有 7000 多万只鸭子。总体这个能在行业里也是在前十几名。除此之外,我们现在也涉足新零售这个领域,就是开生鲜连锁店。我们现在是广西最大的生鲜新零售,我们生鲜店有 200 多家,希望早日有机会能够进驻北京。

 裙子:我来帮大家补充一下黄总他们公司行业背景,农牧行业的明星企业是四川新希望集团,当我们讲到光伏行业时,还有一家公司叫通威股份,主营业务有农牧+光伏,总部都在成都,这两家头部公司都是营收2000亿左右规模的公司。我们今天请到这个黄总,他们公司目前规模是500 亿。难得可贵的是,我跟他认识的时候,当时公司营收30 个亿左右。经过这十年发展,已经复合增长到现在 500 个亿。

再问一下黄总,你们现在有多少员工?有多少HR?

 黄大鹏:我们的员工从当年大概就是两千多,现在是一万四千个员工,当年的公司数量可能是十家左右,现在是有180 家分子公司分布在全国的 13 个省。我们的 HR 团队也从当年的只有若干个人,现在到了这个应该有 200 多,我们平均是一个人服务 80 个人左右。

 裙子:这属于非常标准的一个配比,我们知道在很多行业,比如说像在互联网和科技公司,一般来说,HRBP和政委有时候配得很低, 大概只有50,你们在80 ~ 100区间。

我们顺着这个话题往下聊,最近所有的行业和公司,有个工作重点叫人效或提效了,你们是不是也很重视人效,现在人效管理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黄大鹏:一样的,尤其是疫情这几年过去以后,可能很多人都有一种职业危机感。人力资源的人,会发现公司对于人效这个问题非常关注,尤其在降本增效这个阶段。

很多人说人效,那就看看公司总产值,除以员工人数得出人均产值;或者看看总产品,除以总人数,看看人均的产品数。

这个数字背后高和低代表什么呢?人力如果不理解业务的话,他就会说那没有办法比,或者说那我就强制排名,你会发现新业务团队和成熟业务团队,它的市场的组织结构不一样,其实人效的数据是不完全一样的。

这两年谈人效,行业又进一步的说,光是看人均产品不行,还要看每元投入的产出,就是我给他一块钱的工资,他给我带来多少的产值,这个好像要进步一点,就是综合考量了收益,以及他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或者是产品销路的这样的一种能力,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还可以再挖一下。

我觉得,人的效率其实我们应该从一个更乐观的角度去看,是什么呢?其实,人效是人收入的基本条件,就是这几年国家提共同富裕,就是大家都希望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但毫无疑问,没有任何一个企业会做亏本生意,如果你自己只能给企业赚1万,企业怎么可能给你发15000?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那好了,那你就要让每一个人的产出得到极大的增长,这个产出怎么得到极大的增长呢?

其实还是有两个方向的,第一个当然就是机器替代人,机器替代掉了一部分人,可以让一个人从事原来三五个人的工作。这是一个比较直接的路径,这个往往取决于企业的战略和硬件投入的问题。

第二个,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会发现,还有一个隐性的提高人的效率最直接的地方,也就是这几年流行讲的这个流程化组织。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块钢板,通过运输到冲压机哪里,”冲“这么一下变成了一个汽车的外形,在这个过程中,哪个动作是有价值的?

其实只有最后一段是有价值的,但是不可避免的要有这么一段钢板运输的过程。物流过程相比冲压过程,真正创造价值的动作就在冲压那么一下

再举个例子,一个做销售的业务人员,什么东西是他的有效动作呢?他去拜访客户的路上,开车这个事情可能占他一天两三个小时,实际上,这个动作是低价值的。反过来,他可能推送一篇微信,给客户介绍关于企业的某个产品,客户受到了直接影响,业务员推送微信可能只花了3 分钟,但这 3 分钟的动作是有效的、有价值的。

所以,人力资源的人应该从单纯的数据分析员进入到业务流程的识别者,去识别业务过程中哪些动作正在创造价值,哪些动作不创造价值的,能不能尽可能的压缩?整合好了在这个过程中才能一户一侧的去提高这个员工的产出水平。

所以,好的人效管理,是能够让每一个人的有效动作和创造价值的动作得到更聚焦,在流程中得到更多的体现,那每个人的工作都会变轻松一点,产出又会同步的增加。对企业来讲,我们在不用裁人的情况之下,产出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做好人效管理,人力资源专家就要慢慢地转型成业务流程专家,这也是人力和业务所结合的一个点位。

 裙子:我简单总结一下黄总刚才讲到的人效新提法,很多传统的HR 属于人效1.0,处在一个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阶段,黄总提到的算是人效2.0HR要能做业务流程梳理,主动去识别业务流程里面,那些是有效的、高价值的动作,能提高员工的真正产出,不再是简单粗暴的看人头。

从黄总这个分享,我想到多年来,HR多年来有一个痛点,所有的业务领导,很多HRD 也都在吐槽 HR不太懂业务,不了解业务。

黄总作为 HRD,能不能谈一谈,传统的HR 们,特别是纯职能HR,包括做薪酬,做招聘的人如何了解业务,如何才懂业务?

 黄大鹏:我觉得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了很多HR,因为大多数的HR 其实是执行型工作和事务型工作起家的嘛。HR在去走向业务的时候,主要没有手段、没有方法,我觉得大家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第一个,我们可以提供的是组织形式。

比如说,我作为一个人力的人,我来到这里,我可以组织大家,今天晚上这三个小时我们就某一个业务去展开某种标准化的研讨,因此,会议技术一定是人力资源发展专员要掌握的一个技术。

OK,我怎么组织这样一场研讨?虽然我不是业务专家,但我可以提供一个正式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流程,帮助大家进行一二三四五步的研讨,比如说,我设计一个起承转合的会议。我们先做一个破冰,让大家打开思路,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业务流程的讨论,对重点内容的标注。我们还可以用世界咖啡的形式,或者开放空间的形式,对业务的重点进行标注和反馈,然后把所有的人又集中到舞台的前沿,整合刚才几个组的思路。最后,总结成对业务关键点的识别,选出大家共识的三个,这个东西叫做会议技术。

因此,传统HR去触达业务,第一个角度是我们人力的人,可以通过专业的组织技术,去帮助业务部门开展一个在结构框架之内的会议,帮助他们去开展这样的组织形。

 第二个,如果是做过培训的人力,大家多少会有一点,叫案例萃取技术 。比如说我们要做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技术会涉及到这个技术,在案例萃取中,你就一定会说背景是什么,中间重要的冲突和场景在哪里,采取的行动有一二三四五个,带来的结果是什么?业务部门的人因为他天天做业务,他不太习惯的去工具。

人力的人,如果我们做培训的人肯定是有一定的结构化思维的,我就用这个方式引导业务团队的人在中间去填空。

 还有一个技术,叫做岗位写实技术 ,具体操作,你到了岗位上,跟着他走这一天,或者走这一周,你把这几个跟岗的过程中,试图对每一个动作去写实,就有点像做那个分镜,就是拍摄的时候做分镜。

这个分镜是创造动价值的吗?这个分镜的业务价值点在哪里?你不懂,没关系,你负责把分镜给拆分出来,然后和业务专家讨论哪一个业务动作,对于降本对于增效是最有价值。通过这样的梳理,然后再把一周的工作进行整合。比如说配送人员,每次出三次车,能不能画好线路,出一次车就解决了。这种非价值动作,原来需要去现场两次的,每次需要两个人去的,能不能整合到一个身上来?你可以尝试一口气清单化整合工作。

所以,我觉得,提供组织形式和分镜技术,应该来说是我们HR赋能业务的一个专业的技能,我们从那个所谓的数据型能力,要转向流程型,或者叫做价值动作诊断型的能力。

 裙子:传统HR如何理解业务,我来帮助总结一下黄总提到的方法,毕竟很多人都是in house的HR,没有足够的时间走到业务线。第一是要懂组织技术,具体像会议引导技术,包括世界咖啡等;第二是案例萃取技术,第三个是叫岗位写实技术,第三个提法比较新颖,方法包括类似于写脚本、做分镜的这样一个新的技能。

刚才直播间有同学提问题,他的问题是:业务环节出了问题,业务老大不认可,他觉得现在没有必要处理,这个时候HR怎么去说服这个业务老大

这个问题像是说,作为HR如何影响业务老大?

 黄大鹏:HR如何去说服业务老大?其实这个是总裁的工作。

客观的讲,企业真正的人力资源的一把手是企业的总裁,尤其是核心人才的用人决策,人力资源的人很难有足够的威望去影响,就说事业部老大,作为人力,你不太有足够的威望说用他还是不用他,除非你足够厉害那另说,对吧?从某种意义上,这个是总裁的工作。

那我们还能有什么动作呢?首先我们要经常的参与业务的会议,主要输出组织形式。对我们来讲,每年我们5月和11 月有两次干部大的盘点和升降级的活动,通过这样的组织形式,你参与到各个事业部的升降级的大讨论中,作为人力,当然是可以扮演角色的,首先是提供组织形式。

另外一个,你说我还想影响他,有没有技术手段?其实有的,你看管理学进化那么多年,方法出了无数种,有一个一直排在最前面的,叫标杆管理。标杆管理有内部标杆和外部标杆,内部标杆其实很重要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我们推动的一个活动叫做员工生日会,其实这是个很小的事情,我们把它叫做幸福工程的一部分,有些子公司就觉得我没空做。那作为人力部门,如果你压着他去做,他还是抗拒,那怎么办?我就表扬那些做的企业就好了。有哪些分子公司在做?我不停的给他发文章,不停的给他点赞,直到他受到群众的压力,说怎么我们公司没有啊?当他自己想干了,然后他来找我说这个事情咋干,我再把其他公司的方案丢给他看一看,说其他公司是怎么做的,所以,就要用好标杆管理的工具,让各个事业部卷起来。

当然,外部标杆也是如此,你像有些老板很喜欢把一些外部的文章,像华为的文章拿来大家集中学习。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也就是这个原因嘛。我们不好直接批评你,批评了你也不认,那我就讲别人好,是吧?我老讲别人好,别人也真好,那你不被讲的人你就有点失落嘛。

所以,人力如何去影响业务,主要是两个,一个就是总裁,他其实是对这个真正的业务负责,我们替代不了这个角色的,这个是要认识到,第二就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内部标杆和外部标杆的打造和建设,引导舆论的方向来触动这样的改变

 加入实战会员 
 听会员直播👇